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大坪勇司专利>正文

混凝土基体用钢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450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混凝土基体用的钢支架结构中的钢支架元件,包括一个上钢筋部、一对腿部及一对脚部。上钢筋部可具有至少一根直立钢筋。上钢筋部以及直立钢筋可分别带有至少一个钢筋接受部,以便指明钢筋的连接位置并将钢筋夹持住。将这些支架元件沿纵向对齐,并将若干根钢筋沿纵向安装在上钢筋部上以及直立钢筋上,从而形成一种供房屋或建筑物用的倒T形或L形混凝土基体的钢支架结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基体用的钢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在钢架结构中使用的改进型支架元件,所述的钢架结构可以用于房屋或建筑物的混凝土基体的制造。按照传统方法,房屋用混凝土基体(通常为倒T型或L型)的制作包括预制混凝土砌块以及预制安装在该混凝土砌块上的钢结构,所说的混凝土砌块是依照混凝土结构设计图进行排布的。这些混凝土砌块通常在远离建筑工地的地方用不带钢筋的混凝土制成的,然后用卡车将其运往建筑工地。建造房屋或建筑物所使用的倒T型混凝土基体时要使用许多混凝土砌块,以便放置和安装一个钢架,这些混凝土砌块一般是一种长方体形的。制备这种混凝土砌块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此外,这种混凝土砌块相当重,搬运时给工人或搬运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危险。在建筑工地上,人们需根据建筑设计图将许多混凝土砌块排列好,或者使之纵横对齐,在将一钢架结构安装到排列好的混凝土砌块上时,至少需要二个工人相互配合,这同样需要耗费时间和金钱。一个钢架结构通常包括若干不同长度(有的还相当长)的钢筋,并通过焊接和/或铁丝捆绑将它们组合在一起。通常需在纵向对齐的混凝土砌块上先纵向放置三根长钢筋,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若干较短的钢筋横向装在上述纵向放置的钢筋上,从而构成钢架结构的一部分,用于制作倒T型混凝土基体的平坦的基础部分。然后,要将许多根钢筋按照一定的间隔垂直安置在中间那根纵向钢筋上,并将其下端焊牢,从而构成倒T型混凝土基体竖直部分的钢架。接下来,再将若干根(通常是二根)长钢筋沿纵向平行安装在直立的钢筋上,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也可以用铁丝捆绑。其中的一根位于直立钢盘的顶部,另一根则位于其中部。然后将整个钢架结构埋置在一种混凝土材料中,从而制得建造房屋或建筑物用的一种倒T型混凝土基体。将钢筋适当地排布好并焊接或捆绑成混凝土基体有的钢架需耗费大量时间,并且至少需要二个工人,这是因为钢盘之间最适当的连接定位是无法很容易确定的。每安装一根钢筋,都需要进行实际测量,这种传统的钢架结构还经常会失去平衡,有时还会倒塌,甚至延迟混凝土基体的完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用于制作钢架结构的支架元件,以便来制造一种混凝土基体,其中,并不使用传统的混凝土砌块。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作钢架结构的支架元件,它可用来制造一种混凝土基体,以便节省时间,降低成本,而且容易搬运和处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生产一种混凝土基体用的钢架结构的预组装部分,从而减少制作时间和花费。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通过在建筑工地很简单地制备一种混凝土基体用钢架结构,而缩短该混凝土基体的建造时间。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目的是仅由一个工人即可制备一种混凝土基体用的钢架结构,从而进一步降低建筑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个目的是为混凝土基体提供一种稳定的或安全的钢架结构,从而进一步缩短建筑时间,降低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架元件包括一个上钢筋部、一对腿部和一对脚部。上钢筋部由腿部支撑,而腿部则由上钢筋部的每一端向下延伸形成的。从每根腿部的下端部又延伸出一个脚部。腿部和脚部最好分别平行排列。可以用一根钢筋来制造这种支架元件,即将钢筋的几处弯成直角,从而形成一个上钢筋部、二个腿部和脚部。该支架元件的上钢筋部带有三个钢筋接受部,以便容纳同样多的钢筋。这种钢筋接受部的数量可依照混凝土基体的尺寸而定,可以是三以外的数。根据混凝土基体的建筑设计图将若干个支架元件沿纵横方向对齐,通常可将其放置在为制造混凝土基体而准备的沟槽之中,使其部分埋在沟槽之中,以便更稳定。然后将长钢筋放入沿纵向对齐的支架元件的相应钢筋接受部内,由支架元件的上钢筋部支撑着脱离地面。位于上钢筋部的这些钢筋是相互平行的。为了稳定起见,通常可以用铁丝将这些钢筋在其相应的钢筋接受部捆绑在上钢筋部上。这一结构便构成了一种钢架,可作为倒T型或L型混凝土基体的平坦的基础部分。这就有可能单独使用若干个此类支架元件和若干条长的钢筋来制备一种支架结构,使之在平坦的混凝土基体中起到一种加强筋的作用。再在每一根上部钢筋的中部(通常在中部钢筋接受部的旁边)沿大致垂直的方向焊接一根钢筋,这些垂直的或直立的钢筋基本上排成一条直线,并且互相平行。每根直立的钢筋都带有二个钢筋接受部,一般情况下一个位于顶部,而另一个则位于中部,二根纵向排列的直立钢筋中的相应的钢筋接受部支撑式地接受了二根长钢筋,它们基本上是水平放置的,且相互平行。一根直立钢筋上钢筋接受部的数量可根据混凝土基体的尺寸而有所不同。直立钢筋上的钢筋接受部中的沿纵向排列的钢筋最好用铁丝捆紧,为了更加牢固,也可以进行焊接。直立钢筋以及安装在其上的纵向排列钢筋便构成了倒T型混凝土基体垂直部分的钢架结构。利用若干个此类支架元件,若干根直立钢筋以及沿纵向安装的长钢筋来制备一种钢架结构是十分容易和迅速的。它不象传统方式那样至少需要二个工人,由于直立钢筋的钢筋接受部可以支撑住纵向钢筋,所以一个工人就可以进行这种钢支架结构的组装工作。借助于上钢筋部及直立钢筋中的钢筋接受部,将纵向钢筋进行恰当的定位和安装是十分容易的。本专利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不需使用混凝土砌块,此外,这类支架元件的制造十分容易和廉价,运输这些重量很轻的支架元件也十分便当。一个支架元件还可以包括一根直立钢筋,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一起被送往建筑工地,此后,只要将这些支架元件在地面上(通常在沟中)排成直线,再根据需要将若干根纵向钢筋安装在这些元件单元上即可。一根直立的钢筋可以通过一种可旋转的方式松弛地预接在支架元件的上钢筋部,这样,当该元件单元被运输时,直立的钢筋可以倒向一侧,与上钢筋部平齐。当混凝土基体被设计成L型时,直立钢筋可以装在支架元件上钢筋部的一端。为了获得更好的稳定性,支架元件的脚部可以以一种倒T型而不是L型的状态与其腿部相连。上述支架元件及直立钢筋可以有许多改型,其中的一些改型将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详细解释中予以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A是一种倒T型混凝土基体中使用的传统钢架结构的局部透视图,其中使用了许多混凝土砌块;图1B是图1A中传统钢架结构的侧视图,它被放置在一沟槽之中;图2A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支架元件的透视图;图2B是一种支架结构的局部透视图,它采用了二个图2A所示的支架元件;图3A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支架元件的透视图;图3B是一种支架结构的局部透视图,它采用了二个图3A所示的支架元件;图4A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支架元件,它带有一根直立钢筋;图4B是一种支架结构的透视图,它采用了若干个图4A所示的支架的元件;图4C是一种倒T型混凝土基体中使用的支架结构的侧视图,它采用了若干个图4A所示的支架元件;图5A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支架元件的透视图,它带有一根直立的钢筋;图5B是一种混凝土基体中使用的支架结构的局部透视图,它采用了三个图5A所示的支架元件;图5C是一种倒T型混凝土基体中使用的支架结构的侧视图,它采用了若干个图5A所示的支架元件;图6表示了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一根直立钢筋附接在上、下二根纵向钢筋上,而一个支架元件也不再带有直立的钢筋。图1A表示了建造房屋或建筑物时使用的倒T型混凝土基体中采用的一种传统式钢架的局部构造,其中,有若干个混凝土砌块被排列或按直线型排布在地面上(通常是在一沟槽中),如图所示,首先将三根钢筋沿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倒T型或L型混凝土基体的钢支架结构的支架元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上钢筋部、一对腿部以及一对脚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坪勇司
申请(专利权)人:大坪勇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