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筛洗潮间带底栖生物网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7907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筛洗潮间带底栖生物网筛装置,包括釆集网筛和可折叠水盆,所述釆集网筛包括网筛圈和半球形网兜,所述可折叠水盆包括盆身和盆身支撑条,所述盆身的上、下端部对应设有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上、下支撑环间设有防水布作为密封储水装置。通过各部件之间的配合,使本装置适应多种潮间带自然环境,在水源丰沛或稀缺的地点,折叠水盆与采集网筛可配合使用,折叠水盆增加水源的稳定性,釆集网筛亦可单独使用,大幅度提高了装置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筛洗潮间带底栖生物网筛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潮间带底栖生物采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筛洗潮间带底栖生物网筛装置。
技术介绍
潮间带处于大潮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是海、陆过渡的生态交错区,因陆海理化因子交替,环境复杂多变。底栖生物作为潮间带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量流动和物质转换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分布地域性强,回避污染能力差,对于环境状况和变化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底栖生物的多固着于岩石等坚硬的基体上或埋没于泥沙等松软的基底中,固着于岩石等坚硬的基体上底栖生物较容易获得,通过采集即可,而埋没于泥沙等松软的基底中底栖生物采集较为复杂,需将底栖生物从泥土或泥沙中采集分离出来,通常是将采样样方放入到网筛中,与水充分接触进行淘洗,经过反复筛动、淘洗,去除泥土泥沙,最终获得生物样品,用镊子将生物样品收集至样品瓶中。传统的采集网筛为圆柱形的不锈钢网筛。所采集样方通常为数个25cm×25cm×30cm的泥土样方,淘洗过程中,采样人员需双手端起不锈钢网筛,通过筛动、淘洗去除泥土泥沙,需分数次方能淘洗完毕,淘洗速度慢,操作不便,且耗费大量人力。潮间带采样通常是在潮水降至低潮线时进行,此时若在滩涂滩面较长的断面采样,水线已退至很远,在滩面上很难找到适于样方筛洗的水源。在不具备漩涡分选装置的情况下,通常做法是寻找附近的水沟、河沟,或借助铲子等工具在滩面挖坑以获取水源进行淘洗,但是该水源不稳定,且深浅不一,给筛洗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筛洗潮间带底栖生物网筛装置,包括采集网筛和可折叠水盆,本装置适应多种潮间带自然环境,在水源丰沛或稀缺的地点,折叠水盆与采集网筛可配合使用,折叠水盆增加水源的稳定性,釆集网筛亦可单独使用。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筛洗潮间带底栖生物网筛装置,包括釆集网筛和可折叠水盆,所述釆集网筛包括网筛圈和半球形网兜,所述网筛圈由小圈和大圈组成,所述小圈和大圈之间通过至少两根连接柱相连,所述小圈与所述半球形网兜相连,所述大圈下沿设有卡槽。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可折叠水盆包括盆身和盆身支撑条,所述盆身的上、下端部对应设有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所述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之间设有筒状防水布,所述下支撑环内设有圆形防水布,所述圆形防水布与所述筒状防水布密封连接,所述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对应设有卡块,所述卡块至少有三对,所述盆身支撑条通过所述卡块设于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之间,所述筒状防水布外侧,所述支撑条至少有三个,所述上支撑环上沿设有卡凸,所述卡槽卡接在所述卡凸上方,所述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直径与所述大圈直径相同。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小圈和大圈的直径分别为40cm和60cm。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半球形网兜为多孔目网兜,材质为尼龙材质。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盆身支撑条的材质选用刚性材料。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网筛圈、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为不锈钢材质。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适应多种潮间带自然环境,在水源丰沛的地点,折叠水盆与采集网筛可配合使用,折叠水盆增加水源的稳定性,釆集网筛亦可单独使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泥样置于网筛中,抓取采集网筛的大圈,在水中晃动进行淘洗;当水源稀缺时,可使用折叠水盆盛满水,将采集网筛置于其上,网兜内泥样没于水中进行筛洗。网兜设计为半球形结构,有效避免筛洗过程中出现死角,防止底栖生物样品丢失、漏捡;半球形结构也可使泥样与水充分接触,加快泥土在水中的分离速度;可折叠水盆与采集网筛可拆卸,携带方便,节省放置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筛洗潮间带底栖生物网筛装置的釆集网筛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筛洗潮间带底栖生物网筛装置的釆集网筛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筛洗潮间带底栖生物网筛装置的折叠水盆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所述的筛洗潮间带底栖生物网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采集网筛;11、网筛圈;12、半球形网兜;13、小圈;14、大圈;15、连接柱;16、卡槽;2、可折叠水盆;21、盆身;22、支撑条;23、上支撑环;24、下支撑环;25、筒状防水布;26、圆形防水布;27、卡块;28、卡凸。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筛洗潮间带底栖生物网筛装置,包括釆集网筛1和可折叠水盆2,釆集网筛1包括网筛圈11和半球形网兜12,网筛圈11由小圈13和大圈14组成,小圈13和大圈14之间通过至少两根连接柱15相连,小圈13与半球形网兜12相连,大圈14下沿设有卡槽16。小圈13和大圈14的直径分别为40cm和60cm,半球形网兜12为多孔目网兜,材质为尼龙材质,网筛圈11为不锈钢材质。使用时将泥样置于网筛中,抓取采集网筛1的大圈14,在水中晃动进行淘洗,本装置适合在水源丰沛时使用,抓取采集网筛的大圈,在水中晃动进行淘洗。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筛洗潮间带底栖生物网筛装置,包括釆集网筛1和可折叠水盆2,釆集网筛1包括网筛圈11和半球形网兜12,网筛圈11由小圈13和大圈14组成,小圈13和大圈14之间通过至少两根连接柱15相连,小圈13与半球形网兜12相连,大圈14下沿设有卡槽16。小圈13和大圈14的直径分别为40cm和60cm,半球形网兜12为多孔目网兜,材质为尼龙材质。如图3和图4所示,可折叠水盆2包括盆身21和盆身支撑条22,盆身21的上、下端部对应设有上支撑环23和下支撑环24,上支撑环23和下支撑环24之间设有筒状防水布25,下支撑环24内设有圆形防水布26,圆形防水布26与筒状防水布25密封连接,形成用于储水的桶状盆体。上支撑环23和下支撑环24对应设有卡块27,卡块27至少有三对,盆身支撑条22通过卡块27设于上支撑环23和下支撑环24之间,用以支撑盆身,筒状防水布25外侧,支撑条22至少有三个,上支撑环23上沿设有卡凸28,卡槽16卡接在卡凸28上方,上支撑环23和下支撑环24直径与大圈14直径相同。盆身支撑条22的材质选用刚性材料,高度30cm,上支撑环23和下支撑环24为不锈钢材质。本装置适应多种潮间带自然环境,在水源丰沛的地点,采集网筛1与折叠水盆2可配合使用,折叠水盆2增加水源的稳定性,釆集网筛1亦可单独使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泥样置于网筛中,抓取采集网筛1的大圈14,在水中晃动进行淘洗;当水源稀缺时,可使用折叠水盆2盛满水,将采集网筛1置于其上,网兜内泥样没于水中进行筛洗。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筛洗潮间带底栖生物网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釆集网筛和可折叠水盆,所述釆集网筛包括网筛圈和半球形网兜,所述网筛圈由小圈和大圈组成,所述小圈和大圈之间通过至少两根连接柱相连,所述小圈与所述半球形网兜相连,所述大圈下沿设有卡槽;所述可折叠水盆包括盆身和盆身支撑条,所述盆身的上、下端部对应设有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所述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之间设有筒状防水布,所述下支撑环内设有圆形防水布,所述圆形防水布与所述筒状防水布密封连接,所述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对应设有卡块,所述卡块至少有三对,所述盆身支撑条通过所述卡块设于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之间,所述盆身支撑条在所述筒状防水布外侧,所述支撑条至少有三个,所述上支撑环上沿设有卡凸,与所述网筛圈大圈上的卡槽相互配合卡接,所述上支撑环与所述大圈直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筛洗潮间带底栖生物网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釆集网筛和可折叠水盆,所述釆集网筛包括网筛圈和半球形网兜,所述网筛圈由小圈和大圈组成,所述小圈和大圈之间通过至少两根连接柱相连,所述小圈与所述半球形网兜相连,所述大圈下沿设有卡槽;所述可折叠水盆包括盆身和盆身支撑条,所述盆身的上、下端部对应设有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所述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之间设有筒状防水布,所述下支撑环内设有圆形防水布,所述圆形防水布与所述筒状防水布密封连接,所述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对应设有卡块,所述卡块至少有三对,所述盆身支撑条通过所述卡块设于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之间,所述盆身支撑条在所述筒状防水布外侧,所述支撑条至少有三个,所述上支撑环上沿设有卡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轶平刘明柴雨付杰张云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