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域能量平衡的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669186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能量平衡的空调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依次连接的一次供水总管、二次泵群、二次供水总管、制冷支路群和回水总管;其中,二次泵群包括至少一个二次泵;制冷支路群包括至少一条制冷支路,并且每一制冷支路中包括区域能量平衡阀和至少一个风柜;并且,在每一制冷支路的回水端分别设有区域回水温度传感器,在二次供水总管上设有供水压力传感器和供水温度传感器,在回水总管上设有回水压力传感器和回水温度传感器;每一二次泵、每一制冷支路中区域能量平衡阀和区域回水温度传感器、供水压力传感器、供水温度传感器、回水压力传感器及回水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其能够在保证房间舒适性的前体下最大限度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域能量平衡的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域能量平衡的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实现中央空调系统机房无人值守,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部分中央空调系统已经采用群控技术,实现中央空调系统中所有系统自动运行,其中,建筑中央空调系统二次泵群的群控方法一般是根据冷冻回水总管的温度值与预设值相比较计算系统中二次泵群的二次泵需求运行的台数。但是,该方法控制参数比较单一,且冷冻回水总管温度是各个区域的回水温度混合,不能真正反映系统负载需求变化,从而系统不能及时响应调整二次泵的运行数量,一方面造成系统环境舒适度降低,另一方面是造成空调系统能耗的浪费严重。目前建筑物业管理者大都只能根据以往操作经验,适当调整二次泵加减机温度预设值和延时时间预设值,采用人工干预的方法,尽量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但这做法需要管理者有丰富的现场经验,不仅增加了管理者的负担,而且造成较高的管理成本。此外,这种做法实施效果较差,不能有效节约能耗。并且,由于中央空调系统负荷的变化往往大滞后,往往需要精确预判系统的负荷变化,从而增加或减少冷机及二次泵的运行台数,才能实现满足系统舒适的情况下,达到最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区域能量平衡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以及依次连接的一次供水总管、二次泵群、二次供水总管、制冷支路群和回水总管;其中,所述二次泵群包括至少一个二次泵,且每一二次泵的供水端分别与所述一次供水总管连接、回水端分别与所述二次供水总管连接,用于将所述一次供水总管中的冷冻水驱动至所述二次供水总管中;所述制冷支路群包括至少一条制冷支路,且每一制冷支路的供水端分别与所述二次供水总管连接、回水端分别与所述回水总管连接,并且所述每一制冷支路中包括区域能量平衡阀和至少一个风柜,所述区域能量平衡阀用于平衡所述每一制冷支路中的流量,所述至少一个风柜用于制冷;并且,在所述每一制冷支路的回水端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域能量平衡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以及依次连接的一次供水总管、二次泵群、二次供水总管、制冷支路群和回水总管;其中,所述二次泵群包括至少一个二次泵,且每一二次泵的供水端分别与所述一次供水总管连接、回水端分别与所述二次供水总管连接,用于将所述一次供水总管中的冷冻水驱动至所述二次供水总管中;所述制冷支路群包括至少一条制冷支路,且每一制冷支路的供水端分别与所述二次供水总管连接、回水端分别与所述回水总管连接,并且所述每一制冷支路中包括区域能量平衡阀和至少一个风柜,所述区域能量平衡阀用于平衡所述每一制冷支路中的流量,所述至少一个风柜用于制冷;并且,在所述每一制冷支路的回水端分别设有区域回水温度传感器,在所述二次供水总管上设有供水压力传感器和供水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回水总管上设有回水压力传感器和回水温度传感器;所述每一二次泵、每一制冷支路中区域能量平衡阀和区域回水温度传感器、供水压力传感器、供水温度传感器、回水压力传感器及回水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实时采集所述每一制冷支路中区域回水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区域回水温度TR。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区域回水温度TR以及对应区域的预设温度值Tset分别计算当前所述每一制冷支路中区域能量平衡阀的开度V。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鹏李光裕周龙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