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长距离三维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8873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长距离三维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隧道掌子面上布置8个检波器,分成两行,每行4个;在隧道掌子面上布置10个人工震源点,分成两行,每行5个,每个检波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人工震源点,人工震源点的分布范围覆盖检波器的分布范围,人工震源点设置在震源垫板上;将检波器串联并与三维地震数据采集仪连接;铁锤击打震源垫板产生地震波;三维地震数据采集仪采集记录由于人工地震波传播产生的反射波信号;对反射信号进行处理,生成地震反射波特征图谱;分析地震反射波特征图谱,对隧道施工前方及其周围地质情况进行准确超前预报。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性强,方便易用,适应性强,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隧道长距离三维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建设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隧道长距离三维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技术介绍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指在隧道开挖时,对掌子面前方及其周围的围岩岩性、地层构成和地下水情况做出超前预报。主要利用地质、钻探、物探等方法,结合地质资料、洞内外地质调查、掌子面素面结果对施工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性质、位置、规模的预测,为进一步施工提供指导,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准确、及时、高效是当前地质预报的追求,但因各种预报方法理论、设备的局限性,存在预报距离短、测试准备工作繁琐、占用时间长、主动爆破安全隐患大等问题,不仅影响了正常施工,还引入安全不确定因素。为了提高预报准确率,经工程实践发展出了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虽然大大提高了预报准确率,也带来了工作量大、占用时间更长、准备工作更多等问题,因此,简捷、安全、高效、环保的长距离预报技术将是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地震波反射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多是以瑞士AMBERG生产的TSP技术和美国的TST技术为基础,TSP技术除须在隧道洞壁两侧各一个检波器孔外,还须在洞壁一侧钻24个震源孔,采用乳化炸药爆破激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隧道长距离三维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隧道掌子面(1)上垂直布置8个钻孔(2),钻孔孔径50mm,深度500mm,分成两行,每行4个,同一行的钻孔(2)沿隧道的中线对称设置,上下两行相邻的四个钻孔(2)成正方形布置;步骤2、在掌子面(1)上的8个钻孔(2)中安装8支检波器(3),检波器(3)与钻孔(2)孔壁密合,安装深度500mm;步骤3、在隧道掌子面(1)上布置10个人工震源点(4),分成两行,每行5个,每个检波器(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人工震源点(4),上下两行相邻的四个人工震源点(4)成正方形布置;步骤4、震源垫板(4)包括正方形钢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隧道长距离三维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隧道掌子面(1)上垂直布置8个钻孔(2),钻孔孔径50mm,深度500mm,分成两行,每行4个,同一行的钻孔(2)沿隧道的中线对称设置,上下两行相邻的四个钻孔(2)成正方形布置;步骤2、在掌子面(1)上的8个钻孔(2)中安装8支检波器(3),检波器(3)与钻孔(2)孔壁密合,安装深度500mm;步骤3、在隧道掌子面(1)上布置10个人工震源点(4),分成两行,每行5个,每个检波器(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人工震源点(4),上下两行相邻的四个人工震源点(4)成正方形布置;步骤4、震源垫板(4)包括正方形钢板(5),所述正方形钢板(5)的中心处设置有金属插头(6),将震源垫板(5)的插头(6)对正人工震源点(4)垂直插入掌子面(1)中,使震源垫板(5)贴紧掌子面(1),垫板中心与人工震源点(4)重合;步骤5、检查测量隧道掌子面(1)上检波器(3)和人工震源点(4)的安装后的实际位置,检查测量掌子面(1)的宽度和高度;步骤6、将8个检波器(3)串联并与三维地震数据采集仪连接;将8磅铁锤与三维地震数据采集仪的激发器连接;步骤7、人工手持8磅铁锤击打震源垫板(5)中心位置产生人工地震波,每个人工震源点(4)击打八次;步骤8、三维地震数据采集仪采集记录由于人工地震波传播而产生的反射波信号,得到三维地震反射波记录数据;步骤9、对三维地震反射信号进行处理,生成三维地震反射波特征图谱;步骤10、分析三维地震反射波特征图谱,解译隧道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国充娄泽辉郝士华孙志涛满令聪张斌齐天祥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