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供暖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0293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4:2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用供暖系统及控制方法。该车用供暖系统包括车载电池、供热装置、蓄热装置和电能接收装置。其中,供热装置,用于设置在车体上对车内供热,蓄热装置与供热装置通过供热管线连接。电能接收装置与车载电池和蓄热装置电连接,电能接收装置用于对车载电池充电以及对蓄热装置蓄热。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给供热装置匹配了蓄热装置,让蓄热装置给供热装置提供加热的能量。并且,在对车载电池进行充电时,还可以对蓄热装置蓄热。这样一来,就减少了供热时对车载电池的电能消耗,保证车载电池有足够的电量提供给电动车行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供暖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用供暖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的供暖方式是利用空调器对车内进行供暖,这种供暖方式在制热运行的开始阶段,室内机的出风温度一般较低,严重影响系统的人感舒适性,而采用传统的PTC加热空气的供暖方式,能源利用率低,且存在设备的损坏和安全隐患,而且加大了低温环境下的电池电量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用供暖系统及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的供热消耗电池电量过多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车用供暖系统,包括:车载电池;供热装置,用于设置在车体上对车内供热;蓄热装置,与供热装置通过供热管线连接;电能接收装置,与车载电池和蓄热装置电连接,电能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电能对车载电池充电以及对蓄热装置蓄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蓄热装置与供热管线可拆卸地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车用供暖系统还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太阳能集热装置与蓄热装置通过加热管线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供热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水泵,加热管线上设置有第二水泵。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水泵与供热管线可拆卸地连接,第二水泵与加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电池(10);供热装置(20),用于设置在车体上对车内供热;蓄热装置(30),与所述供热装置(20)通过供热管线连接;电能接收装置(40),与所述车载电池(10)和所述蓄热装置(30)电连接,所述电能接收装置(40)用于接收电能对所述车载电池(10)充电以及对所述蓄热装置(30)蓄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电池(10);供热装置(20),用于设置在车体上对车内供热;蓄热装置(30),与所述供热装置(20)通过供热管线连接;电能接收装置(40),与所述车载电池(10)和所述蓄热装置(30)电连接,所述电能接收装置(40)用于接收电能对所述车载电池(10)充电以及对所述蓄热装置(30)蓄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装置(30)与所述供热管线可拆卸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供暖系统还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50),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50)与所述蓄热装置(30)通过加热管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水泵(21),所述加热管线上设置有第二水泵(5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21)与所述供热管线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水泵(51)与所述加热管线可拆卸地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管线上设置有第一充注口(22),所述加热管线上设置有第二充注口(52)。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佩玉赵桓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