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能量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6921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气能量利用装置,包括热泵系统,其包括形成冷媒循环的第一换热件、压缩机、第二换热件以及节流元件;和气体换热器,包括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所述第一介质通道一端布置有第一入风口,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件的进风接口连通,所述第二介质通道一端布置有第二入风口,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件的进风接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合气体换热器和热泵系统,废气中的能量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且设计四通阀,实现废气余热利用和废气余冷利用的快速切换,实现空间换气或除湿过程的气温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能量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废气能量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在通风换气和空间除湿时,往往会造成大量的热量(或冷量)损失。为了节能,不少厂商纷纷利用气体换热器,进行新风和废气之间的换热。气体换热器在风机作用实现气体之间的传热,不需要额外的能量输入,实现气体间的部分热交换。但由于气体换热器的造价高而且换热效率低,仅仅依靠气体换热器仍然有较多能量的损失。为了抽湿时同时回收余热,有了一些专利技术及其应用,不但可以抽湿,同时回收利用了汽化潜热,获得不错的节能效果,比如,专利技术专利CN201110239268.7公开了内循环湿空气潜热回收型热泵烘干装置,在热泵循环系统中增加一台内循环抽湿蒸发器,抽湿时,通过切换冷媒通路,空气蒸发器停止运行,抽湿蒸发器和冷凝器,与压缩机、节流阀形成冷媒循环。又如,技术专利CN201420098810.0公开了一种可有效进行余热回收的烘干装置,但共同特点,就是通过复杂的冷媒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来完成,所用设备较多,投资较大。而且,没有预先进行换热的热交换器,抽湿和回热效果不尽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能量利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能量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泵系统,其包括形成冷媒循环的第一换热件(31)、压缩机(33)、第二换热件(34)以及节流元件(35);和气体换热器(2),包括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所述第一介质通道一端布置有第一入风口(11),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件(31)的进风接口连通,所述第二介质通道一端布置有第二入风口(12),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件(34)的进风接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能量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泵系统,其包括形成冷媒循环的第一换热件(31)、压缩机(33)、第二换热件(34)以及节流元件(35);和气体换热器(2),包括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所述第一介质通道一端布置有第一入风口(11),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件(31)的进风接口连通,所述第二介质通道一端布置有第二入风口(12),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件(34)的进风接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能量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四通阀(4),该四通阀(4)设有A端口、B端口、C端口以及D端口,该A端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压缩机(33)出口连通,该B端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换热件(34)的冷媒接口连通,该C端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压缩机(33)进口连通,该D端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换热件(31)的冷媒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件(31)的另一个冷媒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节流元件(35)连通,所述节流元件(35)另一端通过管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热道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