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氧和心电共用组件及其应用的便携生理参数监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4861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氧和心电共用组件,包括血氧探头(110)、心电电极(120)及共用连接模块(130),所述共用连接模块包括PCB板及设于PCB板上的传输接口(131),所述心电电极(120)与所述共用连接模块(130)电连接,且将心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共用连接模块(130),所述血氧探头(110)与所述共用连接模块(130)电连接,且将血氧信号传输至所述共用连接模块(130),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该血氧和心电共用组件及监测主机(200)的便携生理参数监测仪。

A Portable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Monitor for Oxygen and ECG Common Component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lood oxygen and electrocardiogram common component, including a blood oxygen probe (110), an electrocardiogram electrode (120) and a common connection module (130). The common connection module includes a PCB board and a transmission interface (131) arranged on the PCB board. The electrocardiogram electrode (120) and the common connection module (130)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and the electrocardiogram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e blood oxygen probe (110)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mmon connection module (130), and the blood oxygen signal is transmitted to the common connection module (130).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portable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monitor including the blood oxygen and ECG common component and the monitoring host (2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氧和心电共用组件及其应用的便携生理参数监测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氧和心电共用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便携生理参数监测仪。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的便携生理参数监测仪都可对多种生理特征信号进行监测,通常都包括血氧信号、心电信号等,为了获得血氧信号和心电信号,现有的设备主机上设有各模块对应的接口,即血氧探头连接一个接口,心电电极连接一个接口,两者的线缆易发生缠绕,使用不便;此外,过多的接口会限制便携式设备的大小。现有的便携式设备对血氧信号和心电信号的处理均集中于主机上进行单独处理,从而造成主机运算量大且处理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且能提高运算效率的血氧和心电共用组件及一种使用该组件的便携生理参数监测仪。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氧和心电共用组件,包括血氧探头、血氧信号线、心电电极、电极线及共用连接模块,所述血氧探头通过血氧信号线与共用连接模块连接,所述心电电极通过电极线与所述共用连接模块连接,所述共用连接模块外部为一壳体,壳体内包括心电PCB转接板、血氧PCB转接板、主机PCB转接板及设于主机PCB转接板上的一传输接口,所述心电PCB转接板与所述心电电极及主机PCB转接板电连接,通过电极线接收心电电极的电极信号并将心电信号传输至主机PCB转接板,所述共用连接模块还包括一血氧处理芯片,所述血氧处理芯片与血氧探头电连接,通过血氧信号线接收血氧信号并进行处理得到血氧处理结果,所述血氧PCB转接板与所述血氧处理芯片及主机PCB转接板电连接,用于接收由血氧处理芯片传来的血氧处理结果并将血氧处理结果传输至主机PCB转接板,主机PCB转接板可通过传输接口向外部主机输出心电信号及血氧处理结果。优选的,共用连接模块壳体为绝缘材料。优选的,传输接口可采用USB接口或SPI接口或I2C接口或UART接口,用于输出信号。优选的,血氧处理芯片为载有血氧算法处理的SoC芯片。进一步的,处理芯片位于可位于共用连接模块壳体内部。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为使共用连接模块壳体体积更小,处理芯片可独立于共用连接模块壳体,位于血氧信号线与共用连接模块壳体之间。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生理参数监测仪,包括监测主机,以及如上所述的血氧和心电共用组件,其中监测主机上设有一与血氧和心电共用组件传输接口相适应的传输接口,血氧和心电共用组件通过传输接口与所述监测主机相连并实现通信。本技术提供的血氧和心电共用组件,通过将分离的血氧探头和心电电极整合到共用连接模块上再接入主机,使用方便,同时减少监测主机上的接口数量,从而进一步减小监测主机体积,此外,共用连接模块还具有对血氧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功能,提高便携生理参数监测仪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血氧和心电共用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血氧和心电共用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框架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携生理参数监测仪的结构框架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血氧和心电共用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血氧和心电共用组件及其应用的便携式生理参数监测仪作详细说明。图1和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种血氧和心电共用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所示,共用连接模块130壳体为绝缘材料且呈一“凸”形,“凸”形两端分别为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一接口通过电极线121与心电电极120连接,用于接收心电电极120传输的心电信号,第二接口通过血氧信号线111与血氧探头110连接,用于接收血氧探头110传输的血氧信号,共用连接模块壳体凸出部设有一USB接口131,用于与便携式生理参数监测仪的监测主机通信连接。本实施例一通过共同连接模块130,将两个通路的心电信号与血氧信号集成在一起,再经过同一USB接口131将数据打包发送至监测主机。图2为一种血氧和心电共用组件的结构框架示意图,共用转接模块130包括心电PCB转接板122、血氧PCB转接板112、主机PCB转接板132及一血氧处理芯片113,其中主机PCB转接板132与心电PCB转接板122及血氧PCB转接板112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共用连接模块130外部可见的USB接口131是直接设于主机PCB转接板132上的,用于输出主机PCB转接板132上的信息。心电PCB转接板122与心电电极120电连接,用于接收心电信号并将心电信号传输至主机PCB转接板。在本实施例中,处理芯片为载有血氧算法处理的SoC芯片,用于对血氧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血氧处理结果,血氧处理芯片113与血氧探头电连接,用于接收血氧信号,血氧处理芯片将血氧处理结果发送至主机PCB转接板132。主机PCB转接板132接收的两路信号分别是心电信号和血氧处理结果,两种信号再通过与主机PCB转接板132的USB接口131输出。图3示出了一种便携生理参数监测仪的结构框架,便携生理参数监测仪包括监测主机200及血氧和电极共用组件,监测主机200上设有与血氧和电极共用组件传输接口相适应的传输接口,用于接收血氧和电极共用组件传递的信息。血氧和电极共用组件包括心电电极120、血氧探头110和共用连接模块130,其中共用连接模块130包括一心电PCB转接板122、血氧PCB转接板112、主机PCB转接板132及一血氧处理芯片113,其中主机PCB转接板132与心电PCB转接板122及血氧PCB转接板112电连接。心电PCB转接板122与心电电极120电连接,用于接收心电信号并将心电信号传输至主机PCB转接板。血氧处理芯片113为载有血氧算法处理的芯片,用于对血氧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血氧处理结果,血氧处理芯片113与血氧探头电连接,用于接收血氧信号,血氧处理芯片113将血氧处理结果发送至主机PCB转接板132。主机PCB转接板132与监测主机200通过传输接口的连接进行通信,主机PCB转接板132将心电信号与血氧处理结果发送至监测主机200。图4示出了本技术血氧和心电共用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其血氧处理芯片113并非位于共用连接模块的壳体内,而是独立于壳体,这样可减小共用连接模块的壳体体积,血氧处理芯片113通过血氧信号线111与血氧探头110电连接,接收血氧探头110的血氧信号并进行处理得到血氧处理结果,在通过导线将血氧处理结果传输至共用连接模块130壳体内的血氧PCB转接板112,需要说明的是,血氧处理芯片113外部为一绝缘壳体。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例如共用连接模块内部可以为一张PCB板,该PCB板上分区设有心电转接单元、血氧转接单元及主机转接单元,心电转接单元和血氧转接单元分别于主机转接单元电连接,用于传输信号,且血氧转接单元与一血氧处理芯片电连接。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氧和心电共用组件,包括血氧探头(110)、血氧信号线(111)、心电电极(120)、电极线(121)及共用连接模块(130),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氧探头(110)通过血氧信号线(111)与共用连接模块(130)连接,所述心电电极(120)通过电极线(121)与所述共用连接模块(130)连接,所述共用连接模块(130)外部为一壳体,壳体内包括心电PCB转接板(122)、血氧PCB转接板(112)、主机PCB转接板(132)及设于主机PCB转接板(132)上的一传输接口(131),所述心电PCB转接板(122)与所述心电电极(120)及主机PCB转接板(132)电连接,通过电极线(121)接收心电电极(120)的电极信号并将心电信号传输至主机PCB转接板(132),所述共用连接模块(130)还包括一血氧处理芯片(113),所述血氧处理芯片(113)与血氧探头(110)电连接,通过血氧信号线(111)接收血氧信号并进行处理得到血氧处理结果,所述血氧PCB转接板(112)与所述血氧处理芯片及主机PCB转接板(132)电连接,用于接收由血氧处理芯片(113)传来的血氧处理结果并将血氧处理结果传输至主机PCB转接板(132),主机PCB转接板(132)可通过传输接口将心电信号及血氧处理结果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氧和心电共用组件,包括血氧探头(110)、血氧信号线(111)、心电电极(120)、电极线(121)及共用连接模块(130),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氧探头(110)通过血氧信号线(111)与共用连接模块(130)连接,所述心电电极(120)通过电极线(121)与所述共用连接模块(130)连接,所述共用连接模块(130)外部为一壳体,壳体内包括心电PCB转接板(122)、血氧PCB转接板(112)、主机PCB转接板(132)及设于主机PCB转接板(132)上的一传输接口(131),所述心电PCB转接板(122)与所述心电电极(120)及主机PCB转接板(132)电连接,通过电极线(121)接收心电电极(120)的电极信号并将心电信号传输至主机PCB转接板(132),所述共用连接模块(130)还包括一血氧处理芯片(113),所述血氧处理芯片(113)与血氧探头(110)电连接,通过血氧信号线(111)接收血氧信号并进行处理得到血氧处理结果,所述血氧PCB转接板(112)与所述血氧处理芯片及主机PCB转接板(132)电连接,用于接收由血氧处理芯片(113)传来的血氧处理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毅王奕刚戴涛
申请(专利权)人:思澜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