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长脚托结构和折叠把手的手动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608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动轮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长脚托结构和折叠把手的手动轮椅,它包括轮椅本体,该轮椅本体包括轮架,其特征在于:轮架后部顶端两侧对应的杆体上均设置有下铰支,下铰支上设置有铰支转动支点,使用螺杆螺母穿插过铰支转动支点和轮架的杆体,将下铰支固定在轮架后部顶端;所述下铰支上铰接有L形把手,使用M8旋钮拧旋固定;所述轮架的前面中间和底部设置有上凸筒杆和下凸筒杆,上凸筒杆和下凸筒杆上安装有长脚托架;它采用在轮架上设置折叠把手和长脚托;它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收藏,减少空间占用,可调角度的长脚托,极大地方便了残疾人士的使用,提高其舒适性以及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长脚托结构和折叠把手的手动轮椅
本技术涉及手动轮椅
,具体涉及一种带长脚托结构和折叠把手的手动轮椅。
技术介绍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轮椅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手摇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手摇装置。传统的手动轮椅的脚托及腿托采用如下的结构:传统的腿托可为横跨两侧式,或两侧分开式,这两种托都以采用能摇摆到一边和可以拆卸的为最理想。必须注意脚托的高度。脚托过高,则屈髋角度过大,体重就更多地加在坐骨结节上,易引起该处压疮。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传统的手动轮椅的脚长较短导致其使用不方便,影响使用效率,影响操作者出行以及舒适性。另外传统的手动轮椅的推把手采用固定结构,将推把手固定安装在椅架上,不方便后期的收藏,也占用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带长脚托结构和折叠把手的手动轮椅,它采用在轮架上设置折叠把手和长脚托;它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收藏,减少空间占用,可调角度的长脚托,极大地方便了残疾人士的使用,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长脚托结构和折叠把手的手动轮椅,它包括轮椅本体,该轮椅本体包括轮架,其特征在于:轮架后部顶端两侧对应的杆体上均设置有下铰支,下铰支上设置有铰支转动支点,使用螺杆螺母穿插过铰支转动支点和轮架的杆体,将下铰支固定在轮架后部顶端;所述下铰支上铰接有L形把手,使用M8旋钮拧旋固定;所述轮架的前面中间和底部设置有上凸筒杆和下凸筒杆,上凸筒杆和下凸筒杆上安装有长脚托架;所述长脚托架包括竖杆,竖杆左侧面上部和下部设置有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竖杆的顶端铰接有脚架,脚架上部与竖杆上部之间安装有角度调节手柄;所述长脚托架的竖杆上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分别是卡入上凸筒杆和下凸筒杆,并使用C型扣插销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长脚托结构和折叠把手的手动轮椅,它包括轮椅本体,该轮椅本体包括轮架,其特征在于:轮架后部顶端两侧对应的杆体上均设置有下铰支,下铰支上设置有铰支转动支点,使用螺杆螺母穿插过铰支转动支点和轮架的杆体,将下铰支固定在轮架后部顶端;所述下铰支上铰接有L形把手,使用M8旋钮拧旋固定;所述轮架的前面中间和底部设置有上凸筒杆和下凸筒杆,上凸筒杆和下凸筒杆上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锦荣黄飞庆李文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凯洋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