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歌唱表演用舞台表现能力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舞台表现能力训练装置,具体为一种歌唱表演用舞台表现能力训练装置,属于歌唱表演教学用具领域。
技术介绍
歌唱表演是通过复杂的心灵感悟与肢体动作及表情和情绪的配合再结合歌声来表现的,歌唱表演不仅考验歌者的歌唱技巧,还考验歌者的表演能力,这种表演能力我们称之为舞台表现能力。一个歌者的台风是否得体,表演是否具有感染力,就是通过舞台表现能力来最终体现的。而好的舞台表现能力是需要不断的练习通过纠正各种错误与不足,慢慢培养出来的。现有的歌唱表演的专业教学课程中,大多都是注重歌唱技巧上的培养,而关于舞台表现能力的课程内容是很少的,往往是浅尝辄止。现有的关于舞台表现能力的专用训练装置更是稀少,教师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叙述与演示就结束了这方面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好的,学生们没有直观的感受,也没有练习的对比与参照。特别是一些学生在日常练习时表现良好,但是登上舞台献唱时,往往会怯场,对舞台、观众、灯光等都会不适应从而形成心理压力影响了表演效果,严重的甚至都不能发声献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歌唱表演用舞台表现能力训练装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歌唱表演用舞台表现能力训练装置,包括移动舞台(1)、折叠舞台(2)、大合页(3)、万向轮(4)、大镜面板(5)、小镜面板(6)、大插槽(7)、小插槽(8)、扶手(9)、螺孔(10)、螺栓(11)、螺帽(12)、隔板(13)、脚踏箱(14)、箱体(15)、箱盖(16)、小合页(17)、箱体固定板(18)、脚踏箱插孔一(19)、舞台灯(20)、大拉手(21)、连接杆(22)、连接杆固定板(23)、连接杆插孔(24)、固定板插孔一(25)、脚踏箱插栓(26)、连接杆插栓(27)、镜面贴纸(28)、小拉手(29)、固定板插孔二(30)和脚踏箱插孔二(31);其特征在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歌唱表演用舞台表现能力训练装置,包括移动舞台(1)、折叠舞台(2)、大合页(3)、万向轮(4)、大镜面板(5)、小镜面板(6)、大插槽(7)、小插槽(8)、扶手(9)、螺孔(10)、螺栓(11)、螺帽(12)、隔板(13)、脚踏箱(14)、箱体(15)、箱盖(16)、小合页(17)、箱体固定板(18)、脚踏箱插孔一(19)、舞台灯(20)、大拉手(21)、连接杆(22)、连接杆固定板(23)、连接杆插孔(24)、固定板插孔一(25)、脚踏箱插栓(26)、连接杆插栓(27)、镜面贴纸(28)、小拉手(29)、固定板插孔二(30)和脚踏箱插孔二(3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舞台(1)为长方体结构,移动舞台(1)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万向轮(4),移动舞台(1)上端面的左侧边沿上固定连接设置有大插槽(7),所述大插槽(7)内插接有大镜面板(5),移动舞台(1)上端面的前后两侧边沿上均固定连接设置有小插槽(8),所述小插槽(8)内插接有小镜面板(6),所述小镜面板(6)的内侧面板上固定连接设置有扶手(9),大插槽(7)、小插槽(8)与大镜面板(5)、小镜面板(6)连接后相对应的位置上均贯穿设置有螺孔(10),所述大镜面板(5)与大插槽(7)通过螺栓(11)穿过螺孔(10)与螺帽(12)连接而固定,所述小镜面板(6)与小插槽(8)通过螺栓(11)穿过螺孔(10)与螺帽(12)连接而固定,大镜面板(5)与小镜面板(6)的内侧面板上均粘接有镜面贴纸(28),移动舞台(1)的上端面靠近左侧边沿的中部设置有脚踏箱插孔一(19),所述脚踏箱插孔一(19)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插孔一(25)与连接杆插孔(24),移动舞台(1)的前侧面板上固定连接有大拉手(21);所述折叠舞台(2)为内部中空一面开口的矩形箱体,折叠舞台(2)内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3),折叠舞台(2)的前侧面板上固定连接有小拉手(29),折叠舞台(2)上端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大合页(3),所述大合页(3)的另一侧与移动舞台(1)上端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折叠舞台(2)通过大合页(3)与移动舞台(1)活动连接,折叠舞台(2)上端面的右侧中部设置有脚踏箱插孔一(19),所述脚踏箱插孔一(19)上设置有脚踏箱(14),所述脚踏箱(14)的箱体固定板(18)...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