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义强专利>正文

一种雪地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882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鞋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雪地鞋,包括鞋面和鞋底,鞋底靠近鞋跟的部位内置产热腔,鞋底中部设置热扩散腔,鞋底靠近鞋尖的部位设置气腔,热扩散腔内部设置储气囊;储气囊固定在热扩散腔的顶部,储气囊上设置有出气孔一;产热腔内设置橡胶囊;橡胶囊上设置有出气孔二,出气孔二通过气管与出气孔一相通,橡胶囊内部设置金属片;金属片在橡胶囊内水平设置,金属片中部向上拱起与橡胶囊顶部接触,金属片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向下延伸与橡胶囊的底部相固定,气缸的活塞杆上套有弹簧二,弹簧二用于使气缸受压后向上运动恢复原状。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脚跟部位与地面接触时的挤压实现对雪地鞋的保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雪地鞋
本专利技术属于鞋子
,具体的说是一种雪地鞋。
技术介绍
在冬天由于温度低,双脚最易受冷受冻,很多人都会穿用雪地鞋保暖防冻,但普通的雪地鞋仅仅依靠加厚的鞋底和保暖鞋帮起到防冻作用,在双脚热能无法抗卸严寒时,则无法起到保暖防冻的作用。现如今,雪地鞋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雪地鞋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冬天下雪出门步行的工具,由于冬天天气寒冷,传统的雪地鞋为了应付恶劣的路况,均采用防水面料设计,基本上没有考虑到出汗散热的问题,若更换不及时就会存在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冻脚,这样给很多户外运动爱好者带来了无限的烦恼,因此,具有加热功能的雪地鞋就被研发出来了。现有市场上的加热雪地鞋有很多种,大都是将电池设置在鞋子的底部,并且设置开关控制加热过程,以达到加热取暖,一方面电池的使用使雪地鞋的保暖受电池能量供应和蓄能时间的限制;另一方面,电池设置在鞋子底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低温的地面,就是使电池的蓄电能力下降,造成电池的使用寿命较短,同时开关控制温度的方式不够方便使用者,同时使用着也很难做到及时开关,这样比较浪费电源,不适合长时间的使用穿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雪地鞋。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雪地鞋保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雪地鞋,包括鞋面和鞋底,所述鞋底靠近鞋跟的部位内置产热腔,鞋底中部设置热扩散腔,鞋底靠近鞋尖的部位设置气腔,所述热扩散腔内部设置储气囊;所述储气囊固定在热扩散腔的顶部,储气囊与热扩散腔的侧壁和底部之间通过弹簧一实现支撑,储气囊与热扩散腔之间形成空腔,储气囊上设置有出气孔一;所述产热腔内设置橡胶囊;所述橡胶囊上设置有出气孔二,出气孔二通过气管与出气孔一相通,橡胶囊内部设置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在橡胶囊内水平设置,金属片两端铰接在橡胶囊的侧壁上,金属片中部向上拱起与橡胶囊顶部接触,金属片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位于金属片的下方,气缸的活塞杆向下延伸与橡胶囊的底部相固定,气缸的活塞杆上套有弹簧二,弹簧二用于使气缸受压后向上运动恢复原状,气缸缸筒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通气孔,气缸上部的通气孔通过气管与空腔相通,气缸下部的通气孔通过气管与气腔相通。在行走的过程中,脚部对鞋底造成挤压,特别是由于脚跟部位受力较大,靠近脚跟部位的产热腔内的金属片受压而产生较大地变形,金属片因反复的变形产生热量使橡胶囊中的空气被加热,橡胶囊中加热的空气通过出气孔二经气管进入热扩散腔的储气囊中,与储气囊中额气体不断地进行热交换,储气囊因与热扩散腔的顶部接触而将热量向上传递,对脚部进行加热保温。在这过程中,气缸因金属片的变形而不断地伸缩,通过通气孔,气缸将空腔内的气体交替地抽出和注入,减缓了储气囊内的热量向下扩散,造成热量的浪费,同时,气缸将气腔内的气体交替的抽出和注入,利用气体的反复运动产生热量,对脚尖部位进行保温。所述气缸缸筒外侧同轴固定安装有摩擦环;所述橡胶囊底部与气缸同轴安装有固定筒;所述摩擦环与固定筒内壁接触,摩擦环能够沿着固定筒的内壁上下滑动;所述固定筒底部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孔三,出气孔三与固定筒内部相通。气缸上下运动时,摩擦环沿着固定筒运动,摩擦环与固定筒内壁之间发生摩擦使固定筒温度升高,从而提高了橡胶囊内气体的加热效果。所述固定筒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的存在使固定筒因摩擦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地向外扩散,增加了橡胶囊内气体的受热面积,加热效果好。所述金属片下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部设置有钢球,凹槽的开口部位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用于实现凹槽内钢球的封堵。金属片因变形而上下运动过程中,凹槽内的钢球之间作无规则的运动,钢球之间发生剧烈的摩擦而产生热量,热量穿过防护板向橡胶囊内部传递,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橡胶囊内气体的温度。所述出气孔三内设置压力阀。压力阀的存在使固定筒内的气压达到预定值时再通过出气孔三排出,固定筒内的空气受压缩而产生热量,从而使出气孔三排出的气体具有一定的温度,再次提高了橡胶囊内气体的温度。所述金属片为叠压形成的多层结构。在金属片发生变形时,由于金属片采用叠压的多层结构,使金属片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而造成摩擦,提高了金属片产热的效果,提高了雪地鞋的保温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雪地鞋,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鞋底内置产热腔和热扩散腔,利用脚跟部位与地面接触时的挤压力使产热腔内的金属片反复的发生变形,产生热量,并将热量传递到热扩散腔,无需额外添加设置新的能源,节省了雪地鞋的成本,简化了雪地鞋的结构,同时,由于利用的是运动过程中脚部对地面的压力,使雪地鞋不会出现由于能源消耗造成的保暖效果降低的问题,使雪地靴具备持续保暖的功能。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雪地鞋,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金属片上设置凹槽,凹槽内存放有钢球,利用金属片的反复变形使钢球在凹槽内作无规则运动,钢球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对橡胶囊内的气体加热,提高了保暖的效果。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雪地鞋,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热扩散腔内设置储气囊,储气囊与热扩散腔顶部接触,储气囊内的热量向上扩散对脚部进行保暖,储气囊与热扩散腔的底部和侧面之间形成空腔,同时在金属片变形的同时带动气缸运动对空腔内的气体交替的抽吸和排出,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储气囊内的热量向下扩散造成的损耗,使热量利用率更高,保暖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中:鞋底1、产热腔11、热扩散腔12、气腔13、储气囊121、空腔122、橡胶囊3、出气孔二31、金属片4、气缸5、摩擦环6、固定筒7、散热片8、钢球9、防护板10。具体实施方式使用图1和图2对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雪地鞋进行如下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雪地鞋,包括鞋面和鞋底1,所述鞋底1靠近鞋跟的部位内置产热腔11,鞋底1中部设置热扩散腔12,鞋底1靠近鞋尖的部位设置气腔13,所述热扩散腔12内部设置储气囊121;所述储气囊121固定在热扩散腔12的顶部,储气囊121与热扩散腔12的侧壁和底部之间通过弹簧一实现支撑,储气囊121与热扩散腔12之间形成空腔122,储气囊121上设置有出气孔一;所述产热腔11内设置橡胶囊3;所述橡胶囊3上设置有出气孔二31,出气孔二31通过气管与出气孔一相通,橡胶囊3内部设置金属片4;所述金属片4在橡胶囊3内水平设置,金属片4两端铰接在橡胶囊3的侧壁上,金属片4中部向上拱起与橡胶囊3顶部接触,金属片4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气缸5;所述气缸5位于金属片4的下方,气缸5的活塞杆向下延伸与橡胶囊3的底部相固定,气缸5的活塞杆上套有弹簧二,弹簧二用于使气缸5受压后向上运动恢复原状,气缸5缸筒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通气孔,气缸5上部的通气孔通过气管与空腔122相通,气缸5下部的通气孔通过气管与气腔13相通。在行走的过程中,脚部对鞋底1造成挤压,特别是由于脚跟部位受力较大,靠近脚跟部位的产热腔11内的金属片4受压而产生较大地变形,金属片4因反复的变形产生热量使橡胶囊3中的空气被加热,橡胶囊3中加热的空气通过出气孔二31经气管进入热扩散腔12的储气囊121中,与储气囊121中额气体不断地进行热交换,储气囊121因与热扩散腔12的顶部接触而将热量向上传递,对脚部进行加热保温。在这过程中,气缸5因金属片4的变形而不断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雪地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面和鞋底(1),所述鞋底(1)靠近鞋跟的部位内置产热腔(11),鞋底(1)中部设置热扩散腔(12),鞋底(1)靠近鞋尖的部位设置气腔(13),所述热扩散腔(12)内部设置储气囊(121);所述储气囊(121)固定在热扩散腔(12)的顶部,储气囊(121)与热扩散腔(12)的侧壁和底部之间通过弹簧一实现支撑,储气囊(121)与热扩散腔(12)之间形成空腔(122),储气囊(121)上设置有出气孔一;所述产热腔(11)内设置橡胶囊(3);所述橡胶囊(3)上设置有出气孔二(31),出气孔二(31)通过气管与出气孔一相通,橡胶囊(3)内部设置金属片(4);所述金属片(4)在橡胶囊(3)内水平设置,金属片(4)两端铰接在橡胶囊(3)的侧壁上,金属片(4)中部向上拱起与橡胶囊(3)顶部接触,金属片(4)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气缸(5);所述气缸(5)位于金属片(4)的下方,气缸(5)的活塞杆向下延伸与橡胶囊(3)的底部相固定,气缸(5)的活塞杆上套有弹簧二,弹簧二用于使气缸(5)受压后向上运动恢复原状,气缸(5)缸筒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通气孔,气缸(5)上部的通气孔通过气管与空腔(122)相通,气缸(5)下部的通气孔通过气管与气腔(13)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雪地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面和鞋底(1),所述鞋底(1)靠近鞋跟的部位内置产热腔(11),鞋底(1)中部设置热扩散腔(12),鞋底(1)靠近鞋尖的部位设置气腔(13),所述热扩散腔(12)内部设置储气囊(121);所述储气囊(121)固定在热扩散腔(12)的顶部,储气囊(121)与热扩散腔(12)的侧壁和底部之间通过弹簧一实现支撑,储气囊(121)与热扩散腔(12)之间形成空腔(122),储气囊(121)上设置有出气孔一;所述产热腔(11)内设置橡胶囊(3);所述橡胶囊(3)上设置有出气孔二(31),出气孔二(31)通过气管与出气孔一相通,橡胶囊(3)内部设置金属片(4);所述金属片(4)在橡胶囊(3)内水平设置,金属片(4)两端铰接在橡胶囊(3)的侧壁上,金属片(4)中部向上拱起与橡胶囊(3)顶部接触,金属片(4)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气缸(5);所述气缸(5)位于金属片(4)的下方,气缸(5)的活塞杆向下延伸与橡胶囊(3)的底部相固定,气缸(5)的活塞杆上套有弹簧二,弹簧二用于使气缸(5)受压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义强陈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郭义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