墙、墙板、正面墙板、复合板之类的建筑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642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砖墙、墙、墙板、正面墙板、复合板之类的建筑构件,至少包括一种板状或墙状加气混凝土部件(6)和一层隔热、保温、隔音层,并用一以水泥为基料的粘合层(4)把二部分作平面粘接.在粘合层(4)内置入一种具有韧性的、非金属的、耐腐蚀的编织物(5).(*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砖墙、墙、墙板、正面墙板、复合板之类的建筑构件。对于用建筑材料来粘合成坚固的墙状或板状复合结构的建筑构件,已有许多种形式为人们所熟知。通常用钢筋加固混凝土建筑构件来承受拉应力。对于用砂浆将部件形成坚固连接的建筑物件,其建筑物理性能不能完全满足要求,K值有待改进,在外侧和内侧形成温差时,通常产生轻微的凝结。在抹灰工程施工前,总要等待一段较长的时间。以外,还要求普通的建筑构件具有强度和坚固性,这使得建筑构件的快速施工变得不可能。在完成建筑施工时,用现有的建筑构件不易找到又好又简单的解决方案,需要化较长时间搭脚手架,通常增加了建筑费用。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专利技术一种如本说明书开始部分所描述的建筑构件,它有相对小的比重,理想的建筑物理性能,如隔热、保温、隔音;这种构件对于新建和修缮都很适用,施工简单、迅速,缩短了搭脚手架所需时间。按照本专利技术,这个任务可以通过

【技术保护点】
砖墙、墙、墙板、正面墙板、复合板之类的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这种构件至少包括一板状或墙状的加气混凝土部件(1′)、(6)、(6′)和一隔热、保温、隔音层(3),该两部件用一以水泥为基料的粘合层(4)来进行平面连接,在粘合层(4)内置入一种有韧性的、非金属的、耐腐蚀的编织物(5)。

【技术特征摘要】
1特征部分,这种构件至少包括一板状或墙状的加气混凝土部件〔1′〕、〔6〕、〔6′〕和一隔热,保温,隔音层〔3〕,该两部件用一以水泥为基料的粘合层〔4〕来进行平面连接,在粘合层〔4〕内置入一种有韧性的,非金属的,耐腐蚀的编织物〔5〕,的特征来加以解决。权项2到10给出了进一步的实施例。放入的编织层承受了与建筑构件平面横交的压力和拉力。这一点对于房屋正面承受风力的情况特别有利,而且对于将本发明的建筑构件用于地板铺面(例如干刷地面)的情况也是有利的。将不包含带编织层的粘合层的建筑构件与本发明的建筑构件作对比试验,结果指出本发明的建筑构件实际上不出现凝结。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和优点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 双层墙墙壁结构的纵断面。图2 带有木内柱的块状双层墙结构的纵断面(与图1纵断面相对应),图3 用作墙和墙部件的多用途复合板的纵断面(与图1和图2纵断面相对应),图4 带有木内柱的双层墙结构(图2实施例的改型)的水平断面,图5 双层墙结构的部分纵断面(带部分透视),图6 根据图5实施例略作改变的双层墙结构的部分放大断面图,图7和图8 带有木质或金属支承结构的复合板的纵断面。在图1实施例中,序号〔1〕表示通常的内墙,它是建筑构件的承重墙。在内墙〔1〕的外侧,用水泥为基料的粘合层〔2〕将厚度为3至12厘米的隔热保温层〔3〕粘合上去。以水泥为基料的粘合层〔2〕用合成材料作调质处理,同时起防潮层的作用。用加掺合剂的水泥为基料的粘合层〔4〕将以水泥石灰为基料的加气混凝土做成的块状外墙〔6〕粘合在隔热保温层〔3〕背向内墙〔1〕的那一侧上。在粘合层〔4〕中间有一层加固编织物〔5〕。加固编织物〔5〕由耐热的、不可燃的、有韧性或可变形的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或碳纤维组成。加固编织物厚度约为2至3毫米,由相互交错的纤维或丝组成,网眼宽度约为4至6毫米。网眼允许粘合层〔4〕材料从两边透过。外墙〔6〕外侧抹上一层底灰〔7〕,在底灰〔7〕中也埋设了加固编织物〔5′〕。在底灰〔7〕上再抹上一层面灰〔8〕。该面灰是含矿物的,其颗粒大小最好约为2至9毫米。它可以是天然白色的或者是着色的。面灰〔8〕也能按传统方法用矿物颜料来粉刷。部件〔3〕至〔8〕能做成预制板,它作为墙板或正面墙板固定在与图1中内墙〔1〕相应的独立承重墙上。在图2实施例中,建筑构件为一预制墙,与图1相同的部件采用了相同的序号。在厚度约为3厘米的块状加气混凝土内墙〔1′〕和同样厚度的外墙〔6′〕之间有隔热保温层〔3〕,在该保温层中有实心木柱〔9〕。外墙〔6′〕是由彼此并列放置的加气混凝土板组成,两侧都铺上加固编织物〔5〕、〔5′〕。加固编织物〔5〕位于粘合层〔4′〕中,加固编织物〔5′〕位于底灰〔7〕中。在加固编织物〔5〕和隔热保温层〔3〕之间有一个被起稳定性作用的木柱〔9〕分隔开的空隙〔10〕,以改善隔热保温性能。外墙〔6′〕的接缝〔11〕位于木柱〔9〕处,接缝中放入图中未画出的加固编织物,填入灰浆,勾缝抹平。对着隔热保温层〔3〕的内墙〔1′〕的表面有一层防潮涂层〔12〕,例如该层由弥散胶体构成。涂层〔12〕也可用一粘贴金属膜来代替。其中埋有加固编织物〔5′〕的底灰〔7〕是由灰浆层构成的,此灰浆层上抹上通常的面灰〔8〕。图3给出一种多用途预制复合板的建筑构件,例如可用来组成双层墙、正面墙贴面板、大厅贴面板、窗心墙部件、过梁部件、防火护层、填充墙、内墙贴面板、护面模板、双层地面、干地面、垫层地面、隔音墙和屋顶隔热保温顶板。与前两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采用了相同的序号。图4是图2实施例的改型。内墙〔1′〕和外墙〔6′〕在接缝〔11〕处用不锈钢螺钉〔13〕固紧在木柱〔9〕上,螺钉头埋入嵌于底灰〔7〕的衬垫中。在底灰〔7〕中安放了加固编织物〔5〕。在底灰〔7〕外抹上面灰〔8〕。如果外墙〔6′〕为加气混凝土板,也可不要这层面灰。在这种情况下,加气混凝土表面已适于作粉刷施工。由图5给出的实施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兰洛戈
申请(专利权)人:宇宙系统建设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