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支设及拆除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1327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赛道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其中所述下檐口位于所述赛道的一端,所述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檐口内表面的找平管、内侧模板、与所述内侧模板相对的外侧模板,其中所述内侧模板的上端与所述下檐口顶端的混凝土设计面持平,所述内侧模板的下端贴紧所述找平管,所述下檐口的顶端沿所述混凝土的表面设有多个支撑条,且所述支撑条与所述外侧模板和所述内侧模板均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后续拆模时对混凝土面作用力影响最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赛道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支设及拆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赛道施工的
,尤其是指一种赛道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支设及拆除方法。
技术介绍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2022年的北京举办,其中北京将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和张家口将承办所有的雪上项目。为了保证冬奥会的顺利进行,有关比赛场地也在抓紧建设中。雪车项目以及雪橇项目均是观赏性很强的雪上运动,雪车、雪橇赛道作为冬奥会雪车项目和雪橇项目的比赛滑道,是一种对质量要求很高的滑道。由于本赛道是国内首条,亚洲第三条,因此是北京冬奥会项目中设计难度最高、最为复杂的设施。由于雪车雪橇赛道为空间变化的双曲面赛道,形状复杂,对喷射混凝土表面成型空间尺寸要求高。赛道内侧采用喷射、加工成型,无需支模,但在上、下檐口位置喷射成型困难,内侧需支设模板起到临时围挡作用。传统的支模方式,若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拆模,容易受力从而导致结构被破坏,而二次修复不但复杂、困难而且费时费力;若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模,混凝土虽没破坏,但表面外观较差,容易在模板下口存在错台,导致无法二次加工找平修复以及无法二次找平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模板支设难,导致成型效果差且施工效率低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模板支设便捷,且对混凝土面作用力影响最小、成型效果好的赛道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支设及拆除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赛道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其中所述下檐口位于所述赛道的一端,所述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檐口内表面的找平管、内侧模板、与所述内侧模板相对的外侧模板,其中所述内侧模板的上端与所述下檐口顶端的混凝土设计面持平,所述内侧模板的下端贴紧所述找平管,所述下檐口的顶端沿所述混凝土的表面设有多个支撑条,且所述支撑条与所述外侧模板和所述内侧模板均相连。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模板通过第一自攻螺丝固定在所述找平管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条沿所述混凝土的表面等间距布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侧模板上远离所述内侧模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体,且所述外侧模板与所述第一支撑体紧邻,所述支撑条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体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条通过第二自攻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体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抵靠在所述外侧模板的上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支撑体,所述第三支撑体与所述内侧模板相邻,所述支撑条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撑体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条通过第三自攻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撑体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檐口底端的底部模板,所述外侧模板固定在所述底部模板上。本专利技术的还提供了一种赛道下檐口模板支设方法,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赛道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对所述赛道的下檐口进行支设,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沿所述赛道的下檐口布设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以及找平管,且将内侧模板的上端与所述下檐口顶端的混凝土设计面持平,所述内侧模板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找平管上;步骤S2:在所述下檐口的顶端沿所述混凝土的表面布设多个支撑条,且使所述支撑条与所述外侧模板和所述内侧模板均相连。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赛道下檐口模板拆除方法,对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赛道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进行拆除,包括如下步骤:在混凝土喷射、下檐口的内侧表面找平完成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先将支撑条与内侧模板同时拆除,再继续拆除找平管;最后拆除外侧模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赛道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支设及拆除方法,所述下檐口的顶端沿所述混凝土的表面设有多个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与所述外侧模板相连,通过所述支撑条有利于保证所述内侧模板和所述外侧模板的稳定,由于整个装置简单,因此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后续拆模时对混凝土面作用力影响最小,为相邻面修复创造条件,确保雪车雪橇赛道在所述下檐口混凝土面喷射、加工一次成型。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赛道的总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下檐口的局部放大图。说明书附图说明:10-赛道,20-下檐口,21-找平管,22-内侧模板,23-外侧模板,24-支撑条,25-第一支撑体,26-第二支撑体,27-第三支撑体,28-底部模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赛道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其中所述下檐口20位于所述赛道10的一端,所述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檐口20内表面的找平管21、内侧模板22、与所述内侧模板22相对的外侧模板23,其中所述内侧模板22的上端与所述下檐口20顶端的混凝土设计面持平,所述内侧模板22的下端贴紧所述找平管21,且所述下檐口20的顶端沿所述混凝土的表面设有多个支撑条24,所述支撑条24与所述外侧模板23和所述内侧模板22均相连。本实施例所述赛道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其中所述下檐口20位于所述赛道10的一端,所述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檐口20内表面的找平管21、内侧模板22、与所述内侧模板22相对的外侧模板23,所述找平管21用于对所述下檐口20的表面找平、弧度控制,所述内侧模板22和所述外侧模板23用于支撑所述下檐口20,其中所述内侧模板22的上端与所述下檐口20顶端的混凝土设计面持平,所述内侧模板22的下端贴紧所述找平管21,从而有利于通过所述内侧模板22支撑所述下檐口20,且所述下檐口20的顶端沿所述混凝土的表面设有多个支撑条24,所述支撑条24与所述外侧模板23和所述内侧模板22均相连,通过所述支撑条24有利于保证所述内侧模板22和所述外侧模板23的稳定,由于整个装置简单,因此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后续拆模时对混凝土面作用力影响最小,为相邻面修复创造条件,确保雪车雪橇赛道在所述下檐口20混凝土面喷射、加工一次成型。根据赛道结构形式及找平管布置情况,所述内侧模板22通过第一自攻螺丝固定在所述找平管21上,由于所述第一自攻螺丝具有螺纹可以通过旋进固定在所述找平管21上,因此不但安装方便,而且拆卸方便,且在拆卸的过程中,所述模板能在混凝土初凝前拆除,并减小混凝土结构受拆模外力的破坏,因此破坏力最小;同时满足拆除后及时进入下一道工序表面加工,方便一次成型。所述支撑条24沿所述混凝土的表面等间距布置,从而可以保证所述支撑条24与所述内侧模板22以及所述外侧模板23的连接牢固性。具体地,沿所述混凝土的表面每500mm布置一根支撑条24。所述外侧模板23上远离所述内侧模板22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体25,且所述外侧模板23与所述第一支撑体25紧邻,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体25可以支撑所述外侧模板23,所述支撑条24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体25上,从而实现所述支撑条24与所述外侧模板23的连接,从而有利于保证所述外侧模板23的稳定。所述支撑条24通过第二自攻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体25上,由于所述第二自攻螺丝具有螺纹可以通过旋进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体25上,不但安装方便,而且拆卸方便,且在拆卸的过程中,破坏力最小。所述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体26以及第三支撑体27,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体26抵靠在所述外侧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赛道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其中所述下檐口位于所述赛道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檐口内表面的找平管、内侧模板、与所述内侧模板相对的外侧模板,其中所述内侧模板的上端与所述下檐口顶端的混凝土设计面持平,所述内侧模板的下端贴紧所述找平管,所述下檐口的顶端沿所述混凝土的表面设有多个支撑条,且所述支撑条与所述外侧模板和所述内侧模板均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赛道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其中所述下檐口位于所述赛道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檐口内表面的找平管、内侧模板、与所述内侧模板相对的外侧模板,其中所述内侧模板的上端与所述下檐口顶端的混凝土设计面持平,所述内侧模板的下端贴紧所述找平管,所述下檐口的顶端沿所述混凝土的表面设有多个支撑条,且所述支撑条与所述外侧模板和所述内侧模板均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赛道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模板通过第一自攻螺丝固定在所述找平管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赛道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沿所述混凝土的表面等间距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赛道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模板上远离所述内侧模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体,且所述外侧模板与所述第一支撑体紧邻,所述支撑条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体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赛道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通过第二自攻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体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赛道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抵靠在所述外侧模板的上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赛道下檐口模板支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支撑体,所述第三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龙董志忠徐亮海有贵陆祖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建设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