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收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8324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小麦收割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小麦收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小麦收割前,向小麦地喷洒水,使小麦秸秆软化,提高小麦秸秆的韧性,撒水量以水浸入地下5至15毫米为宜,避免收割机陷入土中;S2,利用具有拔麦功能的收割机将小麦连根拔起。本方法在小麦收割之前对小麦秸秆经销软化,同时将小麦的根部的泥土润湿,便于小麦的拔起,并配合具有拔起功能的收割机实现对小麦的收割,具有较好的收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麦收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麦收割
,具体的说是一种小麦收割方法。
技术介绍
收割机是由塞勒斯·麦考密克专利技术的。收割机它是一体化收割农作物的机械。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并将谷粒集中到储藏仓,然后在通过传送带将粮食输送到运输车上。也可用人工收割,将稻、麦等作物的禾秆铺放在田间,然后再用谷物收获机械进行捡拾脱粒。收获稻、麦等谷类作物子粒和秸秆的作物收获机械。包括收割机、割晒机、割捆机、谷物联合收割机和谷物脱粒机等。谷物收获机械是在各种收割、脱粒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小麦收割过程中存在小麦收割不完全,利用铲板铲起过程中不能够有效将小麦拔起并输送到传送带上,压麦轮的动力大部分采用皮带传动,动力不够,因此不能加工小麦拔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麦收割方法,本方法在小麦收割之前对小麦秸秆经销软化,同时将小麦的根部的泥土润湿,便于小麦的拔起,并配合具有拔起功能的收割机实现对小麦的收割,具有较好的收割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麦收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小麦收割前,向小麦地喷洒水,使小麦秸秆软化,提高小麦秸秆的韧性,撒水量以水浸入地下5至15毫米为宜,避免收割机陷入土中;S2,利用具有拔麦功能的收割机将小麦连根拔起;本方法中采用的具有拔麦功能的所述收割机包括收割机机体、驾驶室、移动机构、铲板、压麦机构、传动机构、升降机构、增压机构及输送机构,所述收割机机体的顶面上设有所述驾驶室;所述收割机机体的底端设有所述移动机构;所述收割机机体的一端设有所述铲板,所述铲板背离所述收割机机体的一端设有所述铲刀头;所述铲板上连接有所述压麦机构,所述压麦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转盘、第一转动柱、连接杆、固定杆及压麦杆,两个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铲板,所述固定板上靠近所述铲刀头的一端设有所述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突出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转盘,所述固定转盘上连接有所述连接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连接有所述压麦杆;所述固定板内设有连接于所述压麦机构的所述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链条、第一齿轮、第二转动柱、第一电机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设于所述固定板内并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柱上,所述第二齿轮上啮合套接有所述链条的一端,所述链条的另一端啮合套接于所述第一齿轮上,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柱上,所述第二转动柱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收割机机体上;所述铲板连接于设于所述收割机机体内的所述升降机构;所述铲板上设有所述增压机构,所述增压机构包括滚筒、第四转动柱、升降块及弹簧,所述铲板的两侧内侧壁卡合滑动连接有所述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与所述铲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弹簧,所述铲板上的两个所述升降块之间连接有所述第四转动柱,所述第四转动柱上转动套接有所述滚筒,且所述滚筒接触连接于所述压麦杆;所述铲板上设有连接于所述增压机构及所述收割机机体之间的所述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辊轮及第三电机,所述传送带的一端接触连接连接于所述滚筒,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贯入所述收割机机体的内腔中,所述传动带的两端套接于所述辊轮上,所述辊轮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机的转轴上,两个所述第三电机分别安装于所述铲板以及所述收割机机体上。具体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车轮及防尘板,所述车轮设于所述收割机机体的底端,所述防尘板设于位于所述车轮顶部的所述收割机机体上,实现利用所述驾驶室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带动所述收割机机体移动。具体的,所述车轮设有两组,增加所述收割机机体移动的平稳性。且所述收割机机体上靠近所述铲板的一端的所述车轮的半径大于所述收割机机体上背离所述铲板的一端的车轮的半径,实现在收割的时候,方便前轮移动的同时,提高所述收割机机体的载重能力。具体的,所述固定杆呈正多边形结构,实现增加压麦的速度,提高所述压麦效率。所述压麦杆呈圆柱形结构,减少摩擦力,便于将压倒拔起的小麦输送到所述传送带上。所述压麦杆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压麦杆设于所述固定杆上的外接圆上,使所述压麦杆能够有效的接触下压所述滚筒。具体的,所述铲板的底面呈弧形结构,且所述铲板上的铲刀头的侧面截面图呈长四分之一椭圆弧形结构,且所述铲刀头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铲刀头等间距设于所述铲板上,便于所述铲板将小麦铲起。具体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三转动柱及第二电机,所述铲板贯入所述收割机机体内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啮合连接于所述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套接于所述第三转动柱上,所述第三转动柱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收割机机体内,实现有效带动所述铲板转动升降,防止所述铲板在移动过程中对周围人群造成伤害。具体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半径,增加所述第二齿轮的转速,提高压麦效率。所述第三齿轮的半径大于所述第四齿轮的半径,增加所述第三齿轮的动力,实现能够将整个所述铲板上的装置转动提升。具体的,所述滚筒所处的所述铲板的内侧壁呈弧形结构,且该弧形结构的所述铲板与所述滚筒及所述传送带均相切连接,便于小麦输送到所述传送带上,防止出现卡壳现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小麦收割方法,压麦机构连接于传动机构,传动机构采用链条和齿轮的组合,马力更大,能够有效带动压麦轮转动,提高转速,将小麦有效拔起。(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小麦收割方法,铲板上位于压麦机构的底部设有增压机构,能够使小麦有效卡合在压麦杆和滚筒之间,利用增加的压力将小麦有效拔起,防止土地上遗漏未拔起小麦,增加收割效果。(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小麦收割方法,铲板贯入收割机机体内的一端连接于升降机构,能够有效带动铲板转动升降,从而能够有效适应不同的土地,同时便于在收割机不使用时,提升铲板进行移动,防止铲板处于水平状态下对人造成伤害。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方法采用的收割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收割机机体和铲板的正面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收割机机体,2、驾驶室,3、移动机构,31、车轮,32、防尘板,4、铲板,4a、铲刀头,5、压麦机构,51、固定板,52、固定转盘,53、第一转动柱,54、连接杆,55、固定杆,56、压麦杆,6、传动机构,61、链条,62、第一齿轮,63、第二转动柱,64、第一电机,65、第二齿轮,7、升降机构,71、第三齿轮,72、第四齿轮,73、第三转动柱,74、第二电机,8、增压机构,81、滚筒,82、第四转动柱,83、升降块,84、弹簧,9、输送机构,91、传送带,92、辊轮,93、第三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小麦收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小麦收割前,向小麦地喷洒水,使小麦秸秆软化,提高小麦秸秆的韧性,撒水量以水浸入地下5至15毫米为宜,避免收割机陷入土中;S2,利用具有拔麦功能的收割机将小麦连根拔起;本方法中采用的具有拔麦功能的所述收割机包括收割机机体1、驾驶室2、移动机构3、铲板4、压麦机构5、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麦收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小麦收割前,向小麦地喷洒水,使小麦秸秆软化,提高小麦秸秆的韧性,撒水量以水浸入地下5至15毫米为宜,避免收割机陷入土中;S2,利用具有拔麦功能的收割机将小麦连根拔起;本方法中采用的具有拔麦功能的所述收割机包括收割机机体(1)、驾驶室(2)、移动机构(3)、铲板(4)、压麦机构(5)、传动机构(6)、升降机构(7)、增压机构(8)及输送机构(9),所述收割机机体(1)的顶面上设有所述驾驶室(2);所述收割机机体(1)的底端设有所述移动机构(3);所述收割机机体(1)的一端设有所述铲板(4),所述铲板(4)背离所述收割机机体(1)的一端设有所述铲刀头(4a);所述铲板(4)上连接有所述压麦机构(5),所述压麦机构(5)包括固定板(51)、固定转盘(52)、第一转动柱(53)、连接杆(54)、固定杆(55)及压麦杆(56),两个所述固定板(51)连接于所述铲板(4),所述固定板(51)上靠近所述铲刀头(4a)的一端设有所述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突出所述固定板(5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转盘(52),所述固定转盘(52)上连接有所述连接的一端,所述连接杆(5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杆(55),两个所述固定杆(55)之间连接有所述压麦杆(56);其中,所述固定板(51)内设有连接于所述压麦机构(5)的所述传动机构(6),所述传动机构(6)包括链条(61)、第一齿轮(62)、第二转动柱(63)、第一电机(64)及第二齿轮(65),所述第二齿轮(65)设于所述固定板(51)内并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柱(53)上,所述第二齿轮(65)上啮合套接有所述链条(61)的一端,所述链条(61)的另一端啮合套接于所述第一齿轮(62)上,所述第一齿轮(62)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柱(63)上,所述第二转动柱(63)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64)的转轴上,所述第一电机(64)安装于所述收割机机体(1)上;所述铲板(4)连接于设于所述收割机机体(1)内的所述升降机构(7);其中,所述铲板(4)上设有所述增压机构(8),所述增压机构(8)包括滚筒(81)、第四转动柱(82)、升降块(83)及弹簧(84),所述铲板(4)的两侧内侧壁卡合滑动连接有所述升降块(83),所述升降块(83)与所述铲板(4)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弹簧(84),所述铲板(4)上的两个所述升降块(83)之间连接有所述第四转动柱(82),所述第四转动柱(82)上转动套接有所述滚筒(81),且所述滚筒(81)接触连接于所述压麦杆(56);所述铲板(4)上设有连接于所述增压机构(8)及所述收割机机体(1)之间的所述输送机构(9),所述输送机构(9)包括传送带(91)、辊轮(92)及第三电机(93),所述传送带(91)的一端接触连接连接于所述滚筒(81),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贯入所述收割机机体(1)的内腔中,所述传动带的两端套接于所述辊轮(92)上,所述辊轮(92)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机(93)的转轴上,两个所述第三电机(93)分别安装于所述铲板(4)以及所述收割机机体(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收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小麦收割前,向小麦地喷洒水,使小麦秸秆软化,提高小麦秸秆的韧性,撒水量以水浸入地下5至15毫米为宜,避免收割机陷入土中;S2,利用具有拔麦功能的收割机将小麦连根拔起;本方法中采用的具有拔麦功能的所述收割机包括收割机机体(1)、驾驶室(2)、移动机构(3)、铲板(4)、压麦机构(5)、传动机构(6)、升降机构(7)、增压机构(8)及输送机构(9),所述收割机机体(1)的顶面上设有所述驾驶室(2);所述收割机机体(1)的底端设有所述移动机构(3);所述收割机机体(1)的一端设有所述铲板(4),所述铲板(4)背离所述收割机机体(1)的一端设有所述铲刀头(4a);所述铲板(4)上连接有所述压麦机构(5),所述压麦机构(5)包括固定板(51)、固定转盘(52)、第一转动柱(53)、连接杆(54)、固定杆(55)及压麦杆(56),两个所述固定板(51)连接于所述铲板(4),所述固定板(51)上靠近所述铲刀头(4a)的一端设有所述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突出所述固定板(5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转盘(52),所述固定转盘(52)上连接有所述连接的一端,所述连接杆(5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杆(55),两个所述固定杆(55)之间连接有所述压麦杆(56);其中,所述固定板(51)内设有连接于所述压麦机构(5)的所述传动机构(6),所述传动机构(6)包括链条(61)、第一齿轮(62)、第二转动柱(63)、第一电机(64)及第二齿轮(65),所述第二齿轮(65)设于所述固定板(51)内并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柱(53)上,所述第二齿轮(65)上啮合套接有所述链条(61)的一端,所述链条(61)的另一端啮合套接于所述第一齿轮(62)上,所述第一齿轮(62)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柱(63)上,所述第二转动柱(63)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64)的转轴上,所述第一电机(64)安装于所述收割机机体(1)上;所述铲板(4)连接于设于所述收割机机体(1)内的所述升降机构(7);其中,所述铲板(4)上设有所述增压机构(8),所述增压机构(8)包括滚筒(81)、第四转动柱(82)、升降块(83)及弹簧(84),所述铲板(4)的两侧内侧壁卡合滑动连接有所述升降块(83),所述升降块(83)与所述铲板(4)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弹簧(84),所述铲板(4)上的两个所述升降块(83)之间连接有所述第四转动柱(82),所述第四转动柱(82)上转动套接有所述滚筒(81),且所述滚筒(81)接触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昌霞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市旭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