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蜡圈内圈种蜡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883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蜡圈内圈种蜡的设备,它包括注蜡机装置、送料装置和注蜡下模具,所述注蜡机装置包括注蜡滑动板和注蜡上模具,所述注蜡上模具安装在所述注蜡滑动板上,所述注蜡上模具包括上模板、热流板和上模型,所述上模板设有注蜡嘴,所述热流板具有保温作用,所述热流板内部沿径向设有热流通道,所述热流通道与所述注蜡嘴连通,所述上模型设有第一圆环凸起,所述第一圆环凸起上设有半圆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有注蜡通道,所述注蜡通道与所述热流通道连通,还包括合模气缸,所述合模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注蜡滑动板上下移动,还包括融蜡机和输蜡管,还包括注蜡下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结合强度高,产品一致性好,速度快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蜡圈内圈种蜡的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蜡圈内圈种蜡的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种蜡设备比较少,特别是针对蜡圈内圈种蜡的设备还没有,大部分种蜡都是手工焊接,手工焊接速度慢,效率低,且良品率低,市场上的戒指蜡包括戒指环和蜡尾,如图1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生产率高,产品一致性好,速度快的蜡圈内圈种蜡的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蜡圈内圈种蜡的设备,包括注蜡机装置、送料装置和若干注蜡下模具;所述注蜡机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面上设有方形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四根导向柱,四根所述导向柱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四个直角位置,还包括方形的注蜡滑动板,所述注蜡滑动板设有四个圆孔,四个所述圆孔分别位于所述注蜡滑动板的四个直角位置,在四个所述圆孔内分别安装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套于所述导向柱上,所述注蜡滑动板还设有第一中心孔和四个第一限位孔,还包括方形的注蜡顶板,所述注蜡顶板安装在所述导向柱的顶端,还包括注蜡上模具,所述注蜡上模具安装在所述注蜡滑动板的底面;所述注蜡上模具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中心设有第二中心孔和四个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与所述第一限位孔同心轴设置,所述上模板的底面设有圆饼形的热流板,所述热流板具有保温作用,所述热流板设有圆柱形的凹口,所述热流板内部沿径向设有若干第一热流通道,所述第一热流通道与所述凹口连通,所述第一热流通道沿径向贯穿所述热流板,在所述热流板的圆周上还设有若干第二热流通道,所述第二热流通道与所述第一热流通道相互垂直连通,所述第二热流通道贯穿所述热流板,还包括注蜡嘴,所述注蜡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中心孔后与所述凹口连通,所述注蜡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中心孔后向外伸出,还包括圆饼形的上模型,所述上模型安装在所述热流板的底面,所述上模型设有第一圆环凸起,所述第一圆环凸起的半径小于所述上模型的半径,所述第一圆环凸起沿径向设有若干半圆形的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设有第三热流通道,所述第三热流通道靠近所述第一圆环凸起的外圆周设置,所述第三热流通道垂直贯穿所述上模型,所述第三热流通道与所述第二热流通道连通;还包括合模气缸和ㄇ形的气缸连接块,所述合模气缸安装在所述注蜡顶板的顶面,所述气缸连接块固定在所述注蜡滑动板的顶面,所述气缸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一中心孔的上方,所述合模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穿过所述注蜡顶板后与所述气缸连接块连接;还包括融蜡机和输蜡管,所述融蜡机固定在所述注蜡顶板的顶面,所述输蜡管的一端与所述融蜡机连接,所述输蜡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注蜡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送料装置包括跑道形的注蜡轨道和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用于支撑所述注蜡轨道,所述支撑脚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撑架的高度;所述注蜡下模具位于所述注蜡轨道内滑动,所述注蜡轨道循环使所述注蜡下模具位于所述底板与注蜡滑动板之间;所述注蜡下模具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与所述注蜡轨道滑动连接,所述下模板还设有四根限位柱,在所述注蜡滑动板下探时,所述限位柱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孔与第一限位孔,所述下模板的顶面设有圆饼形的下模型,所述下模型的半径与所述上模型的半径相等,所述下模型设有第二圆环凸起,所述第二圆环凸起的半径小于所述下模型的半径,所述第二圆环凸起的半径与所述第一圆环凸起的半径相等,所述第二圆环凸起沿径向设有若干半圆形的第二凹槽,所述下模型沿径向还设有若干圆柱凸起,若干所述圆周凸起呈圆形排列,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圆柱凸起位于同一径向,所述第二凹槽到所述下模型圆心的距离大于所述圆柱凸起到所述下模型圆心的距离。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蜡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气缸连接块的一端后与所述注蜡嘴的另一端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上涂有机械润滑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柱凸起的顶端设有圆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在上模型开设半圆形的第一凹槽,下模型开设半圆形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在合模时,组合成圆形,同时与蜡圈、蜡尾组成一个空腔,在第一凹槽内开设第三热流通道,使液体蜡流入到空腔内,凝固后的液体蜡实现戒指蜡与蜡圈内圈的焊接,热流板的中心设置圆柱形的凹口,热流板内部沿径向设置第一热流通道、第二热流通道与凹口连通,同时第一热流通道、第二热流通道与第三热流通道贯通,保障液体蜡均匀流入到每一个空腔内,采用具有保温作用的热流板输送液体蜡,防止液体蜡再输送的过程中出现冷却凝固现象,本专利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结合强度高,产品一致性好,速度快的特点,适合批量蜡圈内圈种蜡制作工序。附图说明图1是戒指蜡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注蜡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注蜡机装置的左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注蜡上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注蜡上模具的俯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注蜡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热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热流板内部结构透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上模型的俯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上模型的仰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上模型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1-支撑架;111-底板;12-导向柱;13-注蜡滑动板;131-直线轴承;132-第一限位孔;14-注蜡顶板;151-上模板;1511-第二限位孔;152-热流板;1521-凹口;1522-第一热流通道;1523-第二热流通道;153-注蜡嘴;154-上模型;1541-第一圆环凸起;1542-第一凹槽;1543-第三热流通道;16-合模气缸;17-气缸连接块;18-融蜡机;19-输蜡管;21-注蜡轨道;22-支撑脚;31-下模板;311-限位柱;32-下模型;321-第二圆环凸起;322-第二凹槽;323-圆柱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蜡圈内圈种蜡的设备,包括注蜡机装置、送料装置和若干注蜡下模具;所述注蜡机装置包括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的顶面上设有方形的底板111,所述底板111上设有四根导向柱12,四根所述导向柱12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11的四个直角位置,还包括方形的注蜡滑动板13,所述注蜡滑动板13设有四个圆孔,四个所述圆孔分别位于所述注蜡滑动板13的四个直角位置,在四个所述圆孔内分别安装有直线轴承131,所述直线轴承131套于所述导向柱12上,所述注蜡滑动板13还设有第一中心孔和四个第一限位孔132,还包括方形的注蜡顶板14,所述注蜡顶板14安装在所述导向柱12的顶端,还包括注蜡上模具,所述注蜡上模具安装在所述注蜡滑动板13的底面;所述注蜡上模具包括上模板151,所述上模板151的中心设有第二中心孔和四个第二限位孔1511,所述第二限位孔1511与所述第一限位孔132同心轴设置,所述上模板151的底面设有圆饼形的热流板152,所述热流板152具有保温的作用,所述热流板152设有圆柱形的凹口1521,所述热流板152内部沿径向设有若干第一热流通道1522,所述第一热流通道1522与所述凹口1521连通,所述第一热流通道1522沿径向贯穿所述热流板152,在所述热流板152的圆周上还设有若干第二热流通道1523,所述第二热流通道1523与所述第一热流通道1522相互垂直连通,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蜡圈内圈种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注蜡机装置、送料装置和若干注蜡下模具;所述注蜡机装置包括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的顶面上设有方形的底板(111),所述底板(111)上设有四根导向柱(12),四根所述导向柱(12)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11)的四个直角位置,还包括方形的注蜡滑动板(13),所述注蜡滑动板(13)设有四个圆孔,四个所述圆孔分别位于所述注蜡滑动板(13)的四个直角位置,在四个所述圆孔内分别安装有直线轴承(131),所述直线轴承(131)套于所述导向柱(12)上,所述注蜡滑动板(13)还设有第一中心孔和四个第一限位孔(132),还包括方形的注蜡顶板(14),所述注蜡顶板(14)安装在所述导向柱(12)的顶端,还包括注蜡上模具,所述注蜡上模具安装在所述注蜡滑动板(13)的底面;所述注蜡上模具包括上模板(151),所述上模板(151)的中心设有第二中心孔和四个第二限位孔(1511),所述第二限位孔(1511)与所述第一限位孔(132)同心轴设置,所述上模板(151)的底面设有圆饼形的热流板(152),所述热流板(152)具有保温作用,所述热流板(152)设有圆柱形的凹口(1521),所述热流板(152)内部沿径向设有若干第一热流通道(1522),所述第一热流通道(1522)与所述凹口(1521)连通,所述第一热流通道(1522)沿径向贯穿所述热流板(152),在所述热流板(152)的圆周上还设有若干第二热流通道(1523),所述第二热流通道(1523)与所述第一热流通道(1522)相互垂直连通,所述第二热流通道(1523)贯穿所述热流板(152),还包括注蜡嘴(153),所述注蜡嘴(15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中心孔后与所述凹口(1521)连通,所述注蜡嘴(15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中心孔后向外伸出,还包括圆饼形的上模型(154),所述上模型(154)安装在所述热流板(152)的底面,所述上模型(154)设有第一圆环凸起(1541),所述第一圆环凸起(1541)的半径小于所述上模型(154)的半径,所述第一圆环凸起(1541)沿径向设有若干半圆形的第一凹槽(1542),在所述第一凹槽(1542)的底部设有第三热流通道(1543),所述第三热流通道(1543)靠近所述第一圆环凸起(1541)的外圆周设置,所述第三热流通道(1543)垂直贯穿所述上模型(154),所述第三热流通道(1543)与所述第二热流通道(1523)连通;还包括合模气缸(16)和ㄇ形的气缸连接块(17),所述合模气缸(16)安装在所述注蜡顶板(14)的顶面,所述气缸连接块(17)固定在所述注蜡滑动板(13)的顶面,所述气缸连接块(17)位于所述第一中心孔的上方,所述合模气缸(16)的动力输出端穿过所述注蜡顶板(14)后与所述气缸连接块(17)连接;还包括融蜡机(18)和输蜡管(19),所述融蜡机(18)固定在所述注蜡顶板(14)的顶面,所述输蜡管(19)的一端与所述融蜡机(18)连接,所述输蜡管(19)的另一端与所述注蜡嘴(15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送料装置包括跑道形的注蜡轨道(21)和若干支撑脚(22),所述支撑脚(22)用于支撑所述注蜡轨道(21),所述支撑脚(22)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撑架(11)的高度;所述注蜡下模具位于所述注蜡轨道(21)内滑动,所述注蜡轨道(21)循环使所述注蜡下模具位于所述底板(111)与注蜡滑动板(13)之间;所述注蜡下模具包括下模板(31),所述下模板(31)与所述注蜡轨道(21)滑动连接,所述下模板(31)还设有四根限位柱(311),在所述注蜡滑动板(13)下探时,所述限位柱(311)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孔(1511)与第一限位孔(132),所述下模板(31)的顶面设有圆饼形的下模型(32),所述下模型(32)的半径与所述上模型(154)的半径相等,所述下模型(32)设有第二圆环凸起(321),所述第二圆环凸起(321)的半径小于所述下模型(32)的半径,所述第二圆环凸起(321)的半径与所述第一圆环凸起(1541)的半径相等,所述第二圆环凸起(321)沿径向设有若干半圆形的第二凹槽(322),所述下模型(32)沿径向还设有若干圆柱凸起(323),若干所述圆周凸起呈圆形排列,所述第二凹槽(322)与所述圆柱凸起(323)位于同一径向,所述第二凹槽(322)到所述下模型(32)圆心的距离大于所述圆柱凸起(323)到所述下模型(32)圆心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蜡圈内圈种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注蜡机装置、送料装置和若干注蜡下模具;所述注蜡机装置包括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的顶面上设有方形的底板(111),所述底板(111)上设有四根导向柱(12),四根所述导向柱(12)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11)的四个直角位置,还包括方形的注蜡滑动板(13),所述注蜡滑动板(13)设有四个圆孔,四个所述圆孔分别位于所述注蜡滑动板(13)的四个直角位置,在四个所述圆孔内分别安装有直线轴承(131),所述直线轴承(131)套于所述导向柱(12)上,所述注蜡滑动板(13)还设有第一中心孔和四个第一限位孔(132),还包括方形的注蜡顶板(14),所述注蜡顶板(14)安装在所述导向柱(12)的顶端,还包括注蜡上模具,所述注蜡上模具安装在所述注蜡滑动板(13)的底面;所述注蜡上模具包括上模板(151),所述上模板(151)的中心设有第二中心孔和四个第二限位孔(1511),所述第二限位孔(1511)与所述第一限位孔(132)同心轴设置,所述上模板(151)的底面设有圆饼形的热流板(152),所述热流板(152)具有保温作用,所述热流板(152)设有圆柱形的凹口(1521),所述热流板(152)内部沿径向设有若干第一热流通道(1522),所述第一热流通道(1522)与所述凹口(1521)连通,所述第一热流通道(1522)沿径向贯穿所述热流板(152),在所述热流板(152)的圆周上还设有若干第二热流通道(1523),所述第二热流通道(1523)与所述第一热流通道(1522)相互垂直连通,所述第二热流通道(1523)贯穿所述热流板(152),还包括注蜡嘴(153),所述注蜡嘴(15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中心孔后与所述凹口(1521)连通,所述注蜡嘴(15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中心孔后向外伸出,还包括圆饼形的上模型(154),所述上模型(154)安装在所述热流板(152)的底面,所述上模型(154)设有第一圆环凸起(1541),所述第一圆环凸起(1541)的半径小于所述上模型(154)的半径,所述第一圆环凸起(1541)沿径向设有若干半圆形的第一凹槽(1542),在所述第一凹槽(1542)的底部设有第三热流通道(1543),所述第三热流通道(1543)靠近所述第一圆环凸起(1541)的外圆周设置,所述第三热流通道(1543)垂直贯穿所述上模型(154),所述第三热流通道(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松研智达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