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分层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4155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土壤、轻污染土壤、无污染土壤,在污染区域挖出一块修复池塘,修复池塘一种土壤分层修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对污染土壤进行实地调查;S2、将污染土壤分为三层,由上到下依次为重污染内铺一层防渗层,接着将化学修复装置放入修复池塘内,将原修复池塘内的重污染土壤和污染区的重污染土壤刨出集中投入修复池塘内;S3、在修复池塘一边放置有修复缸,修复缸内盛放有修复液,通过传输管连接修复缸和化学修复装置,传输管和修复缸之间设有高压泵,高压泵将修复液打入化学修复装置即可进行重污染土壤的修复;S4、轻污染土壤采用改良有益菌进行修复;S5、在污染区域上种植植物进行土壤富集净化。

A Soil Layered Rehabilit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soil, lightly polluted soil and non-polluted soil, excavates a remediation pond in polluted area, and repairs a soil layered remediation method of pond,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field investigation of polluted soil; S2, dividing polluted soil into three layers, laying a layer of prevention in order of heavy pollution from top to bottom. The seepage layer is then placed in the remediation pond, and the heavily polluted soil in the original remediation pond and the heavily polluted soil in the polluted area are planed out and centralized into the remediation pond; S3, the remediation cylinder is placed beside the remediation pond, and the remediation liquid is stored in the remediation cylinder, and the remediation cylinder and the chemical remediation device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pipe. There is a high-pressure pump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pipe and the repair cylinder. The high-pressure pump injects the remediation solution into the chemical remediation device to remediate the heavily polluted soil; S4, light polluted soil is remediated by improved beneficial bacteria; S5, plants are planted in the polluted area to enrich and purify the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分层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土壤分层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本来是各类废弃物的天然收容所和净化处理场所,当土壤中收容的各类污染物过多,影响和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土壤自身也需要进行修复。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很多,由于城市扩张,一些原来分布在城市外围郊区的农药厂、化肥厂、化工厂等变为城市中心区,在改变土地用途时,发现土壤被重金属和有机物严重污染而不能作为人类生活、居住和活动的场地,必须进行治理和修复才能利用。另外有些农田由于长期受到化工企业或采矿冶炼企业排出污水和废气的污染,生长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作物,也必须治理才能耕种。城乡垃圾填埋场渗出液严重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源。由于上述原因造成这些土壤中含有铬、铅、汞、镉、砷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从根本上说,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可包括为:(1)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2)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土壤修复分为就地进行修复以及将被污染的土壤移位进行修复。将被污染的土壤移位进行修复,工程量较大,不适宜于大规模的土壤修复。就地进行修复,往往是直接通过加入土壤修复剂进行修复,但是由于土壤修复剂的成分各有不同,并且加入土壤修复剂之后,对于土壤修复剂的量无法进行控制,造成土壤修复剂的浪费,且土壤修复的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分层修复方法,通过将污染土壤分层,将重污染土壤与轻污染土壤隔离开,改全面重污染修复为局部重污染修复,大幅度降低了工程费用,缩短了修复周期。本专利技术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1、如何缩短污染土壤的修复周期;2、如何实现重污染土壤的分区全方位的处理;3、如何快速除去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土壤分层修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对污染土壤进行地质勘察,在污染区域地面上,每隔3m在同一点上,由上到下每隔2-4cm竖直取样检测重金属污染物的浓度,取样深度为5-12m,确定污染土壤的纵向、横向重金属浓度分布;S2、将污染土壤分为三层,由上到下依次为重污染土壤、轻污染土壤、无污染土壤,在污染区域挖出一块修复池塘,修复池塘内铺一层防渗层,接着将化学修复装置放入修复池塘内,将原修复池塘内的重污染土壤和污染区的重污染土壤刨出集中投入修复池塘内;S3、在修复池塘一边放置有修复缸,修复缸内盛放有修复液,通过传输管连接修复缸和化学修复装置,传输管和修复缸之间设有高压泵,高压泵将修复液打入化学修复装置即可进行重污染土壤的修复;S4、将轻污染土壤与改良有益菌按照重量比500:4-7进行混合,接着将2/3的混合土壤均匀填埋在轻污染土壤中;将剩余的混合土壤均匀撒在轻污染土壤表面;S5、在污染区域上种植植物进行土壤富集净化。进一步,步骤S3所述的化学修复装置包括横管、螺柱、竖支管和延伸管,横管、螺柱和竖支管一体成型,螺柱和竖支管对立设置在横管的两侧,螺柱和竖支管一一对应,延伸管对称螺接在竖支管的两侧,延伸管的一端连接有延伸球,所述的延伸管和延伸球上均匀开有喷洒孔;所述竖支管上连接有土壤检测测器。进一步,所述的修复液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活化高岭土35-45%、羧甲基纤维素钠5-10%、生石灰5-10%、重金属还原剂4-7%、土壤改良细菌3-6%、余量为水。进一步,所述的修复液的制备方法为:(1)活化高岭土:将高岭土加入到球磨机中研磨粉碎,加水调制成浓度为30%的高岭土溶液,边搅拌边加入50%的浓硝酸溶液,待高岭土溶液的pH为2.0-3.0时,停止浓硝酸的加入,继续搅拌10-15min,再次测量高岭土溶液的pH为2.0-3.0时,过滤,采用纯化水淋洗至中性,烘干滤渣,放入马弗炉中,在600-800℃下煅烧5h,粉碎过筛即得活化的高岭土;(2)高岭土的有机复合:取活化的高岭土和重金属还原剂加入到球磨机中,在筒体转速为24-30r/min下研磨6-7h,接着将吸附了重金属还原剂的高岭土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在125-132℃下进行熔融挤出,重金属还原剂由高岭土的表面插层进入高岭土的层格内部;(3)将插层后的高岭土和修复液的其他组分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混合1-3h即得到修复液。进一步,所述的土壤改良细菌包括厌氧氨氧化菌、脱氮硫杆菌和厌氧芽孢杆菌。进一步,步骤S4中,填埋的填埋坑的深度为8-15cm,填埋坑的间距为0.2-0.3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土壤分层修复方法,通过将污染土壤分为三层,在污染区域挖出一块修复池塘,修复池塘内铺一层防渗层,将重污染土壤集中投入修复池塘,即将重污染土壤与轻污染土壤隔离开,改全面重污染修复为局部重污染修复,大幅度降低了工程费用,这样轻污染土壤可提前达到土壤修复的目标,使得大面积土壤提前得到修复进行使用,缩短了修复周期;(2)通过化学修复装置,延伸球的设置增加了修复液与重污染土壤的接触面和渗透面,可更快的有助于重污染土壤全面的进行修复,实现了重污染土壤分区全方位的修复处理;(3)修复液中的高岭土首先吸附重污染土壤,接着插层后的高岭土中的重金属还原剂的重污染土壤进行反应,使得重污染土壤的高毒性的高价重金属还原为低毒性的低价重金属,接着低价的重金属一部分吸附络合在高岭土上,一部分与修复液中的氢氧根形成沉淀,还有一部分通过土壤改良细菌发生生物化学还原反应,从而彻底除去了重污染土壤中的毒性重金属。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土壤分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土壤修复俯视图;图3为化学修复装置主视图;图4为化学修复装置俯视图;附图标注:1-重污染土壤,2-轻污染土壤,3-无污染土壤,4-修复池塘,5-化学修复装置,51-横管,52-螺柱,53-竖支管,54-延伸管,55-延伸球,56-土壤检测测器,6-修复缸,7-传输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土壤分层修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对污染土壤进行地质勘察,在污染区域地面上,每隔3m在同一点上,由上到下每隔3cm竖直取样检测重金属污染物的浓度,取样深度为10m,确定污染土壤的纵向、横向重金属浓度分布;S2、将污染土壤分为三层,由上到下依次为重污染土壤1、轻污染土壤2、无污染土壤3,在污染区域挖出一块修复池塘4,修复池塘4内铺一层防渗层,接着将化学修复装置放入修复池塘4内,将原修复池塘4内的重污染土壤1和污染区的重污染土壤1刨出集中投入修复池塘4内;S3、在修复池塘4一边放置有修复缸6,修复缸6内盛放有修复液,通过传输管7连接修复缸6和化学修复装置5,传输管7和修复缸6之间设有高压泵,高压泵将修复液打入化学修复装置5即可进行重污染土壤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分层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对污染土壤进行地质勘察,在污染区域地面上,每隔3m在同一点上,由上到下每隔2‑4cm竖直取样检测重金属污染物的浓度,取样深度为5‑12m,确定污染土壤的纵向、横向重金属浓度分布;S2、将污染土壤分为三层,由上到下依次为重污染土壤(1)、轻污染土壤(2)、无污染土壤(3),在污染区域挖出一块修复池塘(4),修复池塘(4)内铺一层防渗层,接着将化学修复装置放入修复池塘(4)内,将原修复池塘(4)内的重污染土壤(1)和污染区的重污染土壤(1)刨出集中投入修复池塘(4)内;S3、在修复池塘(4)一边放置有修复缸(6),修复缸(6)内盛放有修复液,通过传输管(7)连接修复缸(6)和化学修复装置(5),传输管(7)和修复缸(6)之间设有高压泵,高压泵将修复液打入化学修复装置5即可进行重污染土壤(1)的修复;S4、将轻污染土壤(2)与改良有益菌按照重量比500:4‑7进行混合,接着将2/3的混合土壤均匀填埋在轻污染土壤(2)中;将剩余的混合土壤均匀撒在轻污染土壤(2)表面;S5、在污染区域上种植植物进行土壤富集净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分层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对污染土壤进行地质勘察,在污染区域地面上,每隔3m在同一点上,由上到下每隔2-4cm竖直取样检测重金属污染物的浓度,取样深度为5-12m,确定污染土壤的纵向、横向重金属浓度分布;S2、将污染土壤分为三层,由上到下依次为重污染土壤(1)、轻污染土壤(2)、无污染土壤(3),在污染区域挖出一块修复池塘(4),修复池塘(4)内铺一层防渗层,接着将化学修复装置放入修复池塘(4)内,将原修复池塘(4)内的重污染土壤(1)和污染区的重污染土壤(1)刨出集中投入修复池塘(4)内;S3、在修复池塘(4)一边放置有修复缸(6),修复缸(6)内盛放有修复液,通过传输管(7)连接修复缸(6)和化学修复装置(5),传输管(7)和修复缸(6)之间设有高压泵,高压泵将修复液打入化学修复装置5即可进行重污染土壤(1)的修复;S4、将轻污染土壤(2)与改良有益菌按照重量比500:4-7进行混合,接着将2/3的混合土壤均匀填埋在轻污染土壤(2)中;将剩余的混合土壤均匀撒在轻污染土壤(2)表面;S5、在污染区域上种植植物进行土壤富集净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分层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的化学修复装置(5)包括横管(51)、螺柱(52)、竖支管(53)和延伸管(54),横管(51)、螺柱(52)和竖支管(53)一体成型,螺柱(52)和竖支管(53)对立设置在横管(51)的两侧,螺柱(52)和竖支管(53)一一对应,延伸管(54)对称螺接在竖支管(53)的两侧,延伸管(54)的一端连接有延伸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素培李佳臻赖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钱柜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