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婴儿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019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婴儿床,包括底板,底板的顶端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立柱一和立柱二,立柱一和立柱二之间设有横杆,横杆的下方设有婴儿床,婴儿床的两侧中间位置设有吊绳与横杆相连接,婴儿床的底端设有隔板,隔板为弧形结构,且隔板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齿,底板的顶端中部设有与卡齿相匹配的轮齿,轮齿的轴心与位于底板顶端的驱动电机输出端相连接,立柱一的顶端设有监控摄像头,立柱二的顶端开口设有温奶器,温奶器的一侧设有控制开关,立柱二的内壁设有控制器。有益效果:提高婴儿的睡眠质量,而温奶器解决了婴儿及时喂食的问题,监护人可以通过监控摄像头实时的查看婴儿的状态,从而对婴儿进行全方位的监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智能婴儿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婴儿床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婴儿床。
技术介绍
零至六个月的婴儿不能坐,也不能竖向用力,所以只能以平卧为主;新生婴儿每天睡眠时间在20个小时左右以上,非常需要监护人员照料,所以婴儿床就成为了新生儿家庭必备的家具。同时,照顾婴儿也一直是让众多父母心力交瘁的一个问题。现代生活节奏很快。父母往往不能一直值守婴儿,所以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婴儿床随之出现,小部分的智能化婴儿床虽具有安抚功能,但不能远程进行监护,而且也不具备婴儿哭声识别功能,可靠性低,难以使父母放心。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智能婴儿床,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婴儿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立柱一和立柱二,所述立柱一和所述立柱二之间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下方设有婴儿床,所述婴儿床的两侧中间位置设有吊绳与所述横杆相连接,所述婴儿床的底端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为弧形结构,且所述隔板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齿,所述底板的顶端中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智能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端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立柱一(2)和立柱二(3),所述立柱一(2)和所述立柱二(3)之间设有横杆(4),所述横杆(4)的下方设有婴儿床(5),所述婴儿床(5)的两侧中间位置设有吊绳(6)与所述横杆(4)相连接,所述婴儿床(5)的底端设有隔板(7),所述隔板(7)为弧形结构,且所述隔板(7)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齿(8),所述底板(1)的顶端中部设有与所述卡齿(8)相匹配的轮齿(9),所述轮齿(9)的轴心与位于所述底板(1)顶端的驱动电机(10)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立柱一(2)的顶端设有监控摄像头(11),所述立柱二(3)的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智能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端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立柱一(2)和立柱二(3),所述立柱一(2)和所述立柱二(3)之间设有横杆(4),所述横杆(4)的下方设有婴儿床(5),所述婴儿床(5)的两侧中间位置设有吊绳(6)与所述横杆(4)相连接,所述婴儿床(5)的底端设有隔板(7),所述隔板(7)为弧形结构,且所述隔板(7)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齿(8),所述底板(1)的顶端中部设有与所述卡齿(8)相匹配的轮齿(9),所述轮齿(9)的轴心与位于所述底板(1)顶端的驱动电机(10)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立柱一(2)的顶端设有监控摄像头(11),所述立柱二(3)的顶端开口设有温奶器(12),所述温奶器(12)的一侧设有控制开关(13),所述立柱二(3)的内壁设有控制器(14),所述控制器(14)的底端设有检测模块(15),所述检测模块(15)包括感应模块(16)、处理模块(17)、提醒模块(18),其中,所述感应模块(16)通过通讯模块一(19)与所述处理模块(17)连接,所述提醒模块(18)通过通讯模块二(20)与所述提醒模块(18)连接,所述感应模块(16)包括湿度传感器(21)、温度传感器(22)、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23)、空气质量传感器(24)、哭声语音识别器(25)和光线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忠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数理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