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维间解耦二维无线无源植入型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8584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维间解耦二维无线无源植入型传感器,其包括拉压力轴、扭转膨胀轴、滑轴、限位端盖、轴向形变环、上形变环、下形变环和支撑柱;使用时,当轴向力与扭转力耦合时,耦合的轴向力与扭转力使轴向形变环产生应力和上形变环或下形变环产生应力,使磁致伸缩材料产生应力,在施加的激励磁场的作用下产生逆效应,通过检测线圈检测其磁场变化,从而解决了现有力学结构传感器难以对拉或压与扭转力之间的耦合力测量进行分量求解拉力或压力和扭转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维间解耦二维无线无源植入型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旋维间解耦二维无线无源植入型传感器,属于多维结构型传感器领域。
技术介绍
在测量受力时由于拉力或压力常常与扭转力耦合,单一的传感器结构难以求解拉或压与扭转之间的力学分量。现阶段的力学传感器大都需要连接电源供电,有线传输测量数据,这种传感器难以应用于医学人体植入型的应用方向。植入人体的医学传感器需要能够有较高的续航能力,能耗低,尽量减少人体因为传感器的安装、续航等问题所带来的医疗创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维间解耦二维无线无源植入型传感器,其解决了现有力学结构传感器难以对拉或压与扭转力之间的耦合力测量进行分量求解拉力或压力和扭转力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维间解耦二维无线无源植入型传感器,其包括拉压力轴、扭转膨胀轴、滑轴、限位端盖、轴向形变环、上形变环、下形变环和支撑柱;所述拉压力轴的下端形成有法兰,所述轴向形变环包括上连接法兰部和下连接法兰部以及连接所述上连接法兰部和下连接法兰部之间的套筒部,所述套筒部上贴附有磁致伸缩材料;所述限位端盖上沿其轴向方向形成有通孔,并且其下表面上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维间解耦二维无线无源植入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拉压力轴、扭转膨胀轴、滑轴、限位端盖、轴向形变环、上形变环、下形变环和支撑柱;所述拉压力轴的下端形成有法兰,所述轴向形变环包括上连接法兰部和下连接法兰部以及连接所述上连接法兰部和下连接法兰部之间的套筒部,所述套筒部上贴附有磁致伸缩材料;所述限位端盖上沿其轴向方向形成有通孔,并且其下表面上还形成有圆形凹槽;所述限位端盖上的通孔与所述圆形凹槽的轴心线相同;所述限位端盖的下端固定于所述轴向形变环的上连接法兰部上,通过该圆形凹槽使得限位端盖和轴向形变环之间形成环形凹槽,所述拉压力轴的法兰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并且所述拉压力轴的法兰的轴向方向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维间解耦二维无线无源植入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拉压力轴、扭转膨胀轴、滑轴、限位端盖、轴向形变环、上形变环、下形变环和支撑柱;所述拉压力轴的下端形成有法兰,所述轴向形变环包括上连接法兰部和下连接法兰部以及连接所述上连接法兰部和下连接法兰部之间的套筒部,所述套筒部上贴附有磁致伸缩材料;所述限位端盖上沿其轴向方向形成有通孔,并且其下表面上还形成有圆形凹槽;所述限位端盖上的通孔与所述圆形凹槽的轴心线相同;所述限位端盖的下端固定于所述轴向形变环的上连接法兰部上,通过该圆形凹槽使得限位端盖和轴向形变环之间形成环形凹槽,所述拉压力轴的法兰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并且所述拉压力轴的法兰的轴向方向的厚度小于所述环形凹槽的轴向方向的厚度;所述拉压力轴的上端穿过所述限位端盖的通孔,位于所述限位端盖的外部;所述上形变环包括套筒状的上扭转检测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上扭转检测部下端的上固定法兰部,所述上扭转检测部与所述上固定法兰部同轴设置;所述下形变环包括套筒状的下扭转检测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下扭转检测部上端的下固定法兰部,所述下扭转检测部与所述下固定法兰部同轴设置;所述上扭转检测部和所述下扭转检测部上均贴附有磁致伸缩材料;所述上形变环的上固定法兰部固定于所述轴向形变环的下连接法兰部上,并且通过所述支撑柱固定于所述下形变环的下固定法兰部上,并使得所述上扭转检测部和下扭转检测部位于所述上固定法兰部和下固定法兰部之间;所述扭转膨胀轴的中部形成有膨胀部,所述膨胀部包括上圆台部、圆柱部和下圆台部;所述上圆台部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圆柱部的上端,并且所述上圆台部的下端与所述圆柱部的直径相同;所述圆柱部的下端固定于所述下圆台部的上端,所述下圆台部的上端与所述圆柱部的直径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益松付义夫任立敏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