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面的建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51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镶面的建筑板(1),具有一个芯部(2)、一个固定在芯部一面上的第一镶面板(3)和一个固定在芯部另一相对面上的第二镶面板(4)。芯部(2)由泡沫混凝土和(或)用膨胀聚苯乙烯颗粒之类轻质聚集料制成的混凝土构成。第一镶面板(3)用纤维增强的水泥材料制成,它通过芯部中的水泥与镶面材料的粘结而与芯部(2)相接合,沿建筑板(1)的一个边缘形成一个半槽(6)。(*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板,特别涉及镶面的建筑板,它包括一个中间水泥芯板,两边的表面带有镶面板。这种形式的建筑板是大家所熟知的,并提供了建造墙壁、间隔壁及类似构件的快速而简便的方法。但是,该系统闻名的“干法建墙”的优点的一部分却由于与接合相邻建筑板有关的问题而减少了。已经发现,斜坡式的凹口的简单楔状在接合方面产生困难。凹口的坡度造成接合物层在边缘和增强带上方变得薄了。在变薄的地方,接合用的接合物在固化之前通过水的蒸发易于干燥。这导致形成一种脆弱易碎的接合部边缘,随后需要修理。可以理解,这样一种手续是非常花费时间的,为了获得令人满意的和均匀一致的结果,它需要相当高的技巧和费时的修理工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或至少改进上述先有技术的缺点。按照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镶面的建筑板,它包括一个芯部、一个固定在芯部一面上的第一镶面板和一个固定在芯部另一相对面上的第二镶面板。芯部由泡沫混凝土和(或)用轻质聚集料形成的混凝土构成。第一镶面板为纤维增强的水泥结构,它基本上只通过芯部中水泥与镶面材料的粘结而与芯部相结合,镶板沿其至少一个边缘设置一个向内成台阶状的边缘半槽。最好是,上述台阶式半槽形成一个大体上直角的边缘,后者限定第一镶面板的外表面。还有最好是,半槽只在镶面板内形成,并不延伸到芯部。最好是,半槽的宽度在20mm和40mm之间,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为30mm,其深度最好为约1.0至1.5mm。最好是,半槽也沿向着建筑板边缘的方向向内倾斜,使得邻近镶面板自由边的半槽深度大于邻近台阶式大体直角的边缘的半槽深度。这为建筑板之间空隙上方和增强带之下提供了额外的深度,为第一层接合物给出足够的深度。这样一个半槽很容易用平面砂轮打磨。还有最好是,半槽的凹陷表面是密封的,以防止湿气渗透。这有助于保证接合物在干燥之前发生固化(否则接合物将由于湿气进入镶面板而在固化前干燥)。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建筑板芯部的轮廓也做成以例如舌和槽形构造与邻近的建筑板嵌套地联锁。现在仅仅作为例子参考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附图中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两块邻接的建筑板的侧视截面简图。图2是图1所示的建筑板的镶面板半槽的片段放大截面图。图3是举例说明完成的接合部的图1中所示的建筑板的片段放大图。首先参考图1,每块建筑板1包括一个芯部2、一个固定在芯部一面上的第一镶面板3和一个固定在芯部另一相对面上的第二镶面板4。芯部2由泡沫混凝土和(或)用诸如膨胀聚苯乙烯颗粒的轻质聚集料形成的混凝土构成。第一镶面板3是由纤维增强的水泥质结构构成的,并通过芯部中的水泥与镶面材料的粘结将其接合到芯部上。沿建筑板1的一个边缘设置了一个半槽6,该半槽朝内向着芯部形成一个台阶,同时形成一个大体上为直角的边缘7,后者限定第一镶面板3的外表面5。在举例说明的实施例中,半槽的表面具有大约30mm的宽度和1至1.5mm的深度。建筑板1的芯部2的轮廓是沿一个边缘形成一个纵向延伸的凸出部8,它与相邻建筑板中形成的纵向延伸的凹口9相对应。现在参考图2,可以看出,半槽6朝内向着镶面板3的自由边缘10逐渐倾斜。由此,邻接自由边缘10的半槽6的深度大于邻接台阶式大体直角的边缘7的半槽的深度。应当注意到,在优选实施例中的台阶式边缘7偏离直角大约20°角,以便将边缘充分地削角,使其不易受损伤。在优选实施例中,建筑板和镶面板由某些形式的纤维增强水泥板构成,例如是在水泥和(或)硅质基体中用纤维素纤维和(或)石棉纤维增强的板。同样,优选的芯部材料或者是轻质泡沫混凝土,或者是具有诸如聚苯乙烯泡沫颗粒之类轻质聚集料的混凝土。这些优选的组合最后形成一种高强度轻质建筑板,它易于搬运,并在某些形式下适用于要求耐火的场合。在使用中,建筑板以联锁啮合的方式装设,如图1和图3所示。接合物13被置于由接合的半槽6形成的空腔12中,而后将一条增强的纸带11或其他适用的带子跨过接合部安置并埋置在接合物13中。将第二层接合物13施加到增强带11上。然后用一层罩面水泥或顶层接合物13填满凹槽的其余部分,与大体直角的边缘7齐平。在接合物固结和干燥后,如果需要可以将接合部用砂纸打磨到与大体直角的边缘7齐平。因为接合部是在相接合的两半槽6之间形成的空腔12内形成的,所以接合物13没有必要扩展超出大体直角的边缘7。可以看出,这种结构消除了接合的节块并产生齐平的接合部,消耗的材料比早先需要的少。此外,已经表明接合部的性能得到了加强,这在于它同时提供了比先有技术的接合部更优越的抗裂性能,因为接合物在干燥之前硬化了。该结构也免去了使用密封胶的要求,密封胶常常会引起破裂。本专利技术产生的另一个主要优点是,不仅该工作可以由费用较小的非熟练劳力完成,而且完成一个接合部所需的时间也大大地减少了。这是因为接合部是利用基本上为直角的边缘7作为引导来形成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半槽可以是不同的截面形状,并可以包括例如说多级台阶。同样,建筑板可以包括其它材料或是不同材料的复合材料的镶面板。虽然本专利技术是参考特定例子来加以说明的,但那些精通本技术的人们将会懂得,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其他形式来实施。权利要求1.一种镶面的建筑板,它包括一个芯部、一个固定在芯部一面上的第一镶面板和一个固定在芯部另一相对面上的第二镶面板,该芯部由泡沫混凝土和(或)用轻质聚集料制成的混凝土构成,该第一镶面板为纤维增强的水泥结构,它基本上只通过芯部中水泥与镶面材料的粘结而与芯部相接合,建筑板沿至少一个边缘设置有向内的台阶式边缘半槽。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其特征是,上述半槽形成一个大体上直角的边缘,后者限定上述第一镶面板的外表面。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板,其特征是,上述半槽在上述镶面板内延伸而形成。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板,其特征是,上述半槽的深度向着所述镶面板的自由边缘增大,从而形成一个斜坡。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板,其特征是,上述半槽的宽度在20mm和40mm之间。6.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板,其特征是,上述半槽的宽度约为30mm。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板,其特征是,上述半槽的深度为1.0至1.5mm。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板,其特征是,半槽的表面是密封的,以防止湿气渗透。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板,其特征是,上述建筑板的两端侧边分别形成配合构造,以便在相邻的相同建筑板之间形成配置啮合。10.一种大体上如此处参考附图说明的建筑板。全文摘要一种镶面的建筑板(1),具有一个芯部(2)、一个固定在芯部一面上的第一镶面板(3)和一个固定在芯部另一相对面上的第二镶面板(4)。芯部(2)由泡沫混凝土和(或)用膨胀聚苯乙烯颗粒之类轻质聚集料制成的混凝土构成。第一镶面板(3)用纤维增强的水泥材料制成,它通过芯部中的水泥与镶面材料的粘结而与芯部(2)相接合,沿建筑板(1)的一个边缘形成一个半槽(6)。文档编号E04C2/288GK1074264SQ9211238公开日1993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5日专利技术者约翰·西德尼·科梯尔, 詹姆斯·格莱汉姆·吉维斯 申请人:詹姆斯·哈迪私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镶面的建筑板,它包括一个芯部、一个固定在芯部一面上的第一镶面板和一个固定在芯部另一相对面上的第二镶面板,该芯部由泡沫混凝土和(或)用轻质聚集料制成的混凝土构成,该第一镶面板为纤维增强的水泥结构,它基本上只通过芯部中水泥与镶面材料的粘结而与芯部相接合,建筑板沿至少一个边缘设置有向内的台阶式边缘半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西德尼科梯尔詹姆斯格莱汉姆吉维斯
申请(专利权)人:詹姆斯哈迪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U[澳大利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