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中医诊脉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08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中医诊脉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中设有诊脉枕,且诊脉枕贯穿底座的上端侧壁设置,所述诊脉枕的两侧侧壁均设有第一连杆,所述底座的两侧内壁均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连杆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内壁通过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蜗杆,且蜗杆远离第一转动件的一端贯穿底座的侧壁设置,所述底座的下端内壁通过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侧壁套设有与蜗杆匹配的蜗轮,所述诊脉枕的下端侧壁设有开口向下设置的空腔,且螺纹杆的上端延伸至空腔中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调节诊脉枕的高度,便于医生对正座或仰卧的患者进行把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中医诊脉枕
本专利技术涉及诊脉枕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中医诊脉枕。
技术介绍
诊脉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临床上主要掌握脉诊的时间、病人的体位,医生的指法和指力轻重,每次按脉时间,以每侧脉搏跳动不少于五十次为限,同时要了解健康人脉象的变化情况,才能正确地进行脉诊,诊脉时病人的正确体位是正坐或仰卧,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弯曲,使寸口部充分暴露伸展,气血畅通,以便诊察脉象,为保证前臂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在腕关节下面都需要垫一松软的诊脉枕,但是病人正座和仰卧时前臂与心脏之间的落差不一样,而目前的诊脉枕高度都是一样的,无法进行调节,因此不利于医生对病人进行把脉,导致脉象诊察不准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中医诊脉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病人正座和仰卧时前臂与心脏之间的落差不一样,而目前的诊脉枕高度都是一样的,无法进行调节,因此不利于医生对病人进行把脉,导致脉象诊察不准确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中医诊脉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中医诊脉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中设有诊脉枕,且诊脉枕贯穿底座的上端侧壁设置,所述诊脉枕的两侧侧壁均设有第一连杆,所述底座的两侧内壁均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连杆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内壁通过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蜗杆,且蜗杆远离第一转动件的一端贯穿底座的侧壁设置,所述底座的下端内壁通过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侧壁套设有与蜗杆匹配的蜗轮,所述诊脉枕的下端侧壁设有开口向下设置的空腔,且螺纹杆的上端延伸至空腔中设置,位于空腔中的所述螺纹杆的侧壁套设于与其匹配的螺母,且螺母的两侧侧壁均通过第二连杆与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蜗杆为中空结构,所述蜗杆中横向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拨片,且拨片贯穿蜗杆的侧壁设置,两个所述拨片之间通过多个弹簧连接,两个所述拨片远离弹簧的一侧侧壁均设有卡杆,且卡杆贯穿蜗杆的侧壁设置,所述底座的侧壁设有与卡杆匹配的卡槽。优选的,所述蜗杆的内壁还设有第二滑槽,且拨片通过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螺纹杆远离第二转动件的一端固定有挡块,且挡块的直径大于螺母的直径。优选的,位于底座外侧的所述蜗杆一端还设有摇把,且摇把上包裹有橡胶保护套。优选的,所述诊脉枕的上端包裹有海绵垫。本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蜗杆,利用蜗轮与蜗轮的啮合带动螺纹杆旋转,然后对螺纹杆上的螺母进行限制,以使螺母带动诊脉枕在底座中上下移动,从而实现诊脉枕高度的调节,可保证病人的前臂与心脏至于同一水平,这样医生就能对不论是正座还是仰卧的病人都能进行把脉,提高了脉象诊察的精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中医诊脉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诊脉枕、3第一连杆、4第一滑槽、5第一滑块、6第一转动件、7蜗杆、8第二转动件、9螺纹杆、10蜗轮、11螺母、12第二连杆、13拨片、14弹簧、15卡杆、16卡槽、17第二滑槽、18第二滑块、19挡块、20摇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新型中医诊脉枕,第一实施例:包括底座1,底座1为中空结构,底座1中设有诊脉枕2,诊脉枕2的上端包裹有海绵垫,增加把脉时的舒适感,且诊脉枕2贯穿底座1的上端侧壁设置,诊脉枕2的两侧侧壁均设有第一连杆3,底座1的两侧内壁均设有第一滑槽4,且第一连杆3通过第一滑块5与第一滑槽4滑动连接,底座1的内壁通过第一转动件6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蜗杆7,蜗杆7为中空结构,蜗杆7的内壁还设有第二滑槽17,且拨片13通过第二滑块18滑动连接,便于两个拨片13移动,位于底座1外侧的蜗杆7一端还设有摇把20,方便转动蜗杆7,且摇把20上包裹有橡胶保护套,为了保护手不被摇把20擦伤,蜗杆7中横向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拨片13,且拨片13贯穿蜗杆7的侧壁设置,两个拨片13之间通过多个弹簧14连接,两个拨片13远离弹簧14的一侧侧壁均设有卡杆15,且卡杆15贯穿蜗杆7的侧壁设置,底座1的侧壁设有与卡杆15匹配的卡槽16,此结构可对蜗杆7进行固定,防止蜗杆7随意旋转,导致诊脉枕2的高度不确定,因此每次转动蜗杆7前,先捏住两个拨片13,弹簧14被拨片13压缩而具有了弹力,拨片13带动卡杆15与卡槽16分离,这时蜗杆7可以旋转,而当松开拨片13后,弹簧14的弹力将两个拨片13弹开,卡杆15重新与卡槽16卡接,这时蜗杆7被固定住,且蜗杆7远离第一转动件6的一端贯穿底座1的侧壁设置,底座1的下端内壁通过第二转动件8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杆9,螺纹杆9远离第二转动件8的一端固定有挡块19,且挡块19的直径大于螺母11的直径,防止螺母11移出螺纹杆9,且螺纹杆9的侧壁套设有与蜗杆7匹配的蜗轮10,诊脉枕2的下端侧壁设有开口向下设置的空腔,且螺纹杆9的上端延伸至空腔中设置,位于空腔中的螺纹杆9的侧壁套设于与其匹配的螺母11,且螺母11的两侧侧壁均通过第二连杆12与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当蜗杆7正向旋转的时候,蜗杆7与蜗轮10啮合,蜗轮10带动螺纹杆9旋转,由于螺母11通过第二连杆12与诊脉枕2固定连接,因此当螺纹杆9旋转的时候,螺母11可以带动诊脉枕2向上移动,这时诊脉枕2的高度适用于正座的病人。第二实施例:当反向转动蜗杆7的时候,蜗杆7带动蜗轮10反向旋转,蜗轮10带动螺纹杆9反向旋转,螺纹杆9上的螺母11向下移动,从而带动诊脉枕2缩进底座1中,这时诊脉枕2的高度适用于仰卧的病人。本专利技术调节诊脉枕2的高度时,先捏住两个拨片13,拨片13压缩弹簧14,拨片13带动卡杆15与卡槽16分离,然后转动蜗杆7,蜗杆7与蜗轮10啮合,蜗轮10带动螺纹杆9旋转,由于诊脉枕2通过第一连杆3和第一滑块5与第一滑槽4滑动连接,因此诊脉枕2只能上下移动而不会旋转,而且螺母11通过第二连杆12与空腔固定连接,这样就限制了螺母11的轴向转动,从而当螺纹杆9旋转的时候螺母11可以带动诊脉枕2上下移动,当诊脉枕2的高度移动到需要的高度后,松开拨片13,弹簧14的弹力将两个拨片13弹开,卡杆15重新与卡槽16卡接,蜗杆7的轴向旋转被限制住,从而使诊脉枕2更稳定,使用时高度不会发生变化。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中医诊脉枕,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1)中设有诊脉枕(2),且诊脉枕(2)贯穿底座(1)的上端侧壁设置,所述诊脉枕(2)的两侧侧壁均设有第一连杆(3),所述底座(1)的两侧内壁均设有第一滑槽(4),且第一连杆(3)通过第一滑块(5)与第一滑槽(4)滑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内壁通过第一转动件(6)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蜗杆(7),且蜗杆(7)远离第一转动件(6)的一端贯穿底座(1)的侧壁设置,所述底座(1)的下端内壁通过第二转动件(8)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杆(9),且螺纹杆(9)的侧壁套设有与蜗杆(7)匹配的蜗轮(10),所述诊脉枕(2)的下端侧壁设有开口向下设置的空腔,且螺纹杆(9)的上端延伸至空腔中设置,位于空腔中的所述螺纹杆(9)的侧壁套设于与其匹配的螺母(11),且螺母(11)的两侧侧壁均通过第二连杆(12)与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中医诊脉枕,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1)中设有诊脉枕(2),且诊脉枕(2)贯穿底座(1)的上端侧壁设置,所述诊脉枕(2)的两侧侧壁均设有第一连杆(3),所述底座(1)的两侧内壁均设有第一滑槽(4),且第一连杆(3)通过第一滑块(5)与第一滑槽(4)滑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内壁通过第一转动件(6)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蜗杆(7),且蜗杆(7)远离第一转动件(6)的一端贯穿底座(1)的侧壁设置,所述底座(1)的下端内壁通过第二转动件(8)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杆(9),且螺纹杆(9)的侧壁套设有与蜗杆(7)匹配的蜗轮(10),所述诊脉枕(2)的下端侧壁设有开口向下设置的空腔,且螺纹杆(9)的上端延伸至空腔中设置,位于空腔中的所述螺纹杆(9)的侧壁套设于与其匹配的螺母(11),且螺母(11)的两侧侧壁均通过第二连杆(12)与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中医诊脉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若锋许汝友谢福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海王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