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食同源的祛湿功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18829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04
一种药食同源的祛湿功能饮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红枣20~30份、薏米20~30份、绿豆5~7份、红豆5~7份、玉米须3~5份、苦瓜2~3份、牛蒡5~7份、淡竹叶5~7份、蒲公英5~7份、芡实3~5份、栀子3~5份、马齿苋3~5份、槐米3~5份、低聚异麦芽糖醇20~30份、柠檬酸0.01~0.1份、柠檬酸钠0.01~0.1份;其制备方法包括:原料称取与处理,提取:将原料放入提取罐中,在100℃条件下用水进行两次提取,将混合提取液继续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3~4%;调配,灌装、密封,杀菌、冷却、喷码包装。该饮料长期服用能够调节人体平衡,减轻湿热相关疾病症状;该制备方法简单,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食同源的祛湿功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健饮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药食同源的祛湿功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南方尤其是岭南地区,夏季时长、水土多湿热。人们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亚健康状态多见湿热体质。湿热体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其成因多由于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中,脾本易受湿困,加之或嗜烟酒、经常熬夜,或长期情绪压抑,或多贪凉冷饮、多食鱼虾等阴柔多湿之物,从而造成水湿入侵人体,以致脾运化功能受阻或脾运不健,水湿滞留,致使湿从内生。再遇到外界的湿热之邪而致火热内蕴,形成湿热体质。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治疗以化湿为主;热重则以清热为主。目前市场上一些凉茶,如“邓老凉茶”系列产品中五花祛湿茶和解毒消暑茶,多以清热为主。但是过于清热而不重祛湿,湿阻中焦的本质原因仍然存在,则湿热体质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食同源的祛湿功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饮料长期饮用能够调节人体平衡,可从根本上改善湿热体质,减轻湿热相关疾病症状;该制备方法简单,可实现工业化生产。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药食同源的祛湿功能饮料,主要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食同源的祛湿功能饮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红枣20~30份、薏米20~30份、绿豆5~7份、红豆5~7份、玉米须3~5份、苦瓜2~3份、牛蒡5~7份、淡竹叶5~7份、蒲公英5~7份、芡实3~5份、栀子3~5份、马齿苋3~5份、槐米3~5份、低聚异麦芽糖醇20~30份、柠檬酸0.01~0.1份、柠檬酸钠0.01~0.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食同源的祛湿功能饮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红枣20~30份、薏米20~30份、绿豆5~7份、红豆5~7份、玉米须3~5份、苦瓜2~3份、牛蒡5~7份、淡竹叶5~7份、蒲公英5~7份、芡实3~5份、栀子3~5份、马齿苋3~5份、槐米3~5份、低聚异麦芽糖醇20~30份、柠檬酸0.01~0.1份、柠檬酸钠0.01~0.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食同源的祛湿功能饮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红枣25份、薏米25份、绿豆6份、红豆6份、玉米须4份、苦瓜2.5份、牛蒡6份、淡竹叶6份、蒲公英6份、芡实4份、栀子4份、马齿苋4份、槐米4份、低聚异麦芽糖醇25份、柠檬酸0.05份、柠檬酸钠0.06份。3.一种药食同源的祛湿功能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称取与处理:分别称取所需重量份的红枣、薏米、绿豆、红豆、玉米须、苦瓜、牛蒡、淡竹叶、蒲公英、芡实、栀子、马齿苋、槐米;将上述原料分别洗清、除杂,沥干表层水分,将苦瓜和牛蒡分别切片;(2)提取: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分别放入提取罐中,在100℃的条件下用水进行第一次提取至提取液的固形物含量为2.5~3%,硅藻土过滤后得到提取液Ⅰ,提取液Ⅰ的吸光度为1~1.4,透过率为7~9%,然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朋张朋
申请(专利权)人:天益食品徐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