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扩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157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1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组织扩张器,包括两活动连接的钳体;钳体包括把手部和平直部;钳体在平直部端分别固定有软组织扩张片;钳体把手部之间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包括分别相对固定于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把手部上的第一螺旋套和第二螺旋套,以及相互连接并分别嵌入其中的螺杆。本装置可精确调控软组织扩张片的扩张程度,以精确控制伤口的撕裂度,同时,通过本装置的使用,还可降低颈椎前路手术过程中发生食管瘘的机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组织扩张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软组织扩张器。
技术介绍
脊髓型颈椎病(椎间盘突出后压迫颈段脊髓)是常见疾病,长期困扰着患者。目前的治疗方法,大都采用开放手术,即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其手术创伤大,患者康复时间长,治疗费用高。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进步,出现了脊柱内镜下前方入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其优势在于:手术创伤小,局麻下手术,术后患者康复快,治疗费用较低。该手术需要在颈前方皮肤切开一约4mm切口,穿刺定位到目标区,然后依次置入软组织扩张器、工作套筒及脊柱内镜,直视下对突出椎间盘进行摘除,使受压的脊髓减压。然而现有的穿刺及置管过程均在盲视下进行,无法精确调整扩张器扩张程度,无法确定操作部位是否有食管滑入,易损伤食管,一旦对食管造成损伤,将引发食管瘘,导致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手术工具改进该技术,以降低食管瘘的发生率,且实现可视化精准穿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软组织扩张器,可避免盲视下进行穿刺、置管以及无法精确调整扩张器扩张程度的问题,降低食道瘘的发生率,实现可视化精准穿刺。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软组织扩张器,包括两活动连接的钳体;钳体包括把手部和平直部;钳体在平直部端分别固定有软组织扩张片;钳体把手部之间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包括分别相对固定于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把手部上的第一螺旋套和第二螺旋套,以及相互连接并分别嵌入其中的螺杆。优选地,第一螺旋套和第二螺旋套上分别设置有与螺杆上外螺纹相匹配的左旋内螺纹和右旋内螺纹。优选地,螺杆上外螺纹的长度分别与左旋内螺纹和右旋内螺纹的长度一致。优选地,螺杆分别固定于连接件两端;连接件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齿形条。优选地,第一螺旋套和第二螺旋套邻近连接件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优选地,软组织扩张片呈半圆形,其远离钳体的一端为锥形,且锥角呈圆弧形。优选地,钳体的把手部呈弧形。优选地,钳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旋转连接件,螺杆即会同时旋入或旋出第一螺旋套和第二螺旋套,以实现钳体平直端的闭合或分离,达到调整软组织扩张片闭合或分离的目的。2、螺杆与第一螺旋套和第二螺旋套之间为螺纹连接,在闭合或扩张软组织扩张片的过程中,每旋转一圈连接件,软组织扩张片扩张或合拢2个螺距,由此达到精密调节软组织扩张片扩程度,以精确控制伤口的撕裂程度,解决了现有手握式装置带来的不稳定性。3、通过将本装置闭合的软组织扩张片插入伤口处,旋转连接件,即可使软组织扩张片扩张,并通过软组织扩张片由切口处逐层分离软组织直至手术区,便于后续观察内镜的进入,对手术区进行观察,以避开食管、气管等进行后续的手术操作,降低了发生食管瘘的机率。4、连接件表面设置有若干齿形条,可增大旋转时的摩擦力,便于对装置进行操作。5、软组织扩张片远离钳体的一端设置有圆弧形锥角,在增大软组织扩张片对软组织切割力的同时,还可有效降低对软组织带来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调节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软组织扩张片闭合示意图;图4为软组织扩张片正视图。其中,1、钳体;2、连接件;3、软组织扩张片;4、调节杆;5、第一螺旋套;6、第二螺旋套;7、螺杆;8、第二螺母;9、第一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该软组织扩张器,包括两根相互铰接的钳体1,钳体1包括平直部和把手部,分别在平直部端固定有呈半圆形的软组织扩张片3,两软组织扩张片3半圆形的一侧相对,软组织扩张片3远离钳体1的一端为锥形,且锥角呈圆弧形,在增大组织扩张片对软组织切割力的同时,还可有效降低软组织扩张片3插入伤口处时对软组织造成的损伤。如图1所示,钳体1的把手部呈弧形,并在两个弧形的把手部之间设置有调节杆4,通过调剂杆4来控制软组织扩张片3相互之间的闭合和分离。如图2所示,调节杆4包括分别固定于钳体1把手部之间的第一螺旋套5和第二螺旋套6,以及分别嵌入其中的螺杆7,两螺杆7结构相同,且螺杆7与第一螺旋套5和第二螺旋套6均通过螺纹连接,螺杆7上设置有左旋或右旋的外螺纹,第一螺旋套5内设置有与螺杆7外螺纹相匹配的左旋内螺纹或右旋内螺纹;第二螺旋套6上设置有与螺杆7外螺纹相匹配的左旋内螺纹或右旋内螺纹。若螺杆7为左旋外螺纹,那么第一螺旋套5内即设置有左旋内螺纹,而由于第一螺旋套5和第二螺旋套6相对设置,那么嵌入第二螺旋套6内的螺杆7即为右旋外螺纹,第二螺旋套6内的内螺纹亦需设置为右旋内螺纹,且螺杆7上外螺纹的长度分别与第一螺旋套5和第二螺旋套6设置的内螺纹长度保持一致。如图2所示,两根螺杆7分别固定于连接件2的两端,连接件2呈圆形,其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齿形条,用以增大摩擦,通过旋转连接件2,螺杆7即会同时旋出或旋入第一螺旋套和第二螺旋套,以实现钳体平直端的闭合或分离,达到调整软组织扩张片闭合或分离的目的。同时,螺杆与第一螺旋套和第二螺旋套之间为螺纹连接,在闭合或扩张软组织扩张片的过程中,每旋转一圈连接件,软组织扩张片扩张或合拢2个螺距,由此达到精密调节软组织扩张片扩程度,以精确控制伤口的撕裂程度,解决了现有手握式装置带来的不稳定性。如图2所示,第一螺旋套5和第二螺旋套6邻近连接件2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母9和第二螺母8,当螺杆7完全旋入第一螺旋套5和第二螺旋套6时,锁紧螺杆7。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将本装置闭合的软组织扩张片插入伤口处,旋转连接件,即可使软组织扩张片扩张,并通过软组织扩张片由切口处逐层分离软组织直至手术区,便于后续内镜的进入,对手术区进行观察,以避开食管、气管等进行后续的手术操作,降低了颈椎手术过程中发生食管瘘的几率。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组织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活动连接的钳体(1);所述钳体(1)包括把手部和平直部;所述钳体(1)在平直部端分别固定有软组织扩张片(3);所述钳体(1)把手部之间设置有调节杆(4);所述调节杆(4)包括分别相对固定于钳体(1)把手部上的第一螺旋套(5)和第二螺旋套(6),以及相互连接并分别嵌入其中的螺杆(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组织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活动连接的钳体(1);所述钳体(1)包括把手部和平直部;所述钳体(1)在平直部端分别固定有软组织扩张片(3);所述钳体(1)把手部之间设置有调节杆(4);所述调节杆(4)包括分别相对固定于钳体(1)把手部上的第一螺旋套(5)和第二螺旋套(6),以及相互连接并分别嵌入其中的螺杆(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套(5)和第二螺旋套(6)上分别设置有与螺杆(7)上外螺纹相匹配的左旋内螺纹和右旋内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组织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7)上外螺纹的长度分别与左旋内螺纹和右旋内螺纹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越吴忌沈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骨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