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超滤机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233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超滤机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智能超滤机用于过滤溶液槽中的溶液,包括内部具有容纳腔的壳体结构以及置于容纳腔内的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包括:控制系统,预设常规过滤模式、碳处理过滤模式和自动清洗模式,所述控制系统连接多个安装在管道上的气动阀,用于通过控制气动阀控制过滤系统进入不同的工作模式;过滤膜组,经管道连接溶液槽,用于对溶液进行常规过滤;碳粉桶,通过管道连接过滤膜组,用于进行碳处理过滤;清洗桶,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过滤膜组,用于在启动所述自动清洗模式时对所述过滤膜组进行自动清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超滤机及其控制方法实现了溶液过滤的智能化控制,提高效率的同时节省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超滤机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过滤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超滤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电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生产出很多不良品,其中一大部份是由于在生产过程当中,因不断的有新的生产工件进入电镀溶液槽,从而不断的带入金属杂质,也有空气中的灰尘、挂具上掉落的金属、阳极导电过程中产生的阳极泥等混入电镀溶液槽,以至于电镀溶液里含有大量的金属杂质;其次是在生产过程当中,电镀溶液本身也不断的产生有机杂质,这些金属杂质和有机物杂质会使电镀出来的产品出现亮点、刮手或镀层不均匀等现象,因此需要纯净度高的溶液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作法是通过溶液过滤机提升电镀溶液的纯净度,然而现有的溶液过滤机全都是人工操作,既不安全,也不高效,同时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清洗,消耗大量过滤耗材;而且现有的过滤机的过滤精密度较低,易漏杂质和活性碳粉,过滤效果远远达不到相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传统溶液过滤机的缺点,提供一种智能超滤机及其控制方法,实现了全程智能化操作,无需人员跟踪,达到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超滤机,用于过滤溶液槽中的溶液,所述智能超滤机包括内部具有容纳腔的壳体结构以及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包括:控制系统,预设有多种工作模式,包括常规过滤模式、碳处理过滤模式和自动清洗模式;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气动系统连接多个安装在管道上的气动阀,用于通过控制所述气动阀的打开或闭合控制所述过滤系统进入不同的工作模式;过滤膜组,设置有多个膜组预留口,所述过滤膜组通过膜组预留口经管道连接所述溶液槽,用于在启动所述常规过滤模式时对溶液进行常规过滤;碳粉桶,通过管道经所述膜组预留口连接所述过滤膜组,用于在启动所述碳处理过滤模式时对所述过滤膜组进行碳处理过滤;清洗桶,通过管道经所述膜组预留口连接所述过滤膜组,用于在启动所述自动清洗模式时对所述过滤膜组进行自动清洗。本专利技术上述的智能超滤机中,所述智能超滤机还包括分别安装在管道上的用于监测所述管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管道泄漏的防泄漏装置以及用于监测管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在所述管道压力值达到预设压力值时,控制过滤系统进入所述自动清洗模式;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防泄漏装置,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防泄漏装置发送的泄漏信号时,关闭所有气动阀并发出警报;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接收管道温度值并在所述管道温度值超过预设温度值时发出警报。本专利技术上述的智能超滤机中,所述过滤系统的产水口连接有产水口分流装置,所述产水口分流装置包括第一分流管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分流管外的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一端连接所述过滤系统的产水口,所述第一分流管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分流管内并悬空闭合,所述第一分流管上还开设有多个位于所述第二分流管内的分流口,用于将所述第一分流管内的溶液分细流流到所述第二分流管内,所述第二分流管用于将溶液排进溶液槽。本专利技术上述的智能超滤机中,所述过滤系统的排污口连接有排污口导流装置,所述排污口导流装置包括第一导流管,以及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一导流管内的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一端连接所述过滤系统的排污口,另一端用于将污水排向指定位置;所述第一导流管呈阶梯状设置形成有径向延伸设置的径向延伸部;所述第二导流管一端抵接所述径向延伸部,所述第二导流管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一导流管内并悬空设置;所述排污口导流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导流管靠近排污口一端的单向阀门,所述单向阀门用于防止溶液逆流。本专利技术上述的智能超滤机中,所述膜组预留口的数量为4个,包括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过滤膜组下端部和上端部的第一预留口和第四预留口,以及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过滤膜组侧壁上的第二预留口和第三预留口;溶液槽的产水口依次经管道、进水气动阀、管道、循环泵、管道后连接到所述第一预留口;所述第二预留口依次经管道、第一产水气动阀、管道后连接到溶液槽的进水口;所述第二预留口依次经管道、第一气反洗气动阀后连接到压缩空气接入口;所述第二预留口依次经管道、第一补水气动阀后连接到自来水/纯水接入口;所述第二预留口依次经管道、药洗反向回流气动阀、管道后连接到清洗桶的顶部预留口;所述第四预留口依次经管道、药洗正向回流气动阀、管道后连接到清洗桶的顶部预留口;所述第四预留口依次经管道、碳粉桶进水气动阀、管道后连接到碳粉桶的第一顶部预留口;所述第四预留口依次经管道、排气气动阀后连接到排污口;所述第三预留口依次经管道、第二产水气动阀、管道后连接碳粉桶的第二顶部预留口;所述第一预留口依次经管道、循环泵、管道、碳粉桶出水气动阀、管道后连接到碳粉桶的底部出水口;所述第一预留口依次经管道、排污气动阀后连接到排污口;所述第一预留口依次经管道、药洗进水气动阀、管道、清洗泵、管道后连接到清洗桶的底部出口;清洗桶的底部出口经吸清洗剂气动阀后连接到吸清洗剂口上;所述第四预留口依次经管道、第二补水气动阀后连接到自来水/纯水接入口;所述第一预留口依次经管道、第二气反洗气动阀后连接到压缩空气接入口;所述第二预留口依次经管道、膜排空气动阀、管道后连接到碳粉桶的第二顶部预留口。本专利技术上述的智能超滤机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预留口和循环泵之间的管道的外壁上;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预留口和气反洗气动阀之间的管道上。本专利技术上述的智能超滤机中,所述防泄漏装置包括:防泄漏管道,沿竖直方向安装在过滤系统排污口和排污气动阀之间的管道上;磁性浮球,设置在所述防泄漏管道内,可沿所述防泄漏管道进行上下浮动;电磁感应开关,安装在所述防泄漏管道外,所述电磁感应开关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在所述磁性浮球上浮接触所述电磁感应开关时发出所述泄漏信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的智能超滤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启动常规过滤模式,将过滤膜组通过膜组预留口经管道连接溶液槽,利用所述过滤膜组对溶液槽中的溶液进行常规过滤;S20、启动碳处理过滤模式,将碳粉桶通过管道经膜组预留口连接所述过滤膜组,利用所述碳粉桶对过滤膜组进行碳处理过滤;S30、当管道实时工况达到预设值时,启动自动清洗模式,将清洗桶通过管道经膜组预留口连接所述过滤膜组,利用所述清洗桶对过滤膜组进行自动清洗;S40、将所述过滤膜组内的空气排空;S50、重新进入所述常规过滤模式。本专利技术上述的智能超滤机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管道实时工况包括管道压力和所述常规过滤模式的过滤时间,所述预设值包括对应所述管道压力的预设压力值,以及对应常规过滤模式过滤时间的预设过滤时间;若所述碳处理过滤模式未启动时,管道压力达到所述预设压力值或所述常规过滤模式的过滤时间达到所述预设过滤时间,步骤S30具体包括::S31、将所述过滤膜组内的溶液压回碳粉桶;S32、用纯水或自来水和压缩空气清洗所述过滤膜组;S33、排空所述过滤膜组,并对所述过滤膜组进行二次清洗;S34、对所述清洗桶进行补水;S35、用药剂清洗所述过滤膜组;S36、药洗完成后排空所述过滤膜组中的药水;S37、用纯水/自来水把所述过滤膜组内残留的药洗剂清洗干净;S38、排空所述过滤膜组。本专利技术上述的智能超滤机的控制方法中,若在启动所述碳处理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超滤机,用于过滤溶液槽中的溶液,包括内部具有容纳腔的壳体结构以及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包括:控制系统,预设有多种工作模式,包括常规过滤模式、碳处理过滤模式和自动清洗模式;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气动系统连接多个安装在管道上的气动阀,用于通过控制所述气动阀的打开或闭合控制所述过滤系统进入不同的工作模式;过滤膜组,设置有多个膜组预留口,所述过滤膜组通过膜组预留口经管道连接所述溶液槽,用于在启动所述常规过滤模式时对溶液进行常规过滤;碳粉桶,通过管道经所述膜组预留口连接所述过滤膜组,用于在启动所述碳处理过滤模式时对所述过滤膜组进行碳处理过滤;清洗桶,通过管道经所述膜组预留口连接所述过滤膜组,用于在启动所述自动清洗模式时对所述过滤膜组进行自动清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超滤机,用于过滤溶液槽中的溶液,包括内部具有容纳腔的壳体结构以及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包括:控制系统,预设有多种工作模式,包括常规过滤模式、碳处理过滤模式和自动清洗模式;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气动系统连接多个安装在管道上的气动阀,用于通过控制所述气动阀的打开或闭合控制所述过滤系统进入不同的工作模式;过滤膜组,设置有多个膜组预留口,所述过滤膜组通过膜组预留口经管道连接所述溶液槽,用于在启动所述常规过滤模式时对溶液进行常规过滤;碳粉桶,通过管道经所述膜组预留口连接所述过滤膜组,用于在启动所述碳处理过滤模式时对所述过滤膜组进行碳处理过滤;清洗桶,通过管道经所述膜组预留口连接所述过滤膜组,用于在启动所述自动清洗模式时对所述过滤膜组进行自动清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超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超滤机还包括分别安装在管道上的用于监测所述管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管道泄漏的防泄漏装置以及用于监测管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在所述管道压力值达到预设压力值时,控制过滤系统进入所述自动清洗模式;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防泄漏装置,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防泄漏装置发送的泄漏信号时,关闭所有气动阀并发出警报;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接收管道温度值并在所述管道温度值超过预设温度值时发出警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超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的产水口连接有产水口分流装置,所述产水口分流装置包括第一分流管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分流管外的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一端连接所述过滤系统的产水口,所述第一分流管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分流管内并悬空闭合,所述第一分流管上还开设有多个位于所述第二分流管内的分流口,用于将所述第一分流管内的溶液分细流流到所述第二分流管内,所述第二分流管用于将溶液排进溶液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超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的排污口连接有排污口导流装置,所述排污口导流装置包括第一导流管,以及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一导流管内的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一端连接所述过滤系统的排污口,另一端用于将污水排向指定位置;所述第一导流管呈阶梯状设置形成有径向延伸设置的径向延伸部;所述第二导流管一端抵接所述径向延伸部,所述第二导流管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一导流管内并悬空设置;所述排污口导流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导流管靠近排污口一端的单向阀门,所述单向阀门用于防止溶液逆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超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预留口的数量为4个,包括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过滤膜组下端部和上端部的第一预留口和第四预留口,以及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过滤膜组侧壁上的第二预留口和第三预留口;溶液槽的产水口依次经管道、进水气动阀、管道、循环泵、管道后连接到所述第一预留口;所述第二预留口依次经管道、第一产水气动阀、管道后连接到溶液槽的进水口;所述第二预留口依次经管道、第一气反洗气动阀后连接到压缩空气接入口;所述第二预留口依次经管道、第一补水气动阀后连接到自来水/纯水接入口;所述第二预留口依次经管道、药洗反向回流气动阀、管道后连接到清洗桶的顶部预留口;所述第四预留口依次经管道、药洗正向回流气动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鼎立曾鼎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瑞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