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玻璃块、其制造方法以及玻璃块壁面构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0112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制造上的损失少,经过长时间发挥良好的装饰效果的建筑用玻璃块、其制造方法以及建筑用玻璃块壁面构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建筑用玻璃块(1),在中空块体的内表面,通过树脂皮膜层(3)保持有装饰材料(2)。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包括:从通孔向中空块体注入树脂而涂敷在内表面上的工序;从通孔向中空块体投入装饰材料(2)而使装饰材料(2)附着在树脂上的工序;对中空块体进行加热而使装饰材料(2)保持在树脂皮膜层(3)上的工序;和该中空块体的通孔密封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玻璃块壁面构造,包括多个建筑用玻璃块(1)和配置于建筑用玻璃块(1)的相互之间的接缝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绝热性、隔音性以及透光性良好,可作为外壁用、内壁用而广泛地利用的建筑用玻璃块、该玻璃块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玻璃块的玻璃块壁面构造。
技术介绍
通常在玻璃块壁中,使用中空的建筑用玻璃块。该玻璃块,通过使具有一对有底无盖的箱型形状,且底部成为透光面的玻璃成形体,在彼此的开放端缘熔敷形成一体而制成,是在正反面双方具有被框缘包围的透光面的中空的建筑材料,广泛地用于建筑物的外壁、内壁或阳台等中。 近年来,因大楼、住宅的设计的多样化,要求富于装饰性的建筑用玻璃块。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玻璃块及其制造方法,该玻璃块,在其侧面上设置通孔,从该通孔向内部流入涂料后,用密封材料堵住通孔。 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玻璃块及其制造方法,该玻璃块,通过透明玻璃坯料形成作为玻璃块的构成元件的玻璃成形体,并且在玻璃成形体的底壁部的内表面,分散用于构成着色图案的多个着色玻璃装饰物而熔融形成一体。该着色玻璃装饰物由板状玻璃片或棒状玻璃体或斑点图案单位玻璃体构成,根据需要涂敷或混入发光性物质。 并且,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玻璃块及其制造方法,该玻璃块,通过透明玻璃坯料形成玻璃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玻璃块,其特征在于,一对具有有底无盖的箱型形状,且底部成为透光面的玻璃成形体,在彼此的开放端缘熔敷形成一体而形成中空块体,在该中空块体的内表面,通过树脂皮膜层保持有装饰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4-13 2006-110567;JP 2005-12-22 2005-3703221.一种建筑用玻璃块,其特征在于,一对具有有底无盖的箱型形状,且底部成为透光面的玻璃成形体,在彼此的开放端缘熔敷形成一体而形成中空块体,在该中空块体的内表面,通过树脂皮膜层保持有装饰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玻璃块,其特征在于,在中空块体的透光面,通过透光性的树脂皮膜层保持有装饰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用玻璃块,其特征在于,树脂皮膜层由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的至少一种形成,具有0.5μm~1000μm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用玻璃块,其特征在于,装饰材料为粒径在2μm~3000μm的粒体。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用玻璃块,其特征在于,装饰材料为长度在1mm~40mm的纤维。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用玻璃块,其特征在于,装饰材料为无机物。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用玻璃块,其特征在于,在中空块体的侧面设有通孔,该通孔被不透湿材料密封。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用玻璃块,其特征在于,在中空块体的内部装入干燥剂。9.一种建筑用玻璃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块形成工序,使一对具有有底无盖的箱型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原英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