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梨树耐盐抗旱提质增效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1698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1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梨树耐盐抗旱提质增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建园:栽培地选择远离污染源,交通方便以及可满足灌溉要求和排水要求的区;(2)挖穴填肥:按株行距定点挖穴,穴宽80cm,深50‑60cm,放入厚30‑40cm左右的麦秸、枝条或绿肥枝等,并将表土加入压实,后施有机肥50‑80公斤并加钙镁磷肥1‑2公斤与土混合填入;(3)树苗预处理:梨苗木选用一级嫁接苗木,种植前将梨苗粗根剪栽2‑3cm以促进新根发生,并取下嫁接处的薄膜;(4)树苗栽种:依次将步骤(2)处理后的树苗放入步骤(1)挖出的穴洞中,踏实树苗根部的土壤,后浇灌足量的水。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栽培期间梨树的抗旱力,梨树的防虫害效果优异,且梨树长势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梨树耐盐抗旱提质增效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果树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梨树耐盐抗旱提质增效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梨树果实可食用,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成熟的梨果味道清甜,备受人们的喜爱,随着市场对梨子的需求,许多种植户开始进行有序的梨树栽培以创造经济效益。现有的梨树栽培时,栽培地的储水效果不佳,梨树生长碰到旱期时不能及时补充,且长久栽培后土质变差,影响了梨树的正常生产,且梨树在防虫害处理上不能有的放矢,给梨树健康生长带来不便,影响结果率,同时,梨树幼苗期生长时,基肥不足,影响了幼苗的长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梨树耐盐抗旱提质增效栽培方法,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梨树抗旱不佳,结果少且梨果质量不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梨树耐盐抗旱提质增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建园:栽培地选择远离污染源,交通方便以及可满足灌溉要求和排水要求的区;(2)挖穴填肥:按株行距定点挖穴,穴宽80cm,深50-60cm,放入厚30-40cm左右的麦秸、枝条或绿肥枝等,并将表土加入压实,后施有机肥50-80公斤并加钙镁磷肥1-2公斤与土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梨树耐盐抗旱提质增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建园:栽培地选择远离污染源,交通方便以及可满足灌溉要求和排水要求的区;(2)挖穴填肥:按株行距定点挖穴,穴宽80cm,深50‑60cm,放入厚30‑40cm左右的麦秸、枝条或绿肥枝等,并将表土加入压实,后施有机肥50‑80公斤并加钙镁磷肥1‑2公斤与土混合填入;(3)树苗预处理:梨苗木选用一级嫁接苗木,种植前将梨苗粗根剪栽2‑3cm以促进新根发生,并取下嫁接处的薄膜;(4)树苗栽种:依次将步骤(2)处理后的树苗放入步骤(1)挖出的穴洞中,踏实树苗根部的土壤,后浇灌足量的水;(5)抗旱保湿处理:在栽培地空余的土层中种植苜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梨树耐盐抗旱提质增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建园:栽培地选择远离污染源,交通方便以及可满足灌溉要求和排水要求的区;(2)挖穴填肥:按株行距定点挖穴,穴宽80cm,深50-60cm,放入厚30-40cm左右的麦秸、枝条或绿肥枝等,并将表土加入压实,后施有机肥50-80公斤并加钙镁磷肥1-2公斤与土混合填入;(3)树苗预处理:梨苗木选用一级嫁接苗木,种植前将梨苗粗根剪栽2-3cm以促进新根发生,并取下嫁接处的薄膜;(4)树苗栽种:依次将步骤(2)处理后的树苗放入步骤(1)挖出的穴洞中,踏实树苗根部的土壤,后浇灌足量的水;(5)抗旱保湿处理:在栽培地空余的土层中种植苜蓿,同时,在土壤中添加施用吸湿剂;(6)定期灌溉:分别在果树发芽前后进行滴灌,果树落花后15天至生理落果前进行滴灌,果树果实迅速膨大及花芽大量分化期进行滴灌,在土壤结冻前进行滴灌,同时,除上述四个时期外,在每次割步骤(5)种植的苜蓿后均需进行灌溉;(7)疏果:着果率高的梨幼树早疏花,着果率低的梨幼树迟疏或少疏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余张立树李志欣岳雷孙月丽孙秀坤刘英敏赵月张卫东任志清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