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155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毛巾,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在阳光下自动清洁,从而改善不断使用湿毛巾带来的皮肤问题的毛巾,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毛巾本体,所述毛巾本体自下而上而一侧设置有竹纤维层、第一纳米自洁层和第一毛圈层,所述第一纳米自洁层覆盖于竹纤维层上,所述第一纳米自洁层为掺入纳米二氧化钛的丙烯酸纤维层,所述丙烯酸纤维层上设置有多个供纳米二氧化钛固定的微孔,所述微孔的大小为1‑100n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巾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毛巾。
技术介绍
毛巾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现有的毛巾一般为各种纤维材料,主要为免纤维制备的块状且具有毛圈结构的织物,包括基底层和覆盖在基底层两面的第一毛圈层,虽然该种棉纤维制备的毛巾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但是由于毛巾本身不具有自洁性能,在使用少数一两次后就需要用清水洗涤,因湿毛巾极容易滋生细菌,频繁清洗毛巾不仅不会使毛巾清洁,而且长期使用湿毛巾擦脸更容易带来各种皮肤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毛巾,能够在阳光下自动清洁,减少了用水洗涤的频率,从而改善不断使用湿毛巾带来的皮肤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毛巾,包括毛巾本体,所述毛巾本体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竹纤维层、第一纳米自洁层和第一擦拭层,所述第一纳米自洁层覆盖于竹纤维层上,所述第一纳米自洁层为掺入纳米二氧化钛的丙烯酸纤维层,所述丙烯酸纤维层上设置有多个供纳米二氧化钛固定的微孔,所述微孔的大小为1-100n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掺入纳米二氧化钛的丙烯酸纤维层能够利用二氧化钛在阳光罩设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作用,可以分解和蒸发尘土的污渍,达到清洗的目的,从而减少了加水洗涤的频率,改善了使用湿毛巾擦脸易带来皮肤疾病的问题,同时将纳米二氧化钛均匀地固定于丙烯酸纤维层的微孔中,提高了纳米二氧化钛与丙烯酸纤维之间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擦拭层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蓄光型荧光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蓄光型自发光层具有在白天光照情况下吸光,黑暗时发射光的特点,方便于人们在晚上无光源下按下快速找到毛巾。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擦拭层包括位于毛巾本体的中间的第一毛圈层和位于第一毛圈层与蓄光型荧光层之间设置的纱布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间的第一毛圈层与两侧的纱布层可以分别用于擦干脸部和手部,使用时双手置于纱布层将第一毛圈层置于脸部进行擦拭,然后沿中间对折,对手部擦拭,从而实现不同部位的分区利用,改善了手部细菌间接传递到脸部而引发脸部皮肤感染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毛巾本体的上设置有用于与墙体或者支架上固定连接的套接件相互配合相互适配的插接件,所述套接件为中空结构,所述套接件在背离插接件的一侧收缩且设置有通孔,所述插接件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向两侧扩散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上固定连接有与通孔相匹配的连接块,当所述上盒体与下盒体对接时,所述插接件嵌入套接件中。进一步的,所述毛巾本体的长度为88cm-100cmm之间,所述毛巾本体的宽度为35cm-40cm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毛巾本体位于竹纤维层背离第一纳米自洁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纳米自洁层,所述第二纳米自洁层与第一纳米自洁层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纳米自洁层位于背离竹纤维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擦拭层,所述第二擦拭层与第一擦拭层的结构相同。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掺入纳米二氧化钛的丙烯酸纤维层作为第一自洁层的设置使得毛巾本体具有自洁性能,即在阳光下晾晒即可利用纳米二氧化钛分解污物,减少用水洗涤的频率,能够极大时间的保持毛巾的干燥,从而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细菌的滋生,提高毛巾的清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竹纤维层、第一纳米自洁层和第一擦拭层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第一毛圈层、蓄光型荧光层和纱布层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毛巾本体、套接件和插接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毛巾本体;11、竹纤维层;12、第一纳米自洁层;13、第一擦拭层;131、第一毛圈层;132、纱布层;14、第二纳米自洁层;15、第二擦拭层;2、蓄光型荧光层;3、套接件;31、通孔;4、插接件;41、弹性片;42、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毛巾,如图1所示,包括毛巾本体1,毛巾本体1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竹纤维层11、第一纳米自洁层12和第一擦拭层13,第一纳米自洁层12覆盖于竹纤维层11上,第一纳米自洁层12为掺入纳米二氧化钛的丙烯酸纤维层,丙烯酸纤维层上设置有多个供纳米二氧化钛固定的微孔,微孔的大小为1-100nm。如图1所示,第一擦拭层13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蓄光型荧光层2,毛巾本体1的长度为88cm-100cmm之间,毛巾本体1的宽度为35cm-40cm之间。如图1所示,毛巾本体1位于竹纤维层11背离第一纳米自洁层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纳米自洁层14,第二纳米自洁层14与第一纳米自洁层12的结构相同,第二纳米自洁层14位于背离竹纤维层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擦拭层15,第二擦拭层15与第一擦拭层13的结构相同。实施例2:一种毛巾,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擦拭层13包括用于擦拭脸部的第一毛圈层131和用于擦拭手部的纱布层132,第一毛圈层131位于毛巾本体1的中间,毛巾本体1的两侧位于第一毛圈层131与蓄光型荧光层2之间设置有纱布层132。如图3所示,毛巾本体1的上设置有用于与墙体或者支架上固定连接的套接件3相互配合相互适配的插接件4,套接件3为中空结构,套接件3在背离插接件4的一侧收缩且设置有通孔31,插接件4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向两侧扩散的弹性片41,弹性片41上固定连接有与通孔31相匹配的连接块42,当上盒体与下盒体对接时,插接件4嵌入套接件3中。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毛巾,其特征是:包括毛巾本体(1),所述毛巾本体(1)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竹纤维层(11)、第一纳米自洁层(12)和第一擦拭层(13),所述第一纳米自洁层(12)覆盖于竹纤维层(11)上,所述第一纳米自洁层(12)为掺入纳米二氧化钛的丙烯酸纤维层,所述丙烯酸纤维层上设置有多个供纳米二氧化钛固定的微孔,所述微孔的大小为1‑100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巾,其特征是:包括毛巾本体(1),所述毛巾本体(1)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竹纤维层(11)、第一纳米自洁层(12)和第一擦拭层(13),所述第一纳米自洁层(12)覆盖于竹纤维层(11)上,所述第一纳米自洁层(12)为掺入纳米二氧化钛的丙烯酸纤维层,所述丙烯酸纤维层上设置有多个供纳米二氧化钛固定的微孔,所述微孔的大小为1-100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巾,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擦拭层(13)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蓄光型荧光层(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毛巾,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擦拭层(13)包括位于毛巾本体(1)中间设置的第一毛圈层(131)和毛巾本体(1)的两侧位于第一毛圈层(131)与蓄光型荧光层(2)之间设置的纱布层(132),所述蓄光型荧光层(2)位于纱布层(132)背离第一纳米自洁层(12)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巾,其特征是:所述毛巾本体(1)的上设置有用于与墙体或者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宇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善用其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