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头圆形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328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49
一种多头圆形咀,包括截面为圆形的热咀本体,咀芯;所述热咀本体端面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咀芯,热咀本体背离咀芯一侧沿中心轴线设置截面为圆形的主流道,所述主流道远离咀芯一端为注塑进口,主流道靠近咀芯一端为注塑出口,主流道的注塑出口通过支流道与咀芯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支流道一端与注塑出口连通,另一端与进料口连通,相邻支流道之间和/或相邻进料口之间设置辅助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相邻支流道之间和/或相邻进料口之间设置辅助流道,通过辅助流道将相邻支流道和/或相邻进料口连通,使得热咀本体实现多头注塑,从主流道进入进料口中的注塑流量更为均匀,同时可有效的防止支流道中可能产生的堵塞或者流通不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头圆形咀
本技术涉及注塑
,具体涉及一种多头圆形咀。
技术介绍
热流道技术,凭借其节约成本、缩短成型周期等独特的技术优势,成为塑料注塑成型工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欧美国家,注塑生产大部分都依赖于热流道技术,热流道技术与常规的冷流道相比:1.节省塑料原料由于热流道无冷凝料。或很小的冷料柄,基本上无冷流道浇口料不用回收,尤其是价格昂贵,不能用回料加工的塑料产品,可大大的节约成本。应用热流道如果正常生产一般2-3个月,就可收回热流道成本。2.提高产品质量与双分型面的三板模相比,热流道系统内的塑料溶体温度不易下降,保持恒温,不需要像冷流道模具,以提高注射温度来补偿塑料溶体温度的下降,所以热流道内的塑料溶体更易流动,对于大型,薄壁,难以加工的塑料产品更易成型,脱模后产品残余应力低,产品变形小,热流道系统使浇口更小,选用针阀式热流道来注塑是理想选择。3.提高生产率,实现自动化生产塑料产品经过热流道模具成型后,无需修建浇口,取冷凝料柄工序,有利于浇口与产品的自动分离,便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缩短塑料产品成形周期。4.强化注射机功能热流道系统中塑料溶体有利于压力传递,流道中的压力损失较小,可大幅度降低注塑压力和锁模力,减小了注射和保压时间,在较小的注射机上更容易成型长流程的大尺寸塑性,可选择较小的注射机和减少注射机的费用,强化了注射机的功能,改善了注塑工艺。5.提高产品一致性和平衡性6.热流道系统可按流变学原理人工平衡通过温度控制和可控喷嘴实现充模平衡,自然平衡的效果也很好,对浇口的精确控制,保证多腔成型的一致性,提高了塑件的精度。但是现有热流道一般为单头注塑,注塑效率受限,同时也存在注塑流道流量达不到要求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多头圆形咀。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头圆形咀,包括截面为圆形的热咀本体,咀芯;所述热咀本体端面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咀芯,热咀本体背离咀芯一侧沿中心轴线设置截面为圆形的主流道,所述主流道远离咀芯一端为注塑进口,主流道靠近咀芯一端为注塑出口,主流道的注塑出口通过支流道与咀芯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支流道沿热咀本体截面径向分布,一端与注塑出口连通,另一端与进料口连通,相邻支流道之间和/或相邻进料口之间设置辅助流道,所述辅助流道将相邻支流道和/或相邻进料口连通。通过辅助流道将相邻支流道和/或相邻进料口连通,使得从主流道进入进料口中的注塑流量更为均匀,同时可有效的防止支流道中可能产生的堵塞或者流通不畅。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辅助流道是以所述热咀本体截面中心为圆心的圆弧形。圆弧形形状可以减少熔融态注塑料在流动时产生的阻力。进一步优选的,相邻辅助流道构成一以热咀本体截面中心为圆心的圆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辅助流道设置在所述支流道靠近进料口一端。将辅助流道设置在支流道靠近进料口一端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即使在支流道任何位置发生堵塞或者流通不畅时均能有充足的流量进入进料口,以使注塑正常进行。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流道、辅助流道截面均为圆形且支流道截面直径大于或等于辅助流道截面直径。将支流道截面直径设置成大于或等于辅助流道截面直径可以突出辅助流道的辅助作用。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咀芯端部具有尖部,所述尖部的外壁为向内凹陷的弧面。将咀芯端部设置尖部,尖部的外壁为向内凹陷的弧面,可以提高注塑的精度。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热咀本体端面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2-10个咀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相邻支流道之间和/或相邻进料口之间设置辅助流道,通过辅助流道将相邻支流道和/或相邻进料口连通,使得热咀本体实现多头注塑,从主流道进入进料口中的注塑流量更为均匀,同时可有效的防止支流道中可能产生的堵塞或者流通不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视图;图2-图4为本技术沿A-A面不同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多头圆形咀,包括截面为圆形的热咀本体1,咀芯6;热咀本体1端面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咀芯6,可以在热咀本体1端面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2-10个咀芯6,热咀本体1背离咀芯6一侧沿中心轴线设置截面为圆形的主流道2,主流道2远离咀芯6一端为注塑进口,主流道2靠近咀芯6一端为注塑出口8,主流道2的注塑出口8通过支流道4与咀芯6的进料口3连通,支流道4沿热咀本体1截面径向分布,一端与注塑出口8连通,另一端与进料口3连通,相邻支流道4之间和/或相邻进料口5之间设置辅助流道5,辅助流道5将相邻支流道和/或相邻进料口连通,如图2、3所示,通过辅助流道5将相邻支流道4和/或相邻进料口5连通,使得从主流道2进入进料口3中的注塑流量更为均匀,同时可有效的防止支流道4中可能产生的堵塞或者流通不畅,优选辅助流道5是以热咀本体1截面中心为圆心的圆弧形,圆弧形形状可以减少熔融态注塑料在流动时产生的阻力,相邻辅助流道5构成一以热咀本体1截面中心为圆心的圆环。如图2所示,辅助流道5可以设置在支流道4两端之间与支流道4连通,优选设置在支流道4靠近进料口3一端,如图4所示,将辅助流道5设置在支流道4靠近进料口3一端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即使在支流道4任何位置发生堵塞或者流通不畅时均能有充足的流量进入进料口3,以使注塑正常进行。优选的,支流道4、辅助流道5截面均为圆形且支流道4截面直径大于或等于辅助流道5截面直径。将支流道4截面直径设置成大于或等于辅助流道5截面直径可以突出辅助流道5的辅助作用。咀芯6端部具有尖部7,尖部7的外壁为向内凹陷的弧面,将咀芯6端部设置尖部7,尖部7的外壁为向内凹陷的弧面,可以提高注塑的精度。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头圆形咀,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面为圆形的热咀本体,咀芯;所述热咀本体端面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咀芯,热咀本体背离咀芯一侧沿中心轴线设置截面为圆形的主流道,所述主流道远离咀芯一端为注塑进口,主流道靠近咀芯一端为注塑出口,主流道的注塑出口通过支流道与咀芯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支流道沿热咀本体截面径向分布,一端与注塑出口连通,另一端与进料口连通,相邻支流道之间和/或相邻进料口之间设置辅助流道,所述辅助流道将相邻支流道和/或相邻进料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头圆形咀,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面为圆形的热咀本体,咀芯;所述热咀本体端面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咀芯,热咀本体背离咀芯一侧沿中心轴线设置截面为圆形的主流道,所述主流道远离咀芯一端为注塑进口,主流道靠近咀芯一端为注塑出口,主流道的注塑出口通过支流道与咀芯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支流道沿热咀本体截面径向分布,一端与注塑出口连通,另一端与进料口连通,相邻支流道之间和/或相邻进料口之间设置辅助流道,所述辅助流道将相邻支流道和/或相邻进料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头圆形咀,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流道是以所述热咀本体截面中心为圆心的圆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甫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卡耐基注塑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