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499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滤芯组件,其包括滤芯本体、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的端部套设有第一密封圈;及第二接头的一端套设有第二密封圈,其另一端设有连接部;其中,当滤芯组件安装于净水机内时,滤芯本体与第一接头可拆卸连接;当滤芯组件独立使用时,滤芯本体与第二接头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滤芯组件,一方面可以满足净水机装配使用;另一方面可满足用户自主组装的需要,增强滤芯组件的通用性,进一步提升滤芯组件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芯组件
本技术涉及净水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滤芯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水健康,水质的好坏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净水设备的市场需求也日益扩大化。滤芯是净水设备的核心部件,直接关系到净水效果,而目前市场上在售的净水滤芯均只能安装于净水设备整机中进行使用,因而并不能满足用户的自主组装需求,进而限制净水滤芯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滤芯组件。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滤芯组件,其包括滤芯本体、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其中第一接头的端部套设有第一密封圈;及第二接头的一端套设有第二密封圈,其另一端设有连接部;其中,当滤芯组件安装于净水机内时,滤芯本体与第一接头可拆卸连接;当滤芯组件独立使用时,滤芯本体与第二接头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滤芯组件包括滤芯本体、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其中第一接头的端部设有第一密封圈,即第一接头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二接头的一端套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接头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部,该连接部可与其他待连接部进行导通,其中,当滤芯组件安装于净水机内时,第一接头的一端与滤芯本体密封连接,第一接头的另一端与净水机的其他设备进行密封连接,设置于第一接头两端的第一密封圈可以确保净水机的安全使用,防止因漏水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当滤芯组件独立使用时,第二接头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的一端与滤芯本体密封连接,第二接头上设有连接部的另一端可与其他待连接部进行连接,进而扩大滤芯本体的适用范围。本技术所提供的滤芯组件,一方面可以满足净水机装配使用;另一方面可满足用户自主组装的需要,增强滤芯组件的通用性,进一步提升滤芯组件的市场竞争力。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滤芯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部包括接杆,其套设于第二接头上远离滤芯本体的一端;且接杆与第二接头为一体式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部包括接杆,且接杆套设于第二接头上远离滤芯本体的一端,当用户需独立使用滤芯本体时,滤芯本体可通过第二接头上设置的接杆与其他待连接部进行连接,便于用户自主组装,提升滤芯组件的适用范围,且接杆与第二接头为一体式结构,有效提升第二接头与接杆之间的连接强度。具体地,接杆为中空结构,当然接杆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只要满足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则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部还包括:转接头,其一端与接杆上远离第二接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转接头的另一端与待连接部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部还包括转接头,且转接头的一端与接杆相连接,转接头的另一端可与待连接部相连接,通过转接头可以调整待连接部的方向,进而便于用户调整滤芯本体与待连接部的相对位置,提升用户自主组装的体验感。具体地,待连接部可以为PE(聚乙烯塑料)软管,转接头可以通过卡扣结构与接杆相连接,且转接头与接杆连接的一端设有密封件,进而防止转接头与接杆的连接处漏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接杆还包括:凹槽,其沿靠近接杆的中心方向设置于接杆上靠近第二接头的一端。在该技术方案中,接杆还包括凹槽,其沿靠近接杆的中心方向设置于接杆上靠近第二接头的一端,且当转接头与接杆连接时,转接头上的卡扣可嵌设于凹槽内,进而有效提升转接头与接杆之间的可靠连接性能,避免转接头与接杆的连接处漏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密封圈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密封圈并列设置于第一接头的端部。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接头的两个端部均设有用以密封第一接头的第一密封圈,且第一密封圈可以进一步确保第一接头的紧密性,防止压力泄露或水体流出,其中第一密封圈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密封圈进一步确保第一接头连接处的紧密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滤芯本体为复合滤芯本体。在该技术方案中,滤芯本体是将预过滤滤芯(前置PP棉、颗粒活性炭)和后端的精细过滤滤芯(可以是RO膜(即反渗透膜,其孔径小至纳米级,在一定的压力下,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的浓缩水严格区分开),也可以是纳滤膜或者超滤膜),甚至后置口感滤芯(例如后置活性炭)全部复合在一支滤芯本体中,进而扩大滤芯本体的适用范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一接头或多个第二接头设置于滤芯本体的顶部;滤芯本体还包括多个下接头,多个下接头可拆卸地设置于滤芯本体的底部。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一接头或多个第二接头设置于滤芯本体的顶部,滤芯本体还包括多个下接头,多个下接头可拆卸地设置于滤芯本体的底部,通过将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及下接头分开设置,可有效降低滤芯本体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降低生产装配难度,且有效降低漏水的风险。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接头为弯折结构;第二接头为弯折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接头设置为弯折结构,第二接头为弯折结构,可有效提升滤芯组件的空间利用率,降低滤芯组件的整体尺寸,提升滤芯组件的适用范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滤芯组件还包括装饰盖,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滤芯本体的顶端,且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位于装饰盖与滤芯本体之间。在该技术方案中,滤芯组件还包括装饰盖,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滤芯本体的顶端,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位于装饰盖与滤芯本体之间,一方面可提升滤芯组件的美观感;另一方面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滤芯本体上,进而便于用户更换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操作便捷。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滤芯组件还包括提手,且提手活动设置于滤芯本体的侧壁上。在该技术方案中,滤芯组件还包括提手,且提手可转动地设置于滤芯本体的侧壁上,进而便于用户更换滤芯本体。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滤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滤芯组件的第一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滤芯组件的第二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第一接头,102第一密封圈,20第二接头,202第二密封圈,204接杆,206转接头,208待连接部,210凹槽,30装饰盖,40提手,50滤芯本体,6滤芯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滤芯组件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滤芯组件6,其包括滤芯本体50、第一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滤芯本体;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的端部套设有第一密封圈;及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的一端套设有第二密封圈,其另一端设有连接部;其中,当所述滤芯组件安装于净水机内时,所述滤芯本体与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连接;当所述滤芯组件独立使用时,所述滤芯本体与所述第二接头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滤芯本体;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的端部套设有第一密封圈;及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的一端套设有第二密封圈,其另一端设有连接部;其中,当所述滤芯组件安装于净水机内时,所述滤芯本体与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连接;当所述滤芯组件独立使用时,所述滤芯本体与所述第二接头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的一端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接杆,其套设于所述第二接头上远离所述滤芯本体的一端;且所述接杆与所述第二接头为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包括:转接头,其一端与所述接杆上远离所述第二接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接头的另一端与待连接部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杆还包括:凹槽,其沿靠近所述接杆的中心方向设置于所述接杆上靠近所述第二接头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致蔡雪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