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耳标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847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牛耳标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耳标由以下质量份数成份组成:改性聚氨酯70—90份,偶联剂1—3份,抗紫外线吸收剂0.02‑0.06份,抗氧化剂0.03—0.08份。该方法所用的原料市场上比较常见,原料广泛,并且生产的耳标不容易被腐蚀,耐腐蚀性较好,整个工艺操作简单,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耳标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物耳标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牛耳标加工工艺,属于机械加工

技术介绍
牲畜耳标是加施于牲畜耳部,用于证明牲畜身份,承载牲畜个体信息的标志物,耳标由主标和辅标组成,其中主标由主标耳标面、耳标颈、耳标头组成,辅标由辅标耳标面和耳标锁扣组成;为了更好的管理动物,耳标成为每个牲畜不可缺少的标记之一,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耳标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耳标容易被腐蚀,被腐蚀后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动物的健康生长,其次,现有的加工方法工序较为复杂,生产效率较低。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该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牛耳标加工工艺,该方法所用的原料市场上比较常见,原料广泛,并且生产的耳标不容易被腐蚀,耐腐蚀性较好,整个工艺操作简单,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牛耳标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耳标由以下质量份数成份组成:改性聚氨酯70—90份,偶联剂1—3份,抗紫外线吸收剂0.02-0.06份,抗氧化剂0.03—0.08份。一种牛耳标加工工艺,所述牛耳标由以下质量份数成份组成:改性聚氨酯78—85份,偶联剂1—2份,抗紫外线吸收剂0.04-0.05份,抗氧化剂0.04—0.07份。一种牛耳标加工工艺,所述牛耳标由以下质量份数成份组成:改性聚氨酯76份,偶联剂1份,抗紫外线吸收剂0.04份,抗氧化剂0.04份。一种牛耳标加工工艺,所述牛耳标由以下质量份数成份组成:改性聚氨酯86份,偶联剂3份,抗紫外线吸收剂0.05份,抗氧化剂0.07份。一种牛耳标加工工艺,所述牛耳标由以下质量份数成份组成:改性聚氨酯80份,偶联剂1.5份,抗紫外线吸收剂0.04份,抗氧化剂0.06份。一种牛耳标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步骤一:按照上述质量份数将原料混合,依次加入改性聚氨酯,偶联剂,抗紫外线吸收剂以及抗氧化剂;对原料的混合物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30—50分钟;步骤二:对步骤一中搅拌均匀的物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至155—165℃,加热时间为40分钟;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加热后的产物依次经过成型、干燥,即可得到牛耳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一中搅拌时间为40—45分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二中加热温度至16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三中,干燥后还包括除湿步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1)该方法所用的原料市场上比较常见,改性聚氨酯、偶联剂、抗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等等,原料来源广泛,并且生产的耳标不容易被腐蚀,耐腐蚀性较好,整个工艺操作简单,生产效率大大提高;2)该方法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便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该方法生产的耳标有利于动物疫病控制,有利于安全生产,大大提高了养殖场的管理水平,便于国家对畜产品的安全监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的说明和介绍。实施例1:一种牛耳标加工工艺,所述牛耳标由以下质量份数成份组成:改性聚氨酯76份,偶联剂1份,抗紫外线吸收剂0.04份,抗氧化剂0.04份;所述方法如下,步骤一:按照上述质量份数将原料混合,依次加入改性聚氨酯,偶联剂,抗紫外线吸收剂以及抗氧化剂;对原料的混合物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35分钟;步骤二:对步骤一中搅拌均匀的物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至155—165℃,加热时间为40分钟;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加热后的产物依次经过成型、干燥,即可得到牛耳标。实施例2:一种牛耳标加工工艺,所述牛耳标由以下质量份数成份组成:改性聚氨酯86份,偶联剂3份,抗紫外线吸收剂0.05份,抗氧化剂0.07份。所述方法如下,步骤一:按照上述质量份数将原料混合,依次加入改性聚氨酯,偶联剂,抗紫外线吸收剂以及抗氧化剂;对原料的混合物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40分钟;步骤二:对步骤一中搅拌均匀的物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至155—165℃,加热时间为40分钟;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加热后的产物依次经过成型、干燥、除湿,即可得到牛耳标。实施例3:一种牛耳标加工工艺,所述牛耳标由以下质量份数成份组成:改性聚氨酯80份,偶联剂1.5份,抗紫外线吸收剂0.04份,抗氧化剂0.06份。所述方法如下,步骤一:按照上述质量份数将原料混合,依次加入改性聚氨酯,偶联剂,抗紫外线吸收剂以及抗氧化剂;对原料的混合物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45分钟;步骤二:对步骤一中搅拌均匀的物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至155—165℃,加热时间为40分钟;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加热后的产物依次经过成型、干燥、除湿,即可得到牛耳标。实施例4:一种牛耳标加工工艺,所述牛耳标由以下质量份数成份组成:改性聚氨酯82份,偶联剂2份,抗紫外线吸收剂0.03份,抗氧化剂0.05份。所述方法如下,步骤一:按照上述质量份数将原料混合,依次加入改性聚氨酯,偶联剂,抗紫外线吸收剂以及抗氧化剂;对原料的混合物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48分钟;步骤二:对步骤一中搅拌均匀的物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至160℃,加热时间为40分钟;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加热后的产物依次经过成型、干燥、除湿,即可得到牛耳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没有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替换或者替代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牛耳标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耳标由以下质量份数成份组成:改性聚氨酯70—90份,偶联剂1—3份,抗紫外线吸收剂0.02‑0.06份,抗氧化剂0.03—0.0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耳标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耳标由以下质量份数成份组成:改性聚氨酯70—90份,偶联剂1—3份,抗紫外线吸收剂0.02-0.06份,抗氧化剂0.03—0.0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耳标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耳标由以下质量份数成份组成:改性聚氨酯78—85份,偶联剂1—2份,抗紫外线吸收剂0.04-0.05份,抗氧化剂0.04—0.07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耳标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耳标由以下质量份数成份组成:改性聚氨酯76份,偶联剂1份,抗紫外线吸收剂0.04份,抗氧化剂0.04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耳标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耳标由以下质量份数成份组成:改性聚氨酯86份,偶联剂3份,抗紫外线吸收剂0.05份,抗氧化剂0.07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耳标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耳标由以下质量份数成份组成:改性聚氨酯80份,偶联剂1.5份,抗紫外线吸收剂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琳
申请(专利权)人:扬中市红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