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卡式智能安全帽检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64547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打卡式智能安全帽检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包括:S1、工作人员将证明身份的标识卡放入打卡器中,中央控制器核对人员信息并进行考勤记录;S2、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安全帽检测装置到工作人员头部的距离;S3、激光测距传感器将测得的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器中;S4、中央控制器判断测得的数据是否与储存的厂用安全帽规格尺寸数据相同,若是,则开启闸门允许通过;若否,则通过报警模块发出警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时辨别工作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安全可靠,不涉及人为的主观判断因素,提高了厂内安全工作环境,结合打卡器的考勤记录督促工作人员进入现场正确佩戴安全帽,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安全工程防护技术领域广泛推广。

A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Smart Safety Cap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etection method and a system of a smart safety helmet with punch-in type.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ncludes: S1, the staff put the identification card to the card puncher, the central controller checks the personnel information and records attendance; S2, measure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afety helmet detection device and the staff head through the laser ranging sensor; S3, the laser ranging sensor transmits the measured data to the center. In the controller, S4 and central controller judge whether the measured data is the same as the stored data of factory safety helmet specifications and sizes, if so, open the gate to allow passage; if not, send an alarm through the alarm module. The invention can distinguish whether a worker wears a safety helmet in real time, is safe and reliable, does not involve subjective judgment factors, improves the safe working environment in the factory, and urges the worker to enter the site correctly to wear a safety helme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ttendance record of the puncher. Based on the above reasons, the invention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safety engineering protection technology. Universal pro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卡式智能安全帽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工程防护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打卡式智能安全帽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多为高处作业、露天作业和立体交叉作业,施工环境条件相对恶劣,建筑工程的结构复杂、工期相对紧迫,需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多个单位多个工种相互配合、进行立体交叉作业,这些也决定了建筑施工极具危险性。这期间,若安全管理工作处理不到位,就会导致建筑施工的工作防护不当,进而导致建筑施工中突发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伤亡事故当工作人员进入现场时,传统的利用保安、门卫来人为监测的方法来识别不安全行为虽然可以减少不安全的性外,但是因为涉及到人为因素的参与,主观性和局限性比较严重,导致效果较差。现有的工程/厂用安全帽检测装置只是在厂内进行检测,而没有从源头根本性的杜绝工作人员没能养成带安全帽的习惯。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打卡式智能安全帽检测方法及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打卡式智能安全帽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工作人员逐一通过安全帽检测装置的预设位置,将证明身份的标识卡放入第一打卡器中,中央控制器核对人员信息并进行考勤记录;S2、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安全帽检测装置到工作人员头部的距离;S3、激光测距传感器将测得的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器中;S4、所述中央控制器判断测得的数据是否与储存的厂用安全帽规格尺寸数据相同,若是,则开启闸门允许通过;若否,则通过报警模块发出警报。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后还设有如下步骤:S5、若报警模块发出警报,工作人员可选择通过复位按钮重置当前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数值或离开安全帽检测装置,若选择复位,则重复步骤S2~S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若多次检测得到的数据仍不同于厂用安全帽规格尺寸数据,则停止复位按钮和报警模块,中央处理器将信息传送至相关部门,通过录像模块监控安全帽检测装置处的具体信息,并将打卡器中获取的工作人员的信息记录到中央控制器的员工安全考核档案中。进一步地,当工作人员离开现场时,工作人员将证明身份的标识卡放入第二打卡器中,中央控制器核对人员信息并进行考勤记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打卡式智能安全帽检测系统,包括:闸机,第一打卡器,用于识别工作人员的进入信息并进行考勤记录;第二打卡器,用于识别工作人员的离开信息并进行考勤记录;激光测距传感模块,用于测量工作人员与激光测距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激光测距传感模块得到的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用于储存厂用安全帽规格尺寸数据,记录考勤数据并对数据传输模块传送的数据进行判断,控制闸机的闸门开启与关闭;报警模块,用于在测量数据与预设数据不符时,对工作人员进行警报提示;复位模块,用于将激光测距传感模块复位以便于重新测量工作人员到激光测距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测距传感模块为三个,分别位于闸机的侧柱和横梁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录像模块和调取模块,录像模块,用于对安全帽检测装置处和闸机开门处获取的图像进行获取并储存;调取模块,用于在复位模块失效后,判断工作人员为未带安全帽或非正常操作或系统故障,将录像模块中的相关影像传输至关联的健监控设备。较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激光测距传感模块的综合利用,实时辨别工作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安全可靠,不涉及人为的主观判断因素,大幅度提高了厂内安全工作环境,同时通过打卡器的考勤记录和未佩戴安全帽时的考勤档案信息,督促工作人员进入现场正确佩戴安全帽,基于上述理由本专利技术可在安全工程防护
广泛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打卡式智能安全帽检测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打卡式智能安全帽检测系统模块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打卡式智能安全帽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工作人员逐一通过安全帽检测装置的预设位置,将证明身份的标识卡放入第一打卡器中,中央控制器核对人员信息并进行考勤记录;S2、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安全帽检测装置到工作人员头部的距离;S3、激光测距传感器将测得的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器中;S4、所述中央控制器判断测得的数据是否与储存的厂用安全帽规格尺寸数据相同,若是,则开启闸门允许通过;若否,则通过报警模块发出警报。S5、若报警模块发出警报,工作人员可选择通过复位按钮重置当前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数值或离开安全帽检测装置,若选择复位,则重复步骤S2~S4。所述步骤S5中,若多次检测得到的数据仍不同于厂用安全帽规格尺寸数据,则停止复位按钮和报警模块,中央处理器将信息传送至相关部门,通过录像模块监控安全帽检测装置处的具体信息,并将打卡器中获取的工作人员的信息记录到中央控制器的员工安全考核档案中。当工作人员离开现场时,工作人员将证明身份的标识卡放入第二打卡器中,中央控制器核对人员信息并进行考勤记录。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一种智能安全帽检测系统,包括:闸机,第一打卡器,用于识别工作人员的进入信息并进行考勤记录;第二打卡器,用于识别工作人员的离开信息并进行考勤记录;激光测距传感模块,用于测量工作人员与激光测距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激光测距传感模块得到的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用于储存厂用安全帽规格尺寸数据,记录考勤数据并对数据传输模块传送的数据进行判断,控制闸机的闸门开启与关闭;报警模块,用于在测量数据与预设数据不符时,对工作人员进行警报提示;复位模块,用于将激光测距传感模块复位以便于重新测量工作人员到激光测距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录像模块,用于对安全帽检测装置处和闸机开门处获取的图像进行获取并储存;调取模块,用于在复位模块失效后,判断工作人员为未带安全帽或非正常操作或系统故障,将录像模块中的相关影像传输至关联的健监控设备。所述激光测距传感模块为三个,分别位于闸机的侧柱和横梁上。上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卡式智能安全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工作人员逐一通过安全帽检测装置的预设位置,将证明身份的标识卡放入第一打卡器中,中央控制器核对人员信息并进行考勤记录;S2、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安全帽检测装置到工作人员头部的距离;S3、激光测距传感器将测得的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器中;S4、所述中央控制器判断测得的数据是否与储存的厂用安全帽规格尺寸数据相同,若是,则开启闸门允许通过;若否,则通过报警模块发出警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卡式智能安全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工作人员逐一通过安全帽检测装置的预设位置,将证明身份的标识卡放入第一打卡器中,中央控制器核对人员信息并进行考勤记录;S2、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安全帽检测装置到工作人员头部的距离;S3、激光测距传感器将测得的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器中;S4、所述中央控制器判断测得的数据是否与储存的厂用安全帽规格尺寸数据相同,若是,则开启闸门允许通过;若否,则通过报警模块发出警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后还设有如下步骤:S5、若报警模块发出警报,工作人员可选择通过复位按钮重置当前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数值或离开安全帽检测装置,若选择复位,则重复步骤S2~S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若多次检测得到的数据仍不同于厂用安全帽规格尺寸数据,则停止复位按钮和报警模块,中央处理器将信息传送至相关部门,通过录像模块监控安全帽检测装置处的具体信息,并将打卡器中获取的工作人员的信息记录到中央控制器的员工安全考核档案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工作人员离开现场时,工作人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