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琼枝的浮筏挂网式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845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琼枝的浮筏挂网式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种植区选择,选南海海域近岸海区,盐度要求在25‑40‰,高潮位水深3‑7m,低潮位水深不低于1m;S2、搭建浮筏挂网种植装置;S3、种植,苗种要求藻体无附生的杂藻和其他生物、颜色呈现红色或红褐色;分苗时,从藻体撕裂10‑20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琼枝的浮筏挂网式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水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琼枝的浮筏挂网式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琼枝(E.gelatinae,民间俗称“琼枝麒麟菜”)是一类海洋藻类植物,属红藻门,红翎菜科,“喜阴植物”,适宜的水温为20-35℃,一般情况下附着生长在珊瑚礁上,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海南岛沿海、西、东沙群岛以及台湾的澎湖列岛等地。琼枝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热带、亚热带大型海藻,含有丰富的多糖,是卡拉胶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琼枝除了作为提取卡拉胶的主要原料外,藻体可作为食物,晒干后全藻可入药。琼枝无论在食品、日用工业,还是医药工业及其他科研领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琼枝生长速度比较缓慢,而且需要附着在珊瑚礁上才能生长等一些其自身的生长条件,导致琼枝的人工栽培很难形成大规模的养殖,出现了点分散、产量不高、且质量较差的状况,其人工栽培推广进度缓慢。CN106550866A公开了一种琼枝麒麟菜栽培方法,从海区选择、种苗的选择及处理、种苗投放、日常管理和收获等五个环节出发提供一种琼枝麒麟菜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的产量稳定,方法简单,不易出现大小年,但该专利技术的琼枝麒麟菜依附于珊瑚礁,生长区域受到一定限制,再加上近年来海洋遭到人为破坏,适于琼枝麒麟菜生长的区域不断减少,因此,该专利技术不利于琼枝麒麟菜的大规模开发生产,严重制约了琼枝的产业发展。CN106550725A公开了一种琼枝麒麟菜栽培方法,采用水泥框网片进行琼枝麒麟菜的栽培种植;CN202435924U公开了一种琼枝麒麟菜的人工养殖装置,包括框架(1),在框架上设置内外两层网片,内层网片(2)网目较小,外层网片(3)网目较大;以上方法均减少了琼枝栽培过程中对珊瑚礁的依赖,但上述公开的栽培装置均采用水泥框架,生态适应性差、日常维护困难、易腐蚀、使用周期短,产量低,不适合琼枝养殖的大规模推过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琼枝的浮筏挂网式种植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产量高,对生长区域依赖性小,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因珊瑚礁分布分散、资源缺乏等原因所引起的琼枝养殖受限的问题,可大规模推广应用。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浮筏挂网种植装置进行琼枝种植的方法,技术方案为:一种琼枝的浮筏挂网式种植方法,该方法使用一种浮筏挂网种植装置,包括主缆浮架、固定系统和网片,所述主缆浮架为主缆绳构成的长方形,所述主缆浮架长度方向上设细榄绳,所述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桩和牵引榄绳,所述固定桩位于所述主缆浮架的外侧,所述固定桩与所述主榄浮架通过牵引缆绳连接,所述网片等间距悬挂在所述细榄绳上。进一步地,所述的主缆绳上每间隔20-25m固定一个直径为40cm的1号浮球,所述的细榄绳上每间隔5m固定一个直径为7cm的2号浮球。进一步地,所述的2号浮球内部为中空结构,表面设直径为0.05-0.1mm的微孔。进一步地,所述2号浮球的中空结构内填充控释肥。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桩为不锈钢镀锌管,所述固定桩柱身1/2处设牵引缆绳,牵引缆绳与主缆绳呈100-120°夹角。进一步地,所述的网片为PE无节网,网目2.5-5cm,规格2m×0.9m,网片底部悬挂3个铅坠。上述一种琼枝的浮筏挂网式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种植区选择南海海域近岸海区,水流湍急、盐度要求在25-40‰,透明度一般在5m以上,高潮位水深3-7m,低潮位水深不低于1m,有利于琼枝藻体内胶体及营养成分的富集,保证琼枝的品质,同时有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S2、种植设施搭设(1)主缆浮架:用直径30-50mm的主缆绳作主缆浮架,主缆浮架为长方形,长x宽=120mx50m,其中,以迎洋流方向为长、以顺洋流方向为宽,为保证主缆浮架的稳定,主缆绳上每间隔20-25m固定1个直径为40cm的1号浮球;(2)固定系统:在主缆浮架四顶角及长度方向分别打固定桩牵引固定,固定桩间距10m,固定桩为不锈钢镀锌管,根据受力状况,将固定桩以75°斜角打入海底至少1m,柱身1/2处设牵引缆绳,将牵引缆绳与主缆绳连接,使牵引缆绳与主缆绳呈100-120°夹角,结构稳定,可以有效的抵抗水流和台风侵袭;(3)细缆安装:按照顺洋流方向在主缆绳上连接细缆绳,细缆绳间距为1.0-1.5m,细缆绳上每间隔5m固定1个直径为7cm的2号浮球;(4)网片安装:网片材料为PE无节网,网目2.5-5cm,规格2m×0.9m,网片底部悬挂3个铅坠,网片按照0.5m的间距悬挂在细缆绳上;为琼枝的生长提供附着基底,有利于其生长和繁殖;S3、种植苗种选择:苗种要求藻体无附生的杂藻和其他生物、颜色呈现红色或红褐色;分苗时,从藻体撕裂为10-20cm2的藻块,重量不超过100g;种植时,将苗种捆绑在网片上,苗种的种植间隔为10-20cm;S4、种植管理种植种苗后一星期内,每天检查种苗的牢固性及附着情况,发现种苗死亡或分布不均匀时,及时补苗和调整;落潮时,及时清理积攒或生长在浮子、缆绳上的杂藻,防止杂藻对种苗形成恶性竞争,影响种苗的附着生长;待琼枝经过45-60天的养殖后,可对成品琼枝进行收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浮筏挂网种植装置代替了珊瑚礁,减少了琼枝对生长区域的依赖性,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因珊瑚礁分布分散、资源缺乏等原因所引起的琼枝养殖受限的问题,可大规模推广应用。(2)本专利技术的浮筏挂网种植装置结构稳定,施工周期短、阻力小、抗台风冲击性好,日常维护简单,采用不锈钢镀锌管为桩,耐腐蚀性好,使用周期长,降低了种植成本,同时,可随时迁移,扩容,生态适应性好,无环境污染。(3)通过设置PE无节网,减少水流和台风对种植装置的冲击,同时控制细缆绳间距、网片规格、苗种的种植间距、2号浮球内置缓释肥等,增大种植密度,增强琼枝抵御灾害的能力,改善琼枝的生长状况,扩大琼枝的养殖范围。(4)本种植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产量高,收获期较传统养殖周期短,同时,种植的琼枝品质好,可以有效提高藻体内卡拉胶的含量。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浮筏挂网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缆绳,2、细榄绳,3、1号浮球,4、2号浮球,5、固定桩,6、牵引榄绳,7、PE无节网,8、铅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浮筏挂网种植装置进行琼枝种植的方法,技术方案为:一种琼枝的浮筏挂网式种植方法,该方法使用一种浮筏挂网种植装置,包括主缆浮架、固定系统和网片,所述主缆浮架为主缆绳1构成的长方形,所述主缆浮架长度方向上设细榄绳2,所述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桩5和牵引榄绳6,所述固定桩5位于所述主缆浮架的外侧,所述固定桩5与所述主榄浮架通过牵引缆绳6连接,所述网片等间距悬挂在所述细榄绳2上。进一步地,所述的主缆绳1上每间隔20-25m固定一个直径为40cm的1号浮球3,所述的细榄绳2上每间隔5m固定一个直径为7cm的2号浮球4。进一步地,所述的2号浮球4内部为中空结构,表面设直径为0.05-0.1mm的微孔。进一步地,所述2号浮球4的中空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琼枝的浮筏挂网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种植区选择选南海海域近岸海区,盐度要求在25‑40‰,透明度在5m以上,高潮位水深3‑7m,低潮位水深不低于1m;S2、搭建浮筏挂网种植装置在选定种植区,以迎洋流方向为长、以顺洋流方向为宽,搭建浮筏挂网种植装置;S3、种植苗种选择:苗种要求藻体无附生的杂藻和其他生物、颜色呈现红色或红褐色;分苗时,从藻体撕裂10‑20cm2的藻块,重量不超过100g;种植时,将种苗捆绑到浮筏挂网种植装置上;S4、后期管理种植种苗后一星期内,每天检查种苗的牢固性及附着情况,发现种苗死亡或分布不均匀时,及时补苗和调整,落潮时,及时清理积攒或生长在浮球、缆绳上的杂藻;待琼枝经过45‑60天的养殖后,可对成品琼枝进行收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琼枝的浮筏挂网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种植区选择选南海海域近岸海区,盐度要求在25-40‰,透明度在5m以上,高潮位水深3-7m,低潮位水深不低于1m;S2、搭建浮筏挂网种植装置在选定种植区,以迎洋流方向为长、以顺洋流方向为宽,搭建浮筏挂网种植装置;S3、种植苗种选择:苗种要求藻体无附生的杂藻和其他生物、颜色呈现红色或红褐色;分苗时,从藻体撕裂10-20cm2的藻块,重量不超过100g;种植时,将种苗捆绑到浮筏挂网种植装置上;S4、后期管理种植种苗后一星期内,每天检查种苗的牢固性及附着情况,发现种苗死亡或分布不均匀时,及时补苗和调整,落潮时,及时清理积攒或生长在浮球、缆绳上的杂藻;待琼枝经过45-60天的养殖后,可对成品琼枝进行收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筏挂网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浮筏挂网种植装置,包括主缆浮架、固定系统和网片,所述主缆浮架为主缆绳构成的长方形,所述主缆浮架长度方向上设细榄绳,所述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桩和牵引榄绳,所述固定桩位于所述主缆浮架的外侧,所述固定桩与所述主榄浮架通过牵引缆绳连接,所述网片等间距悬挂在所述细榄绳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筏挂网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缆绳上每间隔20-25m固定一个直径为40cm的1号浮球,所述的细榄绳上每间隔5m固定一个直径为7cm的2号浮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筏挂网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号浮球内部为中空结构,表面设直径为0.05-0.1mm的微孔。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项所述的浮筏挂网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号浮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贤明吴翔宇杨守国刘涛陈伟洲陈明兴唐昌隆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