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感舒适的电动多功能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436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感舒适的电动多功能铲,包括机壳和驱动组件。其要点是:还包括电机座组件、和快装组件。机壳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底座部、握持部和电机部。握持部前侧上部设有操作开关。电机部前侧下部设有调速旋钮。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偏心轴、弧形轴承、拨叉和摆动轴。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机壳中。驱动组件的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组件弹性设置在机壳上部中。快装组件包括快装轴、刀片座和刀片压块。快装轴滑动设置在摆动轴中。刀片座固定设置在摆动轴前端上。刀片压块固定设置在快装轴前端上,刀片压块将相应的刀头夹紧卡接固定在刀片座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感舒适的电动多功能铲
本技术涉及电动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手感较为舒适的电动多功能铲。
技术介绍
摆动铲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它可以实现可磨、可锯、可铲等功能。现有的摆动铲其工作头部角度都是固定的,大大限制了其使用空间范围。而且这种摆动铲工作时电机处于高速旋转状态,使用时振动较大,操作舒适感差,容易手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手感舒适的电动多功能铲。实现本技术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感舒适的电动多功能铲,包括机壳和驱动组件。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电机座组件、和快装组件。机壳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底座部、握持部和电机部。握持部前侧上部设有操作开关。电机部前侧下部设有调速旋钮。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偏心轴、弧形轴承、拨叉和摆动轴。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机壳中。偏心轴通过相应的轴承转动设置在连接座中,偏心轴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弧形轴承设置在偏心轴的上端上。弧形轴承带动拨叉左右摆动。拨叉与摆动轴传动连接。摆动轴为中空结构。驱动组件的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组件弹性设置在机壳上部中。快装组件包括快装轴、刀片座和刀片压块。快装轴滑动设置在摆动轴中。刀片座固定设置在摆动轴前端上。刀片压块固定设置在快装轴前端上,刀片压块将相应的刀头夹紧卡接固定在刀片座上。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电机座组件包括电机主座和电机座盖。电机座盖固定设置在电机主座左侧上部上,中部与电机主座中部形成具有容纳电机的腔体,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电机主座和电机座盖形成的腔体中,电机轴向上伸出。连接座由其下部前后两侧夹紧固定在电机主座和电机座盖之间。电机主座下部四周沿其周向等间隔角度设有3至5个贯穿其内外的缓冲垫通孔。缓冲垫通孔中过盈配合有相应的电机缓冲垫。电机缓冲垫由弹性材料橡胶或硅胶等制成,电机缓冲垫被电机和机壳相应部分弹性夹紧固定。电机主座右侧上部设有第一缓冲圈柱。第一缓冲圈柱设套有相应的缓冲圈。电机座盖左侧上设有与电机主座的第一缓冲圈柱相对称的第二缓冲圈柱,第二缓冲圈柱上设套有相应的缓冲圈。缓冲圈由弹性材料橡胶或硅胶等制成。缓冲圈的相应部分与机壳相接触,从而机壳通过缓冲圈将电机座组件弹性夹紧固定在机壳中。电机座组件前侧和后侧上还设有缓冲垫槽,缓冲垫槽中过盈配合有相应的电机座缓冲垫,电机座缓冲垫由弹性材料橡胶或硅胶等制成。电机座缓冲垫的相应部分与机壳相接触,从而机壳还通过电机座缓冲垫将电机座组件弹性夹紧固定在机壳中。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连接座。旋转头组件包括旋转头座和旋转头外壳。连接座固定设置在机壳中。旋转头座转动设置在连接座上,其转动轴线沿左右向水平设置。旋转头座可以旋转调节角度,且调节好角度后处于锁止状态。摆动轴通过相应的轴承转动设置在旋转头座中,其转动轴线沿前后向水平设置。旋转头座包括左壳和右壳。左壳和右壳固定连接,且分别通过相应的轴承转动设置在连接座上。旋转头外壳固定设置在旋转头座上,将旋转头座相应部分罩住。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定位组件。旋转头座的左壳左部沿其周向等间隔角度设有若干定位卡槽。定位组件为锁定开关。锁定开关通过相应的销轴转动设置在电机座组件上,锁定开关左部后侧设有向后凸出的锁定凸起,锁定开关右部为按压部,按压部与电机座组件之间设有相应的压缩弹簧。向后按压锁定开关的按压部,锁定凸起根据杠杆原理则向前运动,脱离旋转头座的相应的定位卡槽,旋转头组件可以旋转调整角度。松开后压缩弹簧将锁定开关的按压部向前顶,锁定凸起则向后运动,卡入旋转头座的相应的定位卡槽,使旋转头组件调整好角度后处于锁定状态。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快装组件还包括扳手、凸轮、宝塔弹簧、前压板、后压板和压板销轴。驱动组件的摆动轴后部沿前后向设有贯穿其左右的腰圆形销轴孔。扳手转动设置在旋转头座上。凸轮传动固定设置在扳手上,位于旋转头座中,从而扳手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前压板设置在摆动轴前部,位于相应的摆动轴上的轴承后侧,与该轴承相接触。后压板通过压板销轴滑动设置在摆动轴上。宝塔弹簧设置在摆动轴上,位于前压板和后压板之间,处于压缩状态。压板销轴从左至右穿过快装轴滑动设置在摆动轴的腰圆形销轴孔中,从而当向上扳起扳手时,凸轮将后压板向前顶,带动快装轴向前运动,从而使刀片压块与刀片座分离,便于拆卸和安装相应的刀片。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工作头部(也即旋转头组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角度,更有利于在较为复杂的环境或角落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其应用范围。(2)本技术设有电机座组件,电机座弹性设置在机壳中,电机与机壳也是弹性接触,极大的降低了工作时产生的震动,改善操作手感,使用时手感舒适,不易造成手麻。(3)本技术设有快装组件,快装组件结构简单,扳手操作方便且省力,能实现快速更换各种附件,如三角砂底板、直锯片、圆锯片、金刚砂锯片等,实现多种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其应用范围。(4)本技术设有定位组件,能有效确保旋转头组件调整好角度后处于锁定状态,使用安全,可靠性好。(5)本技术的操作开关设置在握持部上,操作方便。电机部前侧下部设有调速旋钮,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设备工作时的摆动频率,适应不同场合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手感舒适的电动多功能铲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右视示意图;图4为图1的后视示意图;图5为从图1的右前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的A-A剖视示意图;图7为从图1的左后上方观察时电机和电机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从图1的左后上方观察时电机座组件和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从图1的左后上方观察时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从图1的左前下方观察时连接座、旋转头组件和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从图1的左后上方观察时旋转头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从图1的右前下方观察时拨叉、摆动轴和快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机壳1,底座部1a,握持部1b,操作开关1-1,电机部1c,调速旋钮1-2,电机座组件2,缓冲垫槽2a,电机主座2-1,缓冲垫通孔2-1-1,第一缓冲圈柱2-1-2,电机座盖2-2,第二缓冲圈柱2-2-1,驱动组件3,驱动电机3-1,偏心轴3-2,弧形轴承3-3,拨叉3-4,摆动轴3-5,腰圆形销轴孔3-5-1,连接座4,旋转头组件5,旋转头座5-1,定位卡槽5-1-1,左壳5-1a,右壳5-1b,旋转头外壳5-2,定位组件6,锁定凸起6-1,电机缓冲垫7,缓冲圈8,电机座缓冲垫9,快装组件10,快装轴10-1,扳手10-2,凸轮10-3,宝塔弹簧10-4,前压板10-5,后压板10-6,刀片座10-7,刀片压块10-8,压板销轴10-9。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方位的描述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也即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即为描述的上下左右方向,图1所朝的一方为前方,背离图1的一方为后方。(实施例1)见图1至图12,本技术的手感舒适的电动多功能铲包括机壳1、电机座组件2、驱动组件3、连接座4、旋转头组件5、定位组件6和快装组件10。见图1至图6,机壳1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底座部1a、握持部1b和电机部1c。握持部1b前侧上部设有操作开关1-1。电机部1c前侧下部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感舒适的电动多功能铲,包括机壳和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座组件、和快装组件;机壳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底座部、握持部和电机部;握持部前侧上部设有操作开关;电机部前侧下部设有调速旋钮;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偏心轴、弧形轴承、拨叉和摆动轴;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机壳中;偏心轴通过相应的轴承转动设置在连接座中,偏心轴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弧形轴承设置在偏心轴的上端上;弧形轴承带动拨叉左右摆动;拨叉与摆动轴传动连接;摆动轴为中空结构;驱动组件的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组件弹性设置在机壳上部中;快装组件包括快装轴、刀片座和刀片压块;快装轴滑动设置在摆动轴中;刀片座固定设置在摆动轴前端上;刀片压块固定设置在快装轴前端上,刀片压块将相应的刀头夹紧卡接固定在刀片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感舒适的电动多功能铲,包括机壳和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座组件、和快装组件;机壳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底座部、握持部和电机部;握持部前侧上部设有操作开关;电机部前侧下部设有调速旋钮;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偏心轴、弧形轴承、拨叉和摆动轴;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机壳中;偏心轴通过相应的轴承转动设置在连接座中,偏心轴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弧形轴承设置在偏心轴的上端上;弧形轴承带动拨叉左右摆动;拨叉与摆动轴传动连接;摆动轴为中空结构;驱动组件的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组件弹性设置在机壳上部中;快装组件包括快装轴、刀片座和刀片压块;快装轴滑动设置在摆动轴中;刀片座固定设置在摆动轴前端上;刀片压块固定设置在快装轴前端上,刀片压块将相应的刀头夹紧卡接固定在刀片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感舒适的电动多功能铲,其特征在于:电机座组件包括电机主座和电机座盖;电机座盖固定设置在电机主座左侧上部上,中部与电机主座中部形成具有容纳电机的腔体,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电机主座和电机座盖形成的腔体中,电机轴向上伸出;连接座由其下部前后两侧夹紧固定在电机主座和电机座盖之间;电机主座下部四周沿其周向等间隔角度设有3至5个贯穿其内外的缓冲垫通孔;缓冲垫通孔中过盈配合有相应的电机缓冲垫;电机缓冲垫由弹性材料制成,电机缓冲垫被电机和机壳相应部分弹性夹紧固定;电机主座右侧上部设有第一缓冲圈柱;第一缓冲圈柱设套有相应的缓冲圈;电机座盖左侧上设有与电机主座的第一缓冲圈柱相对称的第二缓冲圈柱,第二缓冲圈柱上设套有相应的缓冲圈;缓冲圈由弹性材料制成;缓冲圈的相应部分与机壳相接触,从而机壳通过缓冲圈将电机座组件弹性夹紧固定在机壳中;电机座组件前侧和后侧上还设有缓冲垫槽,缓冲垫槽中过盈配合有相应的电机座缓冲垫,电机座缓冲垫由弹性材料制成;电机座缓冲垫的相应部分与机壳相接触,从而机壳还通过电机座缓冲垫将电机座组件弹性夹紧固定在机壳中。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国刘晓菲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合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