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位机构、转向装置及滑板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679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位机构、转向装置及滑板车一种复位机构。复位机构用于使与车体转动连接的转向轮复位,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多个挤压件,多个所述挤压件层叠设置;及第一弹性胶块,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挤压件之间;其中,多个所述挤压件与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挤压件之间的第一弹性胶块抱紧固定,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挤压件分别与所述车体及所述转向轮连接,相对采用弹簧、扭簧、板簧用于复位的机构具有零件较少,装配简单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位机构、转向装置及滑板车
本技术涉及代步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位机构、转向装置及滑板车。
技术介绍
目前一些小型车体在转向后,需要使用诸如弹簧、扭簧或板簧等复位零件使车体的转向轮复位,在此类复位零件阻尼值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借助工装夹具进行安装,装配难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复位零件装配难度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复位机构、转向装置及滑板车。一种复位机构,用于使与车体转动连接的转向轮复位,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多个挤压件,多个所述挤压件层叠设置;及第一弹性胶块,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挤压件之间;其中,多个所述挤压件与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挤压件之间的第一弹性胶块抱紧固定,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挤压件分别与所述车体及所述转向轮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抱紧件,所述抱紧件用于抱紧固定多个所述挤压件与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挤压件之间的第一弹性胶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抱紧件包括螺杆、第一螺母及第二螺母,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挤压件及所述第一弹性胶块上,所述第一螺母及所述第二螺母分别与所述螺杆的两端螺纹连接,以使得多个所述挤压件与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挤压件之间的第一弹性胶块抱紧固定,及所述挤压件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螺杆穿设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螺杆的外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与所述车体连接的挤压件为第一挤压件,与所述转向轮连接的挤压件为第二挤压件;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胶块及第三弹性胶块,所述第二弹性胶块及所述第三弹性胶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挤压件及所述第二挤压件抱紧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挤压件的数目为2~4个,相邻两个所述挤压件之间的所述第一弹性胶块的数目大于等于1个,所述第二弹性胶块的数目大于等于1个,所述第三弹性胶块的数目大于等于1个。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挤压件的数目为两个;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抱紧件,所述抱紧件包括螺杆、第一螺母及第二螺母,所述螺杆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弹性胶块、所述第一挤压件、所述第一弹性胶块、所述第二挤压件及所述第三弹性胶块上,所述第一螺母及所述第二螺母分别与所述螺杆的两端螺纹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弹性胶块、所述第一挤压件、所述第一弹性胶块、所述第二挤压件及所述第三弹性胶块依次抱紧固定。一种转向装置,用于使车体转向,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车身连接件,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转向件,包括转向板、轮轴及转向轮,所述转向板与所述车身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轮轴与所述转向板连接,所述转向轮安装在所述轮轴上;以及上述复位机构,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挤压件分别与所述车身连接件及所述转向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与所述车身连接件连接的所述挤压板与所述车身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与所述转向板连接的所述挤压板与所述转向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装置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向板连接,所述车身连接件开设有限位缺口,所述转轴远离所述转向板的一端深入所述限位缺口内。一种滑板车,所述滑板车包括车体及上述转向装置。在上述复位机构中,当转向轮转向时,挤压件跟随转向轮相应运动,从而挤压与挤压件抱紧的第一弹性胶块,使得第一弹性胶块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令转向轮复位的弹力。上述复位机构相对于弹簧、扭簧或板簧等复位零件,具有装配简单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转向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复位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详参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滑板车,包括转向装置80及车体90,转向装置80包括车身连接件81、转向件82及复位机构83,车身连接件81与车体90固定连接,转向件82包括转向板810、轮轴820及转向轮85,转向板810与车身连接件81转动连接,轮轴820与转向板810连接,转向轮85安装在轮轴820上。复位机构83分别连接转向件82及车身连接件81,以当转向轮85转向后使转向轮85复位。在本实施例中,当下压车体90侧边可以使转向轮85转向。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转向装置80还包括转轴845,转轴845与转向板810连接,车身连接件81开设有限位缺口841,转轴845远离转向板810的一端伸入限位缺口841内。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转向装置80还包括安装板850,安装板850与转向板810垂直设置,转轴845垂直穿设于安装板上,且转轴845与转向板810垂直设置。车身连接件81包括限位板860,限位板860与安装板850平行间隔设置,限位缺口841开设于限位板靠近安装板的表面上。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缺口841的大小、形状与转轴845远离安装板850的一端的大小、形状相适应。详参图4及图5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复位机构83,该复位机构83包括第一弹性胶块110、挤压件200及抱紧件400,挤压件200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挤压件200层叠设置,且每相邻的两个挤压件200之间设有第一弹性胶块110,其中最外侧的两个挤压件200用于分别与转向件82及车身连接件81连接,抱紧件400用于使多个挤压件200与位于相邻两个挤压件200之间的第一弹性胶块110抱紧固定。进一步地,复位机构83还包括第二弹性胶块120及第三弹性胶块130,第二弹性胶块120及第三弹性胶块130分别与最外侧的两个挤压件200抱紧固定。当转向轮85转向时,转向板810通过轮轴820跟随转向轮85转动,转向板810使挤压件200与第一弹性胶块110、第二弹性胶块120及第三弹性胶块130之间进行挤压,第一弹性胶块110、第二弹性胶块120及第三弹性胶块130因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产生令转向轮85复位的弹力。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最外侧的两个挤压件200分别为第一挤压件210及第二挤压件220,第二弹性胶块120位于第一挤压件210远离第二挤压件220的一侧,第三弹性胶块130位于第二挤压件220远离第一挤压件210的一侧,且第二弹性胶块120及第三弹性胶块130分别与第一挤压件210及第二挤压件220抱紧固定。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挤压件210及第二挤压件220分别与车身连接件83及转向件82连接。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挤压件210及第二挤压件220分别与车身连接件810及转向板810为一体成型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挤压件210及第二挤压件220也可以直接分别卡合在车身连接件810及转向板810上。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挤压件200为两个,也即为第一挤压件210及第二挤压件220。第二弹性胶块120、第一挤压件210、第一弹性胶块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位机构,用于使与车体转动连接的转向轮复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多个挤压件,多个所述挤压件层叠设置;及第一弹性胶块,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挤压件之间;其中,多个所述挤压件与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挤压件之间的第一弹性胶块抱紧固定,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挤压件分别与所述车体及所述转向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位机构,用于使与车体转动连接的转向轮复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多个挤压件,多个所述挤压件层叠设置;及第一弹性胶块,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挤压件之间;其中,多个所述挤压件与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挤压件之间的第一弹性胶块抱紧固定,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挤压件分别与所述车体及所述转向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抱紧件,所述抱紧件用于抱紧固定多个所述挤压件与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挤压件之间的第一弹性胶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件包括螺杆、第一螺母及第二螺母,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挤压件及所述第一弹性胶块上,所述第一螺母及所述第二螺母分别与所述螺杆的两端螺纹连接,以使得多个所述挤压件与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挤压件之间的第一弹性胶块抱紧固定,及所述挤压件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螺杆穿设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螺杆的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车体连接的挤压件为第一挤压件,与所述转向轮连接的挤压件为第二挤压件;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胶块及第三弹性胶块,所述第二弹性胶块及所述第三弹性胶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挤压件及所述第二挤压件抱紧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的数目为2~4个,相邻两个所述挤压件之间的所述第一弹性胶块的数目大于等于1个,所述第二弹性胶块的数目大于等于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鹏黄炫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乐行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