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兆林专利>正文

一种多摩擦片失电制动无刷有齿内转子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8202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6:56
一种多摩擦片失电制动无刷有齿内转子电动机,涉及电动轮骑车的领域,包括轮毂、左轮毂端盖、右轮毂端盖,在轮毂内设置固定片、第一摩擦片、吸片和电磁铁;电动机还包括左半轴、内转子主轴、右半轴,在轮毂内设置内转子和外定子,外定子的左侧连接定子左端盖、右侧连接定子右端盖,内转子主轴的左端设有转子左轴齿轮,转子左轴齿轮通过变速装置和内齿圈与左轮毂端盖连接,左半轴支撑在左轮毂端盖上;内转子主轴的右端伸出定子右端盖并且为六边形,固定片和第一摩擦片套在内转子主轴的六边形处,定子右端盖、固定片、电磁铁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右半轴固定在电磁铁的外侧,释放扳手套在右半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重量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摩擦片失电制动无刷有齿内转子电动机
本技术涉及电动轮骑车的领域,尤其涉及折叠式电动轮骑车的结构和电动小三轮车的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动机,如专利号为201620726008.0和申请号为201721679538.5,结构都是采用一根主轴、外转子和内定子,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主轴两端承重,所以主轴直径大,太阳轮是套在主轴上,主轴直径大导致太阳轮齿数多,从而速比小,速比只能1:5。要增大速比就要减小主轴直径,或者二极变速和增大电机外径,造成体积大,重量重。另外由于刹片装在定子支架内部,工艺复杂,间隙做的大,造成电磁铁的功率相对增大,导致电磁铁供电控制电子元器件的故障率增高,功耗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的多摩擦片失电制动无刷有齿内转子电动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摩擦片失电制动无刷有齿内转子电动机,包括轮毂,轮毂的左侧连接左轮毂端盖、右侧连接右轮毂端盖,在轮毂内设置变速装置和失电制动装置;所述失电制动装置包括从左向右依次布置的固定片、第一摩擦片、吸片和电磁铁,电磁铁的右端伸出右轮毂端盖;在电磁铁上连接释放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摩擦片失电制动无刷有齿内转子电动机,包括轮毂,轮毂的左侧连接左轮毂端盖、右侧连接右轮毂端盖,在轮毂内设置变速装置和失电制动装置;所述失电制动装置包括从左向右依次布置的固定片、第一摩擦片、吸片和电磁铁,电磁铁的右端伸出右轮毂端盖;在电磁铁上连接释放装置,释放装置包括释放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还包括从左向右依次布置的左半轴、内转子主轴、右半轴,所述左半轴、内转子主轴、右半轴均横向布置;在所述轮毂内设置内转子和外定子,内转子连接在内转子主轴上,外定子设置在内转子的外部,外定子的左侧设置定子左端盖、右侧设置定子右端盖,所述定子左端盖、外定子、定子右端盖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所述内转子主轴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摩擦片失电制动无刷有齿内转子电动机,包括轮毂,轮毂的左侧连接左轮毂端盖、右侧连接右轮毂端盖,在轮毂内设置变速装置和失电制动装置;所述失电制动装置包括从左向右依次布置的固定片、第一摩擦片、吸片和电磁铁,电磁铁的右端伸出右轮毂端盖;在电磁铁上连接释放装置,释放装置包括释放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还包括从左向右依次布置的左半轴、内转子主轴、右半轴,所述左半轴、内转子主轴、右半轴均横向布置;在所述轮毂内设置内转子和外定子,内转子连接在内转子主轴上,外定子设置在内转子的外部,外定子的左侧设置定子左端盖、右侧设置定子右端盖,所述定子左端盖、外定子、定子右端盖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所述内转子主轴与定子左端盖之间设置左转子轴承,内转子主轴的左端伸出定子左端盖并设有转子左轴齿轮,转子左轴齿轮通过变速装置和内齿圈与左轮毂端盖连接,所述左半轴通过左半轴轴承支撑在左轮毂端盖上;所述内转子主轴的右端伸出定子右端盖并且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兆林
申请(专利权)人:张兆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