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污水循环处理与再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0707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污水循环处理与再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消毒杀菌装置、过滤装置、沉淀装置、氧处理装置、水培植物净化区、水生养殖区、土培植物净化区,消毒杀菌装置与污水源连通,沉淀装置包括清液区和浊液区,清液区与氧处理装置连通,浊液区通过水泵与过滤装置连通形成循环;水生养殖区和土培植物净化区之间还设置有沉降区,沉降区通过水泵与消毒杀菌装置连通形成循环;土培植物净化区的出水端分别与水培植物净化区和水生养殖区连通形成循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养殖污水处理集约化、系统化、绿色化,污水处理与动植物养殖并行匹配、养殖污水处理效良好、循环处理养殖污水、处理后净水再利用、节约水资源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污水循环处理与再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养殖污水循环处理与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随着我国居民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肉食品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我国的畜禽类肉食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这就促使着我国的畜牧业朝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工业化的畜禽养殖过程中,也就会相应地产生大量的养殖污水。养殖污水中的污染物一般是动物粪便、大量有机物、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如果不对养殖污水进行处理就直接排放,养殖污水会直接进入土壤或天然水源,养殖污水中的有机物会造成土壤和天然水源中的氮磷氨等元素严重超标,造成土壤或天然水源富营养化,导致土壤和天然水源中的溶氧量减少,同时动物粪便也会使土壤和天然水源散发异味;而养殖污水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将直接凭借水流或空气进行传播,造成畜禽患病,甚至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在传统的养殖污水处理过程中,一般是采用堆积发酵使养殖污水腐熟的方式进行处理,或采用简单的过滤及化学方式进行养殖污水处理,堆积腐熟处理所需时间漫长、效果并不理想;过滤或化学处理,成本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殖污水循环处理与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消毒杀菌装置(1)、过滤装置(2)、沉淀装置(3)、氧处理装置(4)、水培植物净化区(5)、水生养殖区(6)、土培植物净化区(8),所述消毒杀菌装置(1)的进污端与污水源连通,所述沉淀装置(3)包括清液区和浊液区,所述清液区与氧处理装置(4)连通,所述浊液区通过水泵与过滤装置(2)的进污端连通形成循环;所述水生养殖区(6)和土培植物净化区(8)之间还设置有沉降区(7),所述沉降区(7)的浊液区通过水泵与消毒杀菌装置(1)的进污端连通形成循环;所述土培植物净化区(8)的出水端分别与水培植物净化区(5)的进污端和水生养殖区(6)的进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污水循环处理与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消毒杀菌装置(1)、过滤装置(2)、沉淀装置(3)、氧处理装置(4)、水培植物净化区(5)、水生养殖区(6)、土培植物净化区(8),所述消毒杀菌装置(1)的进污端与污水源连通,所述沉淀装置(3)包括清液区和浊液区,所述清液区与氧处理装置(4)连通,所述浊液区通过水泵与过滤装置(2)的进污端连通形成循环;所述水生养殖区(6)和土培植物净化区(8)之间还设置有沉降区(7),所述沉降区(7)的浊液区通过水泵与消毒杀菌装置(1)的进污端连通形成循环;所述土培植物净化区(8)的出水端分别与水培植物净化区(5)的进污端和水生养殖区(6)的进污端连通形成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水循环处理与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植物净化区(5)包括水培净化池,所述水培净化池内从进污端至出污端依次排列设置有若干层渗透膜(51),相邻渗透膜(51)之间种植有水培植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水循环处理与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装置(3)和沉降区(7)处均设置有絮凝加药装置(01);所述沉淀装置(3)处还设置有臭氧杀菌装置(0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水循环处理与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培植物净化区(8)包括土培净化槽,所述土培净化槽内铺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下部设置有净水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石王喆袁鹏程李秋然赵乐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润喆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贵州润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华欧生态环保研究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