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结构及投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576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6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摄像结构,包括镜头本体、套设于所述镜头本体的镜头外环套以及用于调节所述镜头本体焦距的调焦机构,所述调焦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镜头外环套的支架、连接于所述支架的电机、连接于所述电机的传动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电机运行的控制器,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随所述转轴转动的大齿轮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镜头本体并能够带动所述镜头本体转动以调节焦距的调节齿条,所述大齿轮与所述调节齿条相啮合,所述镜头外环套沿周向设有贯穿至所述镜头本体并用于供所述调节齿条滑行的螺旋滑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所述控制器驱动所述电机运行,从而使得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镜头本体旋转调焦,实现了所述镜头焦距的自动控制,不需手动操作。

Camera structure and proje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amera structure, including a lens body, a lens outer ring sleeve sleeved on the lens body and a focusing mechanism for adjusting the focal length of the lens body. The focus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upport fixed to the lens outer ring sleeve, a motor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 and a motor connected to the motor.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ncludes a large gear rotating with the rotating shaft and an adjusting rack fixed to the lens body and capable of driving the lens body to rotate to adjust the focal length. The large gear meshes with the adjusting rack and is out of the lens. The ring sleeve is circumferentially provided with a spiral slide through the lens body and is used for sliding the adjusting rack. The utility model drives the motor to run through the controller, so that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drives the lens body to rotate and focus, and realizes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lens focal length without manual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结构及投影装置
本技术属于图像获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摄像结构及投影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摄像设备或投影设备的镜头常常需要调整焦距以获得更为清晰的影像,常见的调焦方式要通过手动旋拧镜头调节,但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方便进行手动调节,造成了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调节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摄像结构,包括镜头本体、套设于所述镜头本体的镜头外环套以及用于调节所述镜头本体焦距的调焦机构,所述调焦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镜头外环套的支架、连接于所述支架的电机、连接于所述电机的传动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电机运行以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传动组件来调节所述镜头本体焦距的控制器,所述电机设有转轴,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转轴并随所述转轴转动的大齿轮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镜头本体的调节齿条,所述调节齿条的布置路径沿所述镜头本体周侧周向布置,所述大齿轮与所述调节齿条相啮合并用于带动所述调节齿条绕所述镜头本体中心轴线转动,所述镜头外环套沿周向设有布置路径沿一螺旋线布置并与所述调节齿条滑接配合且贯通内环面和外环面的螺旋滑道,所述调节齿条相对于所述镜头外环套转动时沿所述螺旋滑道滑动并带动所述镜头本体轴向移动。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所述控制器驱动所述电机运行,从而使得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镜头本体旋转调焦,实现了所述镜头焦距的自动控制,不需要手动进行操作,便于使用。本技术通过设置所述螺旋滑道为所述调节齿条形成了移动路径,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命令后控制所述电机运转,所述电机带动所述大齿轮旋转,所述大齿轮与所述调节齿条相啮合并带动所述调节齿条转动,所述调节齿条沿所述螺旋滑道形成的路径滑行,这样虽然所述调节齿条位移较大,但所述镜头本体沿轴向位移微小,实现了对镜头焦距的微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摄像结构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摄像结构的局部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镜头本体;12、镜头外环套;121、螺旋滑道;20、支架;21、第一架体;210、限位槽;211、第一导向槽;22、第二架体;30、电机;31、转轴;40、传动组件;41、大齿轮;42、调节齿条;421、齿轮部;422、固定部;423、限位件;43、第一滑接件;44、第二滑接件;50、控制器;60、导向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结构,包括镜头本体11、套设于所述镜头本体11的镜头外环套12以及用于调节所述镜头本体11焦距的调焦机构,所述调焦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镜头外环套12的支架20、连接于所述支架20的电机30、连接于所述电机30的传动组件40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电机30运行以通过所述电机30驱动所述传动组件40来调节所述镜头本体11焦距的控制器50,所述电机30设有转轴31,所述传动组件40包括连接于所述转轴31并随所述转轴31转动的大齿轮41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镜头本体11的调节齿条42,所述调节齿条42的布置路径沿所述镜头本体11周侧周向布置,所述大齿轮41与所述调节齿条42相啮合并用于带动所述调节齿条42绕所述镜头本体11中心轴线转动,所述镜头外环套12沿周向设有布置路径沿一螺旋线布置并与所述调节齿条42滑接配合且贯通内环面和外环面的螺旋滑道121,所述调节齿条42相对于所述镜头外环套12转动时沿所述螺旋滑道121滑动并带动所述镜头本体11轴向移动。本技术通过所述控制器50驱动所述电机30运行,从而使得所述传动组件40带动所述镜头本体11旋转调焦,实现了所述镜头焦距的自动控制,不需要手动进行操作,便于使用。本技术通过设置所述螺旋滑道121为所述调节齿条42形成了移动路径,所述控制器50接收到命令后控制所述电机30运转,所述电机30带动所述大齿轮41旋转,所述大齿轮41与所述调节齿条42相啮合并带动所述调节齿条42转动,所述调节齿条42沿所述螺旋滑道121形成的路径滑行,这样虽然所述调节齿条42位移较大,但所述镜头本体11沿轴向位移微小,实现了对镜头焦距的微调。请参考图1至图3,进一步地,所述支架20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镜头外环套12并用于连接所述电机30的头部的第一架体21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镜头外环套12并用于连接所述电机30的尾部的第二架体22,所述转轴31位于所述电机30的头部。这样所述第一架体21与所述第二架体22分别固定于所述电机30的两端,使得所述电机30更加稳固的固定于所述支架20。请参考图2至图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架体21朝向所述调节齿条42的一侧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槽210,所述调节齿条42包括与所述大齿轮41相啮合的齿轮部421、连接于所述齿轮部421并与所述镜头本体11固定连接的固定部422以及连接于所述固定部422朝向所述支架20的侧壁并能够插于所述限位槽210的限位件423,所述限位件423能够随着所述固定部422在所述螺旋滑道121形成的路径上的位移而在所述限位槽210内移动。这样所述限位件423仅能在所述限位槽210内运动,限制了所述调节齿条42沿所述螺旋滑道121的位移,防止所述调节齿条42沿周向滑脱或径向偏离掉落。请参考图2至图3,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210为通槽结构,所述限位件423能够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本体、套设于所述镜头本体的镜头外环套以及用于调节所述镜头本体焦距的调焦机构,所述调焦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镜头外环套的支架、连接于所述支架的电机、连接于所述电机的传动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电机运行以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传动组件来调节所述镜头本体焦距的控制器,所述电机设有转轴,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转轴并随所述转轴转动的大齿轮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镜头本体的调节齿条,所述调节齿条的布置路径沿所述镜头本体周侧周向布置,所述大齿轮与所述调节齿条相啮合并用于带动所述调节齿条绕所述镜头本体中心轴线转动,所述镜头外环套沿周向设有布置路径沿一螺旋线布置并与所述调节齿条滑接配合且贯通内环面和外环面的螺旋滑道,所述调节齿条相对于所述镜头外环套转动时沿所述螺旋滑道滑动并带动所述镜头本体轴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本体、套设于所述镜头本体的镜头外环套以及用于调节所述镜头本体焦距的调焦机构,所述调焦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镜头外环套的支架、连接于所述支架的电机、连接于所述电机的传动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电机运行以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传动组件来调节所述镜头本体焦距的控制器,所述电机设有转轴,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转轴并随所述转轴转动的大齿轮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镜头本体的调节齿条,所述调节齿条的布置路径沿所述镜头本体周侧周向布置,所述大齿轮与所述调节齿条相啮合并用于带动所述调节齿条绕所述镜头本体中心轴线转动,所述镜头外环套沿周向设有布置路径沿一螺旋线布置并与所述调节齿条滑接配合且贯通内环面和外环面的螺旋滑道,所述调节齿条相对于所述镜头外环套转动时沿所述螺旋滑道滑动并带动所述镜头本体轴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镜头外环套并用于连接所述电机的头部的第一架体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镜头外环套并用于连接所述电机的尾部的第二架体,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电机的头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朝向所述调节齿条的一侧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调节齿条包括与所述大齿轮相啮合的齿轮部、连接于所述齿轮部并与所述镜头本体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支架的侧壁并能够插于所述限位槽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能够随着所述固定部在所述螺旋滑道形成的路径上的位移而在所述限位槽内移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暴风统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