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钒页岩酸浸液选择性提钒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1297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钒页岩酸浸液选择性提钒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按三烷基叔胺∶改性剂的体积比为1∶(1~5)配料,搅拌,静置,分相,得到中间三烷基叔胺。按中间三烷基叔胺∶水的体积比为1∶(1~5)配料,搅拌,静置,分相至液相pH为6~7,得到改性三烷基叔胺。按体积百分含量,将30~50%的改性三烷基叔胺、15~25%的磷酸三丁酯和余量为磺化煤油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有机相。按混合有机相∶含钒页岩酸浸液的体积比为1∶(1~5)配料,混合,在温度为15~40℃和萃取时间为0.5~1.5min的条件下萃取,得到负载有机相。所述负载有机相用于后续钒的进一步富集。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萃取时间少、钒损失率低和选择性提钒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钒页岩酸浸液选择性提钒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选择性提钒
具体涉及一种含钒页岩酸浸液选择性提钒的方法。
技术介绍
含钒页岩是提取钒的重要原料。通常情况下,含钒页岩经过焙烧、浸出、净化富集、沉钒等工序,即可获得纯度较高的V2O5产品。由于钒主要赋存于云母晶格中,在浸出工序中常采用高浓度的酸为浸出剂,浸出液再采用磷酸酯类和胺类萃取剂进行选择性提钒。曹威等(曹威,张一敏,包申旭,杨晓.N235从石煤提钒酸浸液中直接萃取钒[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5(4):34-36)用N235从石煤提钒酸浸液中直接萃取钒,在室温条件下以40%的N235和60%的煤油为萃取剂,有机相与水相相比为1∶4,萃取6min,经过2级萃取,钒的萃取率可达97.82%,铁、铝、钙、镁的去除率均高于95%。该工艺尽管除杂效果好和萃取级数少,但该酸浸液是石煤以硫酸为浸出剂浸出后获得的浸出液,N235未经过改性处理,萃取时间长,易导致富钒液杂质离子含量高。国外有学者(Hong-InKim,Ki-WoongLee,DebarajMishra.et.al.Separationandrecoveryofva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钒页岩酸浸液选择性提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是:步骤一、按三烷基叔胺∶改性剂的体积比为1∶(1~5),将所述三烷基叔胺和所述改性剂混合,搅拌50~60min,静置,分相,得到中间三烷基叔胺;所述改性剂为硫酸、硝酸和盐酸中的一种,所述改性剂的H+浓度为1~5mol/L;步骤二、按所述中间三烷基叔胺∶水的体积比为1∶(1~5),将所述中间三烷基叔胺与水混合,搅拌10~20min,静置,分相至液相pH为6~7,得到改性三烷基叔胺;步骤三、按体积百分含量,将30~50%的改性三烷基叔胺、15~25%的磷酸三丁酯和余量为磺化煤油混合,搅拌5~10min,得到混合有机相;步骤四、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钒页岩酸浸液选择性提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是:步骤一、按三烷基叔胺∶改性剂的体积比为1∶(1~5),将所述三烷基叔胺和所述改性剂混合,搅拌50~60min,静置,分相,得到中间三烷基叔胺;所述改性剂为硫酸、硝酸和盐酸中的一种,所述改性剂的H+浓度为1~5mol/L;步骤二、按所述中间三烷基叔胺∶水的体积比为1∶(1~5),将所述中间三烷基叔胺与水混合,搅拌10~20min,静置,分相至液相pH为6~7,得到改性三烷基叔胺;步骤三、按体积百分含量,将30~50%的改性三烷基叔胺、15~25%的磷酸三丁酯和余量为磺化煤油混合,搅拌5~10min,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敏刘子帅刘涛黄晶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