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作物膜侧抗旱集雨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具体为一种农作物膜侧抗旱集雨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地膜覆盖栽培的最大效应是提高土壤温度,春季低温期间采用地膜覆盖白天受阳光照射后,0-10厘米深的土层内可提高温度1-6℃,最高可达8℃以上。进入高温期,若无遮阴,地膜下土壤表层的温度可达50-60℃,土壤干旱时,地表温度会更高。但在有作物遮荫时,或地膜表面有土或淤泥覆盖时,土温只比露地高1-5℃,土壤潮湿时土温还会比露地低0.5-1.0℃,最高可低3℃。夜间由于外界冷空气的影响地膜下的土壤温度只比露地高1-2℃。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因覆盖时期、覆盖方式、天气条件及地膜种类不同而异。由于薄膜的气密性强,地膜覆盖后能显著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使土壤湿度稳定,并能长期保持湿润,有利于根系生长。在旱区可以采用人工造墒、补墒的方法进行抗旱播种。在较干旱的情况下,0-25厘米深的土层中土壤含水量一般比露地高50%以上。随着土层的加深,水分差异逐渐减小。地膜覆盖后的作物生旺盛,蒸腾耗水较多,在相同的管理情况下易呈现缺水现象,应注意灌水,防止干旱减产。由于地膜覆盖有增温保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作物膜侧抗旱集雨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土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保肥保水能力较强,坡度在5‑10度的耕地,耕作层在20‑30cm;S2、地膜选择:选用宽80cm,厚度0.001mm的地膜;S3、整地:适时翻耕,精细整平,清除杂草根茬、石砾和土块,四周开好排水沟;S4、起垄覆膜:规则的地块从地的一边掏起垄,不规则的地块从地的中间起垄;以55‑65cm的宽度起垄,垄高8‑10cm,垄上覆膜,种子和底肥放于覆膜沟内,种子和底肥要保持有5cm以上距离,结合覆膜将种子和底肥同时盖好,盖好第一垄后,在离播种沟50cm处起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作物膜侧抗旱集雨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土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保肥保水能力较强,坡度在5-10度的耕地,耕作层在20-30cm;S2、地膜选择:选用宽80cm,厚度0.001mm的地膜;S3、整地:适时翻耕,精细整平,清除杂草根茬、石砾和土块,四周开好排水沟;S4、起垄覆膜:规则的地块从地的一边掏起垄,不规则的地块从地的中间起垄;以55-65cm的宽度起垄,垄高8-10cm,垄上覆膜,种子和底肥放于覆膜沟内,种子和底肥要保持有5cm以上距离,结合覆膜将种子和底肥同时盖好,盖好第一垄后,在离播种沟50cm处起第二垄,以此类推,覆膜行是宽行,未覆膜行是窄行,或者直接按规格开好播种沟、做好垄面、播种、施肥和覆膜同时进行,盖膜时严密,做到盖严、盖紧、盖平,秸秆、石块等杂物清除干净,打碎土块,以免划破或顶起地膜;S5、施肥:在施足农家肥的基础上,磷肥、钾肥、锌肥作底肥一次性施下,氮肥的30%作为基肥、70%作为追肥,一般亩施农家肥1000-1500公斤,尿素10公斤、磷肥40公斤、钾肥15公斤或者复合肥30公斤作为基肥,施肥过程中避免化肥与种子接触,以免影响种子发芽出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膜侧抗旱集雨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物为玉米、薏苡、烤烟和蔬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膜侧抗旱集雨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膜为宽80cm、厚度0.001mm聚乙烯吹塑农用覆盖地膜或完全生物降解膜。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兴,
申请(专利权)人:黔西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