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两步广义加性模型预测鱿鱼类的索饵场栖息地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943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两步加性模型的大洋性鱿鱼适宜栖息地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CPUE标准化、获取环境数据、建立模型、模型拟合诊断、模型验证、模型预测。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准确的预测大洋性鱿鱼适宜栖息地/索饵场,从而为渔业工作带来巨大的收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两步广义加性模型预测鱿鱼类的索饵场栖息地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栖息地预测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基于两步加性模型的大洋性鱿鱼适宜栖息地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栖息地/索饵场,是指鱼类和虾类等群集摄食的水域,该水域有机质和营养盐类丰富,饵料生物繁生,鱼类常群集进入索饵、生长、育肥。索饵场是渔业生产的良好作业区。近年来,统计回归模型被广泛应用于鱼类的栖息地的预测及与环境关系的分析的研究中。GAM模型首先由Hastie和Tibshirani(1990)提出,是最常见的回归模型。国外学者Swartzman等(1992、1994、1995)、Maravelias等(1997)较早地将GAM模型应用到渔业资源的研究中。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将GAM模型应用到渔业资源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中。研究认为,GAM模型因其灵活性,要比其它线性和非线性模型更适合用来研究鱼类分布与海洋环境的关系。Two-stageGAM模型作为GAM的扩展,它分两步对渔业资源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哪里有或者没有渔业资源的分布,其次再分析有资源分布的地方分布密度是多少。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在建模过程中保留渔业生产中产量为零的数据,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两步加性模型的大洋性鱿鱼适宜栖息地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0: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进行标准化;S20:获取环境数据,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对相关性高于0.8的因子,两者当中只选择一个因子放入模型中计算;S30:建立模型(1)GAM1利用二项式分布的逻辑连接方程估算茎柔鱼存在的概率(p),(2)GAM2利用高斯分布估算取对数后的茎柔鱼CPUE(y),(3)最后取对数的综合CPUE(D)等于GAM1和GAM2两者所得概率相乘;S40:模型拟合诊断,包括:(1)残差数据点的正太Q‑Q图,以评价模型假设的残差结构是否服从正太分布,(2)标准化残差与拟合值的散点图,以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两步加性模型的大洋性鱿鱼适宜栖息地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0: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进行标准化;S20:获取环境数据,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对相关性高于0.8的因子,两者当中只选择一个因子放入模型中计算;S30:建立模型(1)GAM1利用二项式分布的逻辑连接方程估算茎柔鱼存在的概率(p),(2)GAM2利用高斯分布估算取对数后的茎柔鱼CPUE(y),(3)最后取对数的综合CPUE(D)等于GAM1和GAM2两者所得概率相乘;S40:模型拟合诊断,包括:(1)残差数据点的正太Q-Q图,以评价模型假设的残差结构是否服从正太分布,(2)标准化残差与拟合值的散点图,以评估模型是否发生误解,(3)观测值与预测值的散点图,以量化评估解释变量是否减少数据中的方差;S50:模型验证,GAMs估算的结果用来预测各捕捞地点的茎柔鱼的丰度,预测的茎柔鱼丰度D′与观察丰度D回归方程如下:ln(D)=a+b×ln(D′)式中:系数a代表系统误差,系数b越接近1表示预测值与观察越接近,预测越准确,系数检验采用two-tailtest,H0:a=0,H0:b=1;S60:模型预测:为了预测适合的栖息地,将生产海区的环境数据带入所建立的GAMs模型,以此生成对应的丰度值,然后绘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两步加性模型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必林陈新军马金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