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控密钥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17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6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电控密钥锁具,包括控制器、龙头锁和附件锁,通过控制器来控制龙头锁和附件锁的开启和锁定;控制器包括旋钮组件、锁定组件、感应开关组件和第一电路板;锁定机构包括驱动器和连接在驱动器上的锁定推杆,驱动器推动锁定推杆以锁定旋转轴,驱动器包括电机或电磁阀开关;感应开关组件包括至少2个第二感应开关,各第二感应开关分别用于开启或锁定相应的附件锁和龙头锁,旋转旋钮至不同的档位来开启相应的第二感应开关;第一感应开关、第二感应开关、锁定机构均与第一电路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智能控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提高了锁具开启的便利性,又提高了安全性能,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A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Key Lock

The utility model proposes a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ntrol key lock, which includes a controller, a faucet lock and an accessory lock, through which the opening and locking of the faucet lock and the accessory lock can be controlled; the controller includes a knob component, a locking component, an induction switch component and a first circuit board; and the lock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driver and a connecting driver. On the locking push rod, the driver pushes the locking push rod to lock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driver includes a motor or solenoid valve switch; the induction switch assembly includes at least two second induction switches, each of which is used to open or lock the corresponding accessory lock and the tap lock respectively, and the knob is rotated to different gears to open the corresponding first. The first induction switch, the second induction switch and the locking mechanism are all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ircuit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intelligent control,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which not only improves the convenience of opening the lock, but also improves the safety performance and ensur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控密钥锁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控密钥锁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电动车的智能电控密钥锁具。
技术介绍
摩托车由于其具有速度性及灵敏性,故在短路程的交通工具中,最为人们所喜爱,摩托车的控制一般都是在摩托车的前方设置一主开关锁,该主开关锁,利用一钥匙来控制,摩托车的主开关锁在其外围设有一指示盘,在该指示盘上分别标示有ON、OFF、LOCK等字样,以便于操作,已知的摩托车的主开关锁,是由钥匙插入主开关锁的锁孔内,再通过转动钥匙来带动主开关锁的锁心作同步转动,并按指示盘所标示的方向转动,当转到ON处时即为令摩托车的电源导通,从而发动摩托车,当转到LOCK时,则可令摩托车的龙头锁成锁固状态,当转到OFF时,摩托车的龙头锁被解除锁固状,但摩托车的电源为不导通的状态。当摩托车欲开启座垫时,也是利用钥匙来插入,设于座垫下方的座垫锁内,来开启座垫,因此,摩托车的其它设备(如座垫、油箱盖等),如果欲具有防盗性,都是按照上述方式,通过设置开关锁具,并利用钥匙开作开启的动作。摩托车通过在各设备上设立开关锁具,再利用钥匙来控制开关锁具的开启,固然已达到防盗或掩蔽的功能,但是,每次要开启摩托车的其它设备时皆需使用到钥匙,造成了使用者的相当不便利,因此如何让摩托车的他部锁具的开启更为便利化,也是目前摩托车制造业者皆在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电控密钥锁具,智能控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提高了锁具开启的便利性,又提高了安全性能,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电控密钥锁具,包括控制器、龙头锁和附件锁,通过控制器来控制龙头锁和附件锁的开启和锁定;控制器包括旋钮组件、锁定组件、感应开关组件和第一电路板;旋钮组件包括旋转轴和套设在旋转轴顶部的旋钮,旋钮可沿旋转轴的轴向进行上下移动,旋转旋钮可使旋转轴同步转动;锁定组件包括通过电连接的第一感应开关和锁定机构,第一感应开关位于旋钮的下方,旋钮向下移动触动第一感应开关、用于控制锁定机构锁定和打开旋转轴;锁定机构包括驱动器和连接在驱动器上的锁定推杆,驱动器推动锁定推杆以锁定旋转轴,驱动器包括电机或电磁阀开关;感应开关组件包括至少2个第二感应开关,各第二感应开关分别用于开启或锁定相应的附件锁和龙头锁,旋转旋钮至不同的档位来开启相应的第二感应开关;第一感应开关、第二感应开关、锁定机构均与第一电路板相连接;龙头锁包括锁体,锁体内设有第二电路板,锁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感应开关和后感应开关,锁体内可伸缩的设有锁止轴,锁止轴上设有拨块,当锁止轴处于伸出状态时,拨块与前感应开关相接触,当锁止轴处于缩回状态时,锁止轴后端与后感应开关相接触;第二电路板分别与前感应开关、后感应开关和步进电机实现信号连接;其中一个第二感应开关与龙头锁的第二电路板实现信号连接;附件锁包括锁板主体,锁板主体上设有锁口,锁板主体上设有锁扣和扣合板,锁扣和扣合板分别位于锁扣的两侧;锁板主体上可旋转的设有推板,推板可推动扣合板,推板与固定在锁板主体另一侧的第二电机的转轴相连接,第二电机控制推板转动、从而推动扣合板以打开锁扣;附件锁的数量至少为1个,感应开关组件中的其他第二感应开关分别与其相应的附件锁的第二电机相连接。上述一种智能电控密钥锁具,其中,控制器还包括电子钥匙,电子钥匙上设有功能按键,功能按键与第一电路板无线连接。上述一种智能电控密钥锁具,其中,电子钥匙中的功能键包括解锁键、锁车键和开启键。上述一种智能电控密钥锁具,其中,电子钥匙中设有感应芯片,第一电路板上集成与其相对应的信号接收器。上述一种智能电控密钥锁具,其中,旋钮组件上设有空转机构,空转机构包括转接套,转接套的外壁上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凸条,转接套的内壁上设有一个传动槽,转接套通过卡扣固定在旋钮内,第一定位凸条插入式的设置在旋钮内壁上的第一定位凹槽中;旋转轴间隙配合的设置在转接套中,旋转轴上设有调节槽,调节槽中通过第一弹簧可伸缩的设有插块,插块与传动槽相契合、插块可插入式的设置在传动槽中,当插块位于传动槽中时,旋转旋钮带动旋转轴旋转,第一弹簧形变所需要的力大于插块带动旋转轴旋转所需要的力。上述一种智能电控密钥锁具,其中,第一感应开关和第二感应开关为轻触开关或接近开关。上述一种智能电控密钥锁具,其中,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如下:(1)联机控制①当电子钥匙距离控制器在设定距离内且旋钮处于锁车档位时,按压旋钮1次,此时电子钥匙与锁具连接成功,旋转轴解除锁定,系统处于联机状态;②当电子钥匙距离控制器在设定距离内且旋钮处于锁车档位时,按动电子钥匙上的解锁键,电子钥匙与锁具连接成功,旋转轴解除锁定,系统处于联机状态;③当系统处于联机状态时,可进行龙头锁的解除,点火开关档位的开启,座垫、油箱盖的开启操作;③联机(2)脱机控制①当旋钮旋转至脱机档位时,压按旋钮1次,系统脱机;②当旋钮旋转至脱机档位时,在设定时间内无动作,系统自动脱机;③当旋钮旋转至脱机档位时,按动电子钥匙上的锁车键,系统脱机;④脱机状态时,旋钮仅能通过压按旋转至锁车档位,到位后,再压按,不可回到脱机档位,松开拨钮,拨钮可自由转动;⑤脱机状态下,旋钮可自由转动,当下次开启时,得到电子钥匙感应信号后,只有当旋钮旋转到既锁车档位后才能完成下压的动作,进行相关的操作;⑥当旋钮旋转至断开档位时,整车熄火,但系统不会产生脱机;(3)锁具控制①在联机状态下,且旋钮处于锁车档位时,按压旋钮一下,龙头锁解除;②在联机状态下,且旋钮处于锁车档位时,将旋钮转向坐垫开启档位,第一电路板控制坐垫锁打开;③在联机状态下,当旋钮处于断开档位时,将旋钮转向邮箱开启档位,第一电路板控制油箱锁打开;④在联机状态下,旋钮处于锁车档位或断开档位时,按动电子钥匙上的开启键1次,进行座垫锁的开启,按动开启键2次,进行油箱锁的开启;⑤当旋钮处于脱机档位时,在系统自动脱机未完成的时间内,仍可进行上述锁具控制操作。上述一种智能电控密钥锁具,其中,步骤(1)①和步骤(1)②中的设定距离为0.5-15m。上述一种智能电控密钥锁具,其中,步骤(2)②中系统自动脱机的设定时间为10-14s。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结构简单,采用电子钥匙和旋钮控制器对锁具进行双重控制,操作方便,既提高了锁具开启的便利性,又提高了安全性能,保证产品的可靠性;空转机构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控制器在脱机状态下被人为破坏,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能;(2)龙头锁采用电子信号开锁方式,从而可以将锁具安装在整车内部,杜绝人为对锁具的直接损害,同时大大提高互开率;锁止轴伸出与缩回时都有前后限位感应开关,收到不良信号时能立即发出报警提示,车主能第一时间知道锁止轴的伸缩状态;车辆熄火后再向电子龙头锁发出一个伸出指令,锁止轴都能自动弹进车把管中的固定孔;推动滑块,由于第二弹簧压缩所需要的力大于推动锁止轴移动所需要的力,使锁止轴可移动的设置在锁止轴通道中,滑块和第二弹簧组件套设在锁止轴上,这一结构设计,当推动锁止轴向前移动时,前挡板推动前限位挡块,当推动锁止轴向后移动时,后挡板推动后限位挡块,当龙头未转动到位时也可以进行锁定控制,此时,锁止轴小幅度向锁体回缩,异形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继续转动龙头,当转动到位后,锁止轴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弹出锁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控密钥锁具,其特征为,包括控制器、龙头锁和附件锁,通过控制器来控制龙头锁和附件锁的开启和锁定;控制器包括旋钮组件、锁定组件、感应开关组件和第一电路板;旋钮组件包括旋转轴和套设在旋转轴顶部的旋钮,旋钮可沿旋转轴的轴向进行上下移动,旋转旋钮可使旋转轴同步转动;锁定组件包括通过电连接的第一感应开关和锁定机构,第一感应开关位于旋钮的下方,旋钮向下移动触动第一感应开关、用于控制锁定机构锁定和打开旋转轴;感应开关组件包括至少2个第二感应开关,各第二感应开关分别用于开启或锁定相应的附件锁和龙头锁,旋转旋钮至不同的档位来开启相应的第二感应开关;第一感应开关、第二感应开关、锁定机构均与第一电路板相连接;龙头锁包括锁体,锁体内设有第二电路板,锁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感应开关和后感应开关,锁体内可伸缩的设有锁止轴,锁止轴上设有拨块,当锁止轴处于伸出状态时,拨块与前感应开关相接触,当锁止轴处于缩回状态时,锁止轴后端与后感应开关相接触;第二电路板分别与前感应开关、后感应开关和步进电机实现信号连接;其中一个第二感应开关与龙头锁的第二电路板实现信号连接;附件锁包括锁板主体,锁板主体上设有锁口,锁板主体上设有锁扣和扣合板,锁扣和扣合板分别位于锁扣的两侧;锁板主体上可旋转的设有推板,推板可推动扣合板,推板与固定在锁板主体另一侧的第二电机的转轴相连接,第二电机控制推板转动、从而推动扣合板以打开锁扣;附件锁的数量至少为1个,感应开关组件中的其他第二感应开关分别与其相应的附件锁的第二电机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控密钥锁具,其特征为,包括控制器、龙头锁和附件锁,通过控制器来控制龙头锁和附件锁的开启和锁定;控制器包括旋钮组件、锁定组件、感应开关组件和第一电路板;旋钮组件包括旋转轴和套设在旋转轴顶部的旋钮,旋钮可沿旋转轴的轴向进行上下移动,旋转旋钮可使旋转轴同步转动;锁定组件包括通过电连接的第一感应开关和锁定机构,第一感应开关位于旋钮的下方,旋钮向下移动触动第一感应开关、用于控制锁定机构锁定和打开旋转轴;感应开关组件包括至少2个第二感应开关,各第二感应开关分别用于开启或锁定相应的附件锁和龙头锁,旋转旋钮至不同的档位来开启相应的第二感应开关;第一感应开关、第二感应开关、锁定机构均与第一电路板相连接;龙头锁包括锁体,锁体内设有第二电路板,锁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感应开关和后感应开关,锁体内可伸缩的设有锁止轴,锁止轴上设有拨块,当锁止轴处于伸出状态时,拨块与前感应开关相接触,当锁止轴处于缩回状态时,锁止轴后端与后感应开关相接触;第二电路板分别与前感应开关、后感应开关和步进电机实现信号连接;其中一个第二感应开关与龙头锁的第二电路板实现信号连接;附件锁包括锁板主体,锁板主体上设有锁口,锁板主体上设有锁扣和扣合板,锁扣和扣合板分别位于锁扣的两侧;锁板主体上可旋转的设有推板,推板可推动扣合板,推板与固定在锁板主体另一侧的第二电机的转轴相连接,第二电机控制推板转动、从而推动扣合板以打开锁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圣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