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隧道施工下穿高铁桥梁的桥梁监测与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建设安全的现场监测评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盾构隧道施工下穿高铁桥梁的桥梁监测与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隧道下穿高铁桥梁施工可能会对桥墩和梁体结构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及时掌握桥梁结构健康状态是确保高铁运营安全的重要前提。高铁通过频率高、速度快,对线路的变形要求很高,运营高铁对梁轨上监测设备的布设有着严格的管理控制,具有高度敏感性。在桥梁的常规监测中,多采用沉降仪、测斜仪、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设备。这些监测设备及方法一般具有点式测量特点,测点稀疏难以反映监测结果的规律,且受到现场光线视野遮挡的限制,难以实现对被测对象的全方位监控,并且不能实现实时监控。光纤传感器特点在于测量范围广、精度高,可以实时测量光纤上任意点的应变和温度信息,根据桥梁变形的特点,还可以计算得到应力、位移等多项物理指标,成本较低,使用寿命长。传统光纤的铺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粘贴式,另一种是植入式。粘贴式主要是采用专用的或是特制的粘合剂把光纤粘贴在被监测对象上;植入式就是在把光纤直接植入被监测对象,使光纤和被监测体成为一体。对于既有结构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隧道施工下穿高铁桥梁的桥梁监测与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实时数据采集:根据桥梁结构将监测区域进行划分,划分后的各监测区域包括多个监测对象,在各监测对象上设有多个监测点,在各监测点上设置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实时数据采集,需要进行数据复核的监测点还设有沉降钉和倾斜仪;S2、数据整理:采集各监测点在各时间下的应变数据,计算并记录应变变化值,然后计算出位移值或轨距变化值和轨道板沉降;S3、建立评价模型:根据计算得到的位移值及轨距变化值和轨道板沉降的大小,划分多个模型评价区域,并根据划分的模型评价区域设置警示阈值;S4、数据复核:对超过警示阈值的数据,使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隧道施工下穿高铁桥梁的桥梁监测与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实时数据采集:根据桥梁结构将监测区域进行划分,划分后的各监测区域包括多个监测对象,在各监测对象上设有多个监测点,在各监测点上设置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实时数据采集,需要进行数据复核的监测点还设有沉降钉和倾斜仪;S2、数据整理:采集各监测点在各时间下的应变数据,计算并记录应变变化值,然后计算出位移值或轨距变化值和轨道板沉降;S3、建立评价模型:根据计算得到的位移值及轨距变化值和轨道板沉降的大小,划分多个模型评价区域,并根据划分的模型评价区域设置警示阈值;S4、数据复核:对超过警示阈值的数据,使用精密水准仪和铟钢尺对相应的监测点进行测量和数据复核;S5、模型评价结果:结合数据复核的结果,根据划分的模型评价区域将模型评价结果分为多类,针对每一类模型评价结果给出相应的结果评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与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将监测区域以桥梁梁体为界限划分为线上监测区域和线下监测区域两个部分,所述线上监测区域包括线路轨道板、桥梁梁体和站台,所述线路轨道板、桥梁梁体和站台处均设有光纤光栅传感器,所述线下监测区域包括桥墩底端和桥墩顶端,所述桥墩底端和桥墩顶端均设有光纤光栅传感器,所述桥墩底端和桥墩顶端还设有沉降钉和倾斜仪,所述沉降钉和倾斜仪的设置位置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设置位置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与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光纤扣件进行光纤(5)的铺设,所述光纤扣件包括套管压片(1)、螺栓(2)和螺母(3),所述螺栓(2)钻入所述套管压片(1)两侧的混凝土中,所述螺母(3)分设于套管压片(1)两侧的螺栓(2)上,所述套管压片(1)的两侧被所述螺母(3)压紧固定于螺母(3)与混凝土之间,所述螺栓(2)上还设有用于调节套管压片(1)紧固程度的垫片(4),光纤(5)被固定于套管压片(1)和混凝土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监测与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以光纤光栅传感器安装完成并读数稳定的时刻为基准记录初始数据,采集各监测点在各时间下的应变数据,通过公式Δεn=εn-εn0计算各监测点的应变变化值,Δε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金阳,谢佳伟,张云毅,曾凡轩,方星桦,阳军生,陈宝林,叶新田,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