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八循的循环水输送至新八循的改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67255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老八循的循环水输送至新八循的改造系统,包括老八循循环水塔、新八循循环水塔和输水管线,所述老八循循环水塔的底部连接有输水管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老八循循环水塔至新八循循环水塔的管线,即将老八循循环水输送至新八循系统中,在保证老八循循环水塔水质的前提下,提高新八循循环水塔的钙离子浓度及浓缩倍数,使之达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进水管线和输水管线设置与同一竖直平面上,并且输水管线设于进水管线的上方,并且两条管线的底部都设有喷头,该种设计,可是的老八循循环水塔快速与新八循循环水塔的水快速充分,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八循的循环水输送至新八循的改造系统
本技术属于一种循环水的改造,尤其涉及一种老八循的循环水输送至新八循的改造系统。
技术介绍
新八循循环水系统所带新三废装置,日常生产中新三废装置有5-40t/h不等的蒸汽冷凝水汇入循环水回水管线中,导致新八循钙离子及浓缩倍数长期不达标。循环水系统要求Ca2+≥400mg/l,浓缩倍数≥3.5,而新八循2017年1-5月Ca2+平均值为318.55mg/l,浓缩倍数平均值为1.91,两项指标均不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老八循的循环水输送至新八循的改造系统。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老八循的循环水输送至新八循的改造系统,包括老八循循环水塔、新八循循环水塔和输水管线,所述老八循循环水塔的底部连接有输水管线,该输水管线的另一端与新八循循环水塔连接,所述输水管线的进水端设有第一阀门,所述输水管线的出水管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新八循循环水塔的底部设有集水池,该集水池的一侧底部设有出水管,该出水管的进水端设有第三阀门,输水管线贯穿新八循循环水塔,位于新八循循环水塔内部的输水管线的底部设有喷头,所述新八循循环水塔的另一侧还连接有进水管线,该进水管线也贯穿新八循循环水塔,并且位于新八循循环水塔内部的进水管线的底部也设有喷头,所述新八循循环水塔的下方侧臂设有进风口,所述新八循循环水塔的顶部设有抽风机。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处设有过滤格栅,该过滤格栅的网孔直径直径为5-10mm。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线设于输水管线的正下方。进一步的,所述输水管线、进水管线和出水管的型号均为DN80管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的型号均为DN80阀门。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增加老八循循环水塔至新八循循环水塔的管线,即将老八循循环水输送至新八循系统中,在保证老八循循环水塔水质的前提下,提高新八循循环水塔的钙离子浓度及浓缩倍数,使之达标。2.本技术通过将进水管线和输水管线设置与同一竖直平面上,并且输水管线设于进水管线的上方,并且两条管线的底部都设有喷头,该种设计,可是的老八循循环水塔快速与新八循循环水塔的水快速充分,提高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整体示意图。图中:1、老八循循环水塔;2、新八循循环水塔;3、输水管线;4、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抽风机;7、进风口;8、集水池;9、喷头;10、进水管线;11、第三阀门;12、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老八循的循环水输送至新八循的改造系统作详细的描述:一种老八循的循环水输送至新八循的改造系统,包括老八循循环水塔1、新八循循环水塔2和输水管线3,所述老八循循环水塔1的底部连接有输水管线3,该输水管线3的另一端与新八循循环水塔2连接,所述输水管线3的进水端设有第一阀门4,所述输水管线3的出水管设有第二阀门5,所述新八循循环水塔2的底部设有集水池8,该集水池8的一侧底部设有出水管12,该出水管12的进水端设有第三阀门11,输水管线3贯穿新八循循环水塔2,位于新八循循环水塔2内部的输水管线3的底部设有喷头9,所述新八循循环水塔2的另一侧还连接有进水管线10,该进水管线10也贯穿新八循循环水塔2,并且位于新八循循环水塔2内部的进水管线10的底部也设有喷头9,用于使水分散,便于冷却,所述新八循循环水塔2的下方侧臂设有进风口7,所述新八循循环水塔2的顶部设有抽风机6,所述进风口7处设有过滤格栅,防止杂物进入新八循循环塔2中,该过滤格栅的网孔直径直径为5-10mm,所述进水管线10设于输水管线3的正下方,所述输水管线3、进水管线10和出水管12的型号均为DN80管线,所述第一阀门4、第二阀门5和第三阀门11的型号均为DN80阀门。工作原理:使用时,启动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5,使得老八循循环水塔1中的水可以通过输水管线3进入新八循循环水塔2的,内部,进入后,新八循循环水塔1的水可被喷头9喷出,可与同时通过喷头9喷出的新八循循环水塔的水快速充分的融合,从而有效提高效率,从而使得新八循循环水塔的水质达标。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老八循的循环水输送至新八循的改造系统,包括老八循循环水塔(1)、新八循循环水塔(2)和输水管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老八循循环水塔(1)的底部连接有输水管线(3),该输水管线(3)的另一端与新八循循环水塔(2)连接,所述输水管线(3)的进水端设有第一阀门(4),所述输水管线(3)的出水管设有第二阀门(5),所述新八循循环水塔(2)的底部设有集水池(8),该集水池(8)的一侧底部设有出水管(12),该出水管(12)的进水端设有第三阀门(11),输水管线(3)贯穿新八循循环水塔(2),位于新八循循环水塔(2)内部的输水管线(3)的底部设有喷头(9),所述新八循循环水塔(2)的另一侧还连接有进水管线(10),该进水管线(10)也贯穿新八循循环水塔(2),并且位于新八循循环水塔(2)内部的进水管线(10)的底部也设有喷头(9),所述新八循循环水塔(2)的下方侧臂设有进风口(7),所述新八循循环水塔(2)的顶部设有抽风机(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八循的循环水输送至新八循的改造系统,包括老八循循环水塔(1)、新八循循环水塔(2)和输水管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老八循循环水塔(1)的底部连接有输水管线(3),该输水管线(3)的另一端与新八循循环水塔(2)连接,所述输水管线(3)的进水端设有第一阀门(4),所述输水管线(3)的出水管设有第二阀门(5),所述新八循循环水塔(2)的底部设有集水池(8),该集水池(8)的一侧底部设有出水管(12),该出水管(12)的进水端设有第三阀门(11),输水管线(3)贯穿新八循循环水塔(2),位于新八循循环水塔(2)内部的输水管线(3)的底部设有喷头(9),所述新八循循环水塔(2)的另一侧还连接有进水管线(10),该进水管线(10)也贯穿新八循循环水塔(2),并且位于新八循循环水塔(2)内部的进水管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盈汐孙刚梁进忠李晓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燕山威立雅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