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电脑生产组装用点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9574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生产加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板电脑生产组装用点胶装置,其无需人工长时间使用点胶阀进行点胶作业,防止胳膊长时间使用而酸痛疲劳,提高点胶效率,同时提高对点胶阀的支撑效果,减少晃动,可以保持始终纵向使用点胶阀对金属外壳进行点胶作业,减少点胶不均匀现象,提高使用可靠性;并且当整体通过四组滚轮移动至用户所需位置后,可以快速的将整体进行稳定固定,降低使用局限性;包括点胶阀、工作台、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包括升降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左阻尼转轴、右阻尼转轴、左操作杆、右操作杆、连接弹簧、两组平行杆、左调节丝杠、左手轮和上支撑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电脑生产组装用点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生产加工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板电脑生产组装用点胶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平板电脑生产组装用点胶装置是一种用于平板电脑金属外壳与触摸屏组装过程中,对其金属外壳顶端的四周进行点胶,以便于更好的使触摸屏与金属外壳之间进行贴紧装配的辅助装置,其在电子产品生产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平板电脑生产组装用点胶装置包括点胶阀、工作台、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工作台的顶端左侧设置有操作工位,并且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顶端分别与工作台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下支撑板的左端与左支撑板的右端中部连接,并且下支撑板的右端与右支撑板的左端侧连接,点胶阀设置在工作台上,左支撑板和右支撑底端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滚轮;现有的平板电脑生产组装用点胶装置使用时,首先将整体通过四组滚轮移动至用户所需位置,然后将待点胶的金属外壳放置在工作台上的操作工位上,然后在点胶阀内部插入所用胶管,最后通过操作点胶阀对金属外壳进行点胶作业即可;现有的平板电脑生产组装用点胶装置使用中发现,人工长时间使用点胶进行点胶作业,导致胳膊长时间使用而酸痛疲劳,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板电脑生产组装用点胶装置,包括点胶阀(1)、工作台(2)、左支撑板(3)、右支撑板和下支撑板(4),工作台(2)的顶端左侧设置有操作工位,并且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的顶端分别与工作台(2)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下支撑板(4)的左端与左支撑板(3)的右端中部连接,并且下支撑板(4)的右端与右支撑板的左端侧连接,点胶阀(1)设置在工作台(2)上,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底端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滚轮(5);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板(6)、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8)、第三支撑杆(9)、左阻尼转轴(10)、右阻尼转轴、左操作杆(11)、右操作杆、连接弹簧(12)、两组平行杆(13)、左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电脑生产组装用点胶装置,包括点胶阀(1)、工作台(2)、左支撑板(3)、右支撑板和下支撑板(4),工作台(2)的顶端左侧设置有操作工位,并且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的顶端分别与工作台(2)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下支撑板(4)的左端与左支撑板(3)的右端中部连接,并且下支撑板(4)的右端与右支撑板的左端侧连接,点胶阀(1)设置在工作台(2)上,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底端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滚轮(5);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板(6)、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8)、第三支撑杆(9)、左阻尼转轴(10)、右阻尼转轴、左操作杆(11)、右操作杆、连接弹簧(12)、两组平行杆(13)、左调节丝杠(14)、左手轮(15)和上支撑板(16),所述升降板(6)的底端与所述工作台(2)的顶端右侧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支撑杆(7)的右端设置在所述升降板(6)上,所述第一支撑杆(7)的顶端左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并且所述第二支撑杆(8)的底端左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二支撑杆(8)的顶端右侧设置有第三安装槽,并且第三支撑杆(9)的底端右侧设置有第四安装槽,所述左阻尼转轴(10)的底端和顶端分别安装至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部,所述右阻尼转轴的底端和顶端分别安装至第三安装槽和第四安装槽内部,所述右操作杆的右端中部与所述第三支撑杆(9)的左端连接,并且所述两组平行杆(13)的右端分别与所述右操作杆前端的上侧和下侧铰接,所述两组平行杆(13)的左端分别与左操作杆(11)前端的上侧和下侧连接,所述左操作杆(11)与右操作杆之间互相平行设置,并且所述两组平行杆(13)之间互相平行设置,所述连接弹簧(12)的底端与所述两组平行杆(13)的顶端中部铰接,并且所述上支撑板(16)的底端右侧与所述右操作板的顶端连接,并且连接弹簧(12)的顶端与所述上支撑板(16)的底端中部铰接,所述上支撑板(16)的顶端左侧纵向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左螺纹通孔,并且所述左调节丝杠(14)的底端自上支撑板(16)的顶端螺装穿过左螺纹通孔内部并旋出至上支撑板(16)的底端外界,所述左手轮(15)的底端与所述左调节丝杠(14)的顶端同心连接,左调节丝杠(14)的底端与所述左操作杆(11)的顶端贴紧,所述点胶阀(1)的顶端与所述左操作杆(11)的底端纵向连接;还包括两组下支撑滑柱(17)、下调节丝杠(18)、下手轮(19)、右前平行杆(20)、左前平行杆(21)、右后平行杆、左后平行杆、稳定防滑板(22)、移动块(23)和锁紧螺母(24),所述两组下支撑滑柱(17)的左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撑板(3)右端的上前侧和上后侧连接,并且所述移动块(23)内部的上前侧和上后侧均横向设置有左右贯穿的滑动通孔,所述两组上支撑滑柱(32)的右端分别可滑动穿过两组滑动通孔内部并伸出至移动块(23)的右端外界,并且两组上支撑滑柱(32)的右端分别与所述右支撑板左端的上前侧和上后侧连接,移动块(23)的内部下侧横向设置有左右贯穿的下螺纹通孔,并且所述下调节丝杠(18)的右端螺装穿过下螺纹通孔内部并旋出至移动块(23)的右端外界,所述左支撑板(3)的右端中部设置有左放置槽,并且左放置槽内部设置有左滚珠轴承,所述下调节丝杠(18)的左端插入并固定安装至左滚珠轴承内部,所述下调节丝杠(18)的右端自右支撑板的左端穿过右支撑板的内部并伸出至右支撑板的右端外界,所述锁紧螺母(24)螺装套设在下调节丝杠(18)的外部右侧,并且所述下手轮(19)的左端与所述下调节丝杠(18)的右端同心连接,所述稳定防滑板(22)位于所述下支撑板(4)的下方,并且所述右前平行杆(20)和左前平行杆(21)的底端分别与所述稳定防滑板(22)前端的右侧和左侧铰接,并且所述右前平行杆(20)的顶端和左前平行杆(21)的中部分别与所述下支撑板(4)前端的右侧和左侧铰接,所述右后平行杆和左后平行杆的底端分别与所述稳定防滑板(22)后端的右侧和左侧铰接,并且所述右后平行杆的顶端和左后平行杆的中部分别与所述下支撑板(4)后端的右侧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宝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