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凤林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除污混合换热器及大温差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66886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供热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高效除污混合换热器及大温差供热系统,一种高效除污混合换热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偏心设置有滤网内筒,所述滤网内筒的筒壁上布满通孔,所述滤网内筒与所述罐体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罐体上位于所述滤网内筒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罐体内壁相切,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滤网内筒连通的出水管道,解决了现有供热管网末端不热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一级管网在大温差下的经济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除污混合换热器及大温差供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供热
,涉及一种高效除污混合换热器及大温差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一个集中供热管网末端供水压力降低,回水压力升高,压差降低,往往是供热质量不好的区域,换热站一般采用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为表面式换热器,换热效率低,造价成本高,阻力大,运行时间长了存在污堵结垢导致换热能力下降,需要定期清洗维护,清洗维护成本高、工时高。而且使用板式换热器的换热站,随着室外天气寒冷程度增加,回水温度会逐渐升高,如果板式换热器结垢,换热效率降低,回水温度会更高,一级网回水温度始终高于二级网回水温度,因此提出的大温差供热方式是将来集中供热系统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效除污混合换热器及大温差供热系统,实现了大温差供热,降低了一级管网的电耗,增大了一级管网的供热能力,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除污混合换热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偏心设置有滤网内筒,所述滤网内筒的筒壁上布满通孔,所述滤网内筒与所述罐体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罐体上位于所述滤网内筒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除污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偏心设置有滤网内筒(2),所述滤网内筒(2)的筒壁上布满通孔(3),所述滤网内筒(2)与所述罐体(1)之间设置有空腔(5),所述罐体(1)上位于所述滤网内筒(2)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空腔(5)连通的进水管道(4),所述进水管道(4)与所述罐体(1)内壁相切,所述罐体(1)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滤网内筒(2)连通的出水管道(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除污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偏心设置有滤网内筒(2),所述滤网内筒(2)的筒壁上布满通孔(3),所述滤网内筒(2)与所述罐体(1)之间设置有空腔(5),所述罐体(1)上位于所述滤网内筒(2)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空腔(5)连通的进水管道(4),所述进水管道(4)与所述罐体(1)内壁相切,所述罐体(1)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滤网内筒(2)连通的出水管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除污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4)与第一进水管道(41)和第二进水管道(42)均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道(41)和所述第二进水管道(42)呈45°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除污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内筒(2)顶部的四周与所述罐体(1)顶端内壁焊接,且具体为不满焊的焊接方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除污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内筒(2)为不锈钢滤网内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除污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的孔径为3mm,所述通孔(3)沿筒体的径向呈30°~45°倾斜设置,且靠近所述空腔(5)的一端倾斜朝向顺水流方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除污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7)和安全阀(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除污混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道(9),所述排污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凤林孙庆博
申请(专利权)人:史凤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