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路灯的循环利用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39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6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路灯的循环利用基座,包括路灯灯杆,其通过将第三限位板设置呈四分之一圆弧板状,其基于路灯灯杆呈环绕状设置有四个,且嵌入块与衔接杆以及承载板相合,而密封块设置于滑槽的上端,使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中第三限位板配合承载板保持路灯灯杆的整体稳固性,且保证路灯灯杆在安装完毕后,防盗性好,通过将螺纹柱的螺纹旋紧方向设置与螺旋叶的旋紧方向相同,该螺纹柱与固定管螺纹连接,而第二限位板呈八分之一弧形板状设置于固定管的外侧,且第二限位板与限位杆两者上均设置有通孔以及空腔,使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不仅保证了路灯灯杆的安装方便性以及稳定性,更保证了路灯灯杆拆卸简单,重复利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路灯的循环利用基座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路灯相关
,具体为一种太阳能路灯的循环利用基座。
技术介绍
太阳能路灯是采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供电,免维护阀控式密封蓄电池储存电能,超高亮LED灯具作为光源,并由智能化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用于代替传统公用电力照明的路灯。而太阳能电池组件一般选用单晶硅或者多晶硅电池组件;LED灯头一般选用大功率LED光源;控制器一般放置在灯杆内,具有光控、时控制、过充过放保护及反接保护,更高级的控制器更具备四季调整亮灯时间功能、半功率功能、智能充放电功能等;而蓄电池一般放置于地下或会有专门的蓄电池保温箱,且太阳能灯具全自动工作,不需要挖沟布线,但灯杆需要装置在预埋件(混凝土底座)上,这种灯杆的固定方式是现实中最常见的,也是步骤最繁琐的,无形中会给施工人员带来多余的工作量,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太阳能路灯的循环利用基座,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路灯的循环利用基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路灯的循环利用基座,包括路灯灯杆,所述路灯灯杆的下端固定有衔接杆,衔接杆的直径小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路灯的循环利用基座,包括路灯灯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灯灯杆(1)的下端固定有衔接杆(2),衔接杆(2)的直径小于路灯灯杆(1)的直径,而衔接杆(2)的下端固定有承载板(3),该承载板(3)的直径大于路灯灯杆(1)的直径,且承载板(3)的下端固定有螺纹柱(4),所述承载板(3)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板(9)以及第三限位板(10),该第三限位板(10)的内部设置有嵌入块(11)以及开口槽(12),而开口槽(12)包括有密封块(14)以及滑槽(13),且第二限位板(9)的左右两端面上固定有滑块(15),该滑块(15)与滑槽(13)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柱(4)的下端设置有限位杆(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路灯的循环利用基座,包括路灯灯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灯灯杆(1)的下端固定有衔接杆(2),衔接杆(2)的直径小于路灯灯杆(1)的直径,而衔接杆(2)的下端固定有承载板(3),该承载板(3)的直径大于路灯灯杆(1)的直径,且承载板(3)的下端固定有螺纹柱(4),所述承载板(3)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板(9)以及第三限位板(10),该第三限位板(10)的内部设置有嵌入块(11)以及开口槽(12),而开口槽(12)包括有密封块(14)以及滑槽(13),且第二限位板(9)的左右两端面上固定有滑块(15),该滑块(15)与滑槽(13)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柱(4)的下端设置有限位杆(5)以及第一限位板(6),该限位杆(5)基于螺纹柱(4)呈放射状设置有四个,其贯穿第一限位板(6)设置,且第一限位板(6)的下端还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洪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洪昌照明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