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乳菇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8388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松乳菇的栽培方法,包括菌棒准备、接种、覆盖、出菇培养、出菇管理、采收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松乳菇栽培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出菇稳定,产量高,年产量高达500~615kg/亩;子实体朵形端正、大小均匀,菌冒肉质肥厚,质嫩味鲜,香气浓郁营养价值高,品质高,提高了种植户的收入,实现松乳菇产量高、品质好,为种植户增收、创益,促进食用菌种植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采用生活、工业废弃物制成栽培料,降低了栽培料的成本,而且能够变废为宝,降低种植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给松乳菇提供与野生菌条件相当的生长环境,栽培得到的松乳菇营养价值与野生菌相当,提高了松乳菇的营养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松乳菇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松乳菇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松乳菇,拉丁学名:Lactariusdeliciosus,属红菇科、乳菇属,又名美味松乳菇、松树蘑、松菌,枞树菇,茅草菇,是一种深受欢迎的美味食用菌。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扁半球形,虾仁色,胡萝卜黄色或深橙色,菌肉初带白色,后变胡萝卜黄色。乳汁量少,桔红色,菌褶与菌盖同色,菌柄近圆柱形并向基部渐细,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形成菌根。可食用。味道柔和,后味稍辛辣,味好。在中国广泛分布,往往产量大,便于收集、加工、销售。此菌是外生菌根菌,可与松衫、铁衫、冷衫、高山松马尾形成菌根。由此可见,松乳菇是一种开发前景广阔的珍稀食药用菌。目前国内一些高档酒店和电商市场均能见到松乳菇食谱或精装商品销售,其需求量相当大。而目前中国野生松乳菇受环境恶劣变化和人为肆意采挖影响,野生松乳菇产量急剧缩减,每年仅产约10吨,人工栽培每年生产量不超过500吨,而全球松乳菇总需求量预计超过10万吨,因此,仅靠采集野生松乳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反季节栽培松乳菇定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贵州省的松乳菇市场供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松乳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菌棒准备:将栽培基质混合均匀,堆肥发酵,灭菌,装袋制成菌棒;(2)接种:在无菌环境中,在菌棒上开出“t”沟槽,待菌棒冷却至30~36℃时,控制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然后在所述“t”沟槽中接种松乳菇菌种;(3)覆盖:在接种好松乳菇菌种的“t”沟槽中覆盖无菌营养土,在菌棒周围外,覆上地膜,再在地膜上覆盖杂草和松针;(4)出菇培养:将步骤(3)覆盖好的菌棒送入培养室内进行出菇培养;(5)出菇管理:出菇后将菌棒送入菇房中进行出菇管理,控制好菇房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调整好菇房昼夜温差,当“t”沟槽内以及周围有菌丝形态时,去掉地膜保留杂草和松针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乳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菌棒准备:将栽培基质混合均匀,堆肥发酵,灭菌,装袋制成菌棒;(2)接种:在无菌环境中,在菌棒上开出“t”沟槽,待菌棒冷却至30~36℃时,控制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然后在所述“t”沟槽中接种松乳菇菌种;(3)覆盖:在接种好松乳菇菌种的“t”沟槽中覆盖无菌营养土,在菌棒周围外,覆上地膜,再在地膜上覆盖杂草和松针;(4)出菇培养:将步骤(3)覆盖好的菌棒送入培养室内进行出菇培养;(5)出菇管理:出菇后将菌棒送入菇房中进行出菇管理,控制好菇房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调整好菇房昼夜温差,当“t”沟槽内以及周围有菌丝形态时,去掉地膜保留杂草和松针让松乳菇继续生长;(6)采收:子实体生长5~10d后,子实体表面开始有少量白色孢子粉出现时达到成熟标准及时进行采收,用刀具从菌柄基部与土壤的交接处整齐切断,成熟一个采收一个,每天早晨和下午各采摘1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乳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所述栽培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松木屑100~150份、松针100~150份、松塔95~145份、松林土225~285份、棉籽壳220~280份、甘蔗渣180~250份、麸皮165~225份、中药渣165~225份、禽畜粪便155~205份、稻草155~205份、碳酸钙20~50份、过磷酸钙20~5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乳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所述堆肥发酵的温度为55~62℃,时间为35~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健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