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及音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8104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包括基座和相对于所述基座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的旋钮,还包括设于所述旋钮与所述基座之间、当所述旋钮动作时仅单独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之一的导向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的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能够实现互不干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含旋转按压复位机构的音频设备,其用户体验感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及音频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及音频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某一电子产品能够实现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但对该电子产品的外观要求能够实现更轻薄、更小巧,这使得在设计该电子产品时通常采用具有复合功能的开关,以便在增加产品功能的同时还能够优化产品的外观。一般地,此类复合开关广泛地应用于汽车、航天、家用电器等领域,因此改进复合开关的结构就显得尤为必要。现有的复合开关包含旋转按压复位机构等类型,其中旋转按压复位机构也即既能实现旋转功能又能实现下压功能的复合开关。现有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通常包括旋钮和分别与旋钮相连的旋转组件和下压组件,以便用于控制电子产品至少两种功能电路,从而实现至少两种功能。通常情况下,当旋转旋钮时,旋转组件动作以触碰与之相连的触发开关;当下压旋钮时,下压组件动作以触碰与之相连的另一触发开关。然而,现有的旋转复合开关的旋转组件和下压组件之间尚未设置用于控制切换二者动作的部件,导致在旋转旋钮时极易引起下压组件动作,相应地,在下压旋钮时极易引起旋转组件动作,也即在旋钮动作时旋转组件和下压组件之间极易相互干扰,从而无法在旋钮动作时使旋转组件或下压组件单独动作,显然使现有的旋转复合开关无法在旋钮动作时单独实现旋转动作或下压动作,因此现有的旋转复合开关的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相互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钮复合开关,其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互不干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音频设备,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感。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包括基座和相对于基座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的旋钮,还包括设于旋钮与基座之间、当旋钮动作时仅单独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之一的导向组件。优选地,导向组件包括相对于基座固定且与旋钮同轴设置的限位环板,限位环板与旋钮之间对应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导向槽及与导向槽配合的导向筋;当导向筋与导向槽的开口在周向对齐时,导向筋随旋钮沿轴向进入导向槽中进而单独实现下压动作;当导向筋与导向槽的开口在周向错开时,导向筋与导向槽的槽沿相抵以限制下压动作。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旋钮与基座之间、使旋钮在相对于基座旋转后自动恢复至初始位置的旋转复位组件。优选地,基座与旋钮分别具有与限位环板同轴设置的内承载环板和外承载环板,旋转复位组件设于内承载环板和外承载环板之间。优选地,旋转复位组件包括对应固设于内承载环板与外承载环板上且极性相异的N极磁块和S极磁块,以便当N极磁块相对于S及磁块旋转错位后依靠磁力分别带动内承载环板和外承载环板旋转复位。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旋钮与基座之间、使旋钮在相对于基座下压后自动恢复至初始位置的下压复位组件。优选地,基座包括支撑板,旋钮包括垂直于轴向方向与支撑板相对设置的下压板,下压复位组件设于支撑板和下压板的之间。优选地,下压复位组件包括固设于支撑板或下压板上且两端分别沿轴向与支撑板和下压板相抵的弹性元件。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容纳固定基座的第一壳体和与第一壳体相配合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旋钮并限定旋钮相对于基座位置的第二腔体。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音频设备,包括第一功能电路和第二功能电路,还包括如上任一项的分别与第一功能电路和第二功能电路相连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相对于
技术介绍
,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包括基座和相对于基座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的旋钮,还包括设于旋钮与基座之间、当旋钮动作时仅单独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之一的导向组件。由于本技术所提供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的基座和旋钮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能够使旋钮在动作时仅能够单独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之一,也即在旋转旋钮时仅能实现旋转动作而不能实现下压动作,同理地在下压旋钮时仅能实现下压动作而不能实现旋转动作,从而避免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在某一时刻同时进行。因此,本技术所提供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的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能够实现互不干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音频设备,由于上述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分别与第一功能电路和第二功能电路相连,假定旋转动作控制第一功能电路,则下压动作控制第二功能电路,由于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互不干扰,自然两种动作对应控制的第一功能电路和第二功能电路很难出现控制紊乱的现象,使第一功能电路和第二功能电路对应功能能够有控制地实现切换,因此,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图1轴侧剖面图;图3为图1中旋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基座1、旋钮2和导向组件3;内承载环板11和支撑板12;S极安装孔111;盖板21、外承载环板22和下压板23;N极安装孔221;限位环板31、导向槽32和导向筋33;N极磁块41和S极磁块42;弹性元件51和限位杆52;第一壳体61和第二壳体62;第一腔体611和第二腔体6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图1轴侧剖面图;图3为图1中旋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包括基座1、旋钮2和导向组件3。其中,旋钮2能够相对于基座1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以便用于实现不同的功能。导向组件3设于基座1和旋钮2之间,以便当旋钮2动作时仅能够单独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之一,也即当旋转旋钮2时旋钮2仅能够实现旋转动作,当下压旋钮2时旋钮2仅能够实现下压动作,从而避免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的相互干扰。在该具体实施例中,优选地,导向组件3包括限位环板31、导向槽32和导向筋33。其中,限位环板31相对于基座1固定,且与旋钮2同轴设置。在该具体实施例中,限位环板31优选固设于基座1靠向旋钮2的一侧,且限位环板31的横截面呈圆环形。限位环板31与旋钮2同轴设置意味着限位环板31的中心轴向与旋钮2的中心轴线重合,以便旋钮2绕其中心轴线相对于限位环板31旋转。至少一个导向槽32和与导向槽32相配合的导向筋33对应设于限位环板31和旋钮2之间。优选地,导向槽32设于限位环板31靠向旋钮2一端的端部,具体地导向槽32包括四个沿限位环板31对应端部的边沿均匀分布的矩形凹槽,自然四个矩形凹槽呈圆环状分布,且任意相邻两个矩形凹槽间的夹具呈90度。当然,导向槽32也可以是圆弧形凹槽或V型凹槽,或其他类型的凹槽,不限于此。相应地,导向筋33设于旋钮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包括基座(1)和相对于所述基座(1)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的旋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旋钮(2)与所述基座(1)之间、当所述旋钮(2)动作时仅单独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之一的导向组件(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包括基座(1)和相对于所述基座(1)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的旋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旋钮(2)与所述基座(1)之间、当所述旋钮(2)动作时仅单独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之一的导向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3)包括相对于所述基座(1)固定且与所述旋钮(2)同轴设置的限位环板(31),所述限位环板(31)与所述旋钮(2)之间对应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导向槽(32)及与所述导向槽(32)配合的导向筋(33);当所述导向筋(33)与所述导向槽(32)的开口在周向对齐时,所述导向筋(33)随所述旋钮(2)沿轴向进入所述导向槽(32)中进而单独实现下压动作;当所述导向筋(33)与所述导向槽(32)的开口在周向错开时,所述导向筋(33)与所述导向槽(32)的槽沿相抵以限制下压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旋钮(2)与所述基座(1)之间、使所述旋钮(2)在相对于所述基座(1)旋转后自动恢复至初始位置的旋转复位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与所述旋钮(2)分别具有与所述限位环板(31)同轴设置的内承载环板(11)和外承载环板(22),所述旋转复位组件设于所述内承载环板(11)和所述外承载环板(2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顺芝曹敬龙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