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首成专利>正文

一种压线用可旋转四面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14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线用可旋转四面夹具,包括工作台、气缸以及用于套装线圈模具且呈矩形体的模芯,还包括定位组件、固定组件以及挤压组件;安装线圈模具时,先滑动拉出固定组件,将线圈模具装进模芯后再滑动固定组件固定到位,挤压组件的两压块构成对线圈模具横向两侧的弹性挤压,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构成对模芯纵向两侧的定位与固定;压线时,气缸的伸缩推压端可实现对线圈模具上表面的压紧,并通过转动把手以带动线圈模具的快速转动翻面,进而实现线圈模具四面的快速压紧,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结构简单、省时省力、使用安全以及实用性强的特点,适于本领域内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线用可旋转四面夹具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生产工装或夹具
,具体是一种压线用可旋转四面夹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产品生产,往往都仍需要通过手动加工生产,比如:电源适配器线包,绕线后需通过将线包工件的四面压平。此处定义类如的线包工件为线圈模具,线圈模具设有沿纵向的矩形空腔,并套设在与该矩形空腔相适应的模芯上,以作定位或固定使用。目前,还有很多是需要通过工人用手固定线圈模具,再由另一手通过压头压紧线圈,由于需要将线圈模具的四面分别一步步压紧,其过程中都需要工人将线圈模具取出翻面再装进压紧,这样造成工序步骤多且繁琐,既浪费时间,又由于工人易疲劳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而且也容易导致压头压到自己的手,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线用可旋转四面夹具,利用定位组件、固定组件与挤压组件实现对线圈模具一面压线时其余面的可靠固定,并通过转动把手以带动线圈模具的快速转动翻面,结合气缸的推压压紧,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结构简单、省时省力、使用安全以及实用性强的特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线用可旋转四面夹具,包括工作台、气缸以及用于套装线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线用可旋转四面夹具,包括工作台(1)、气缸(2)以及用于套装线圈模具(8)且呈矩形体的模芯(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并设于模芯纵向一侧用于模芯纵向定位的定位组件(4)、与工作台于纵向方向滑动连接用于固定模芯纵向另一侧的固定组件(5)以及安装在工作台上用于弹性挤压线圈模具横向两侧的挤压组件(6),压线时,所述气缸的伸缩推压端与模芯的上表面相对正;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设在工作台上的第一支座(41)、连接在第一支座上且具有竖向高度调节能力的第一轴座(42)以及与第一轴座转动连接的且前端延伸出第一轴座外的第一转轴(43),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支座(51)、连接在第二支座上且具有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线用可旋转四面夹具,包括工作台(1)、气缸(2)以及用于套装线圈模具(8)且呈矩形体的模芯(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并设于模芯纵向一侧用于模芯纵向定位的定位组件(4)、与工作台于纵向方向滑动连接用于固定模芯纵向另一侧的固定组件(5)以及安装在工作台上用于弹性挤压线圈模具横向两侧的挤压组件(6),压线时,所述气缸的伸缩推压端与模芯的上表面相对正;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设在工作台上的第一支座(41)、连接在第一支座上且具有竖向高度调节能力的第一轴座(42)以及与第一轴座转动连接的且前端延伸出第一轴座外的第一转轴(43),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支座(51)、连接在第二支座上且具有竖向高度调节能力的第二轴座(52)以及与第二轴座转动连接的且两端延伸出第二轴座外的第二转轴(53),在所述第二支座上设有用于与工作台相紧固的螺栓(54),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同轴设置且二者的前端分别与模芯的纵向两侧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的后端设有用于转动模芯的把手(55);还包括安装在第一轴座与第二轴座上分别用于弹性紧固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紧固组合(7);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呈U型的座体(61)、分别与座体的两竖直部分滑动连接且前端向座体内侧延伸的两个压杆(62)、连接在压杆前端的压块(63)以及套设在连杆上且位于压块与座体之间的弹性件(64),所述座体的两竖直部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首成
申请(专利权)人:郝首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