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跟腱炎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409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跟腱炎的装置,旋转片所形成的角度可进行调节,故而电极的位置也可进行调节,电极能够刺激到更多的肌肉部位,从而增强了治疗效果,电池电极材料的锂钛氧化物‑石墨烯‑锂钛氧化物复合材料的选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池电极的比能量,同时具有稳定的电传导和电输出性能,可以在大功率运行的条件下,保持较高的容量维持率,使得整个装置的寿命、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得以极大的提高。

A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hilles tendiniti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evice for treating Achilles tendinitis. The angle formed by the rotating sheet can be adjusted, so the position of the electrode can also be adjusted. The electrode can stimulate more muscle parts, thereby enhanc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Selection of lithium titanium oxide, graphene and lithium titanium oxide composite materials for battery electrode materials It also increases the specific energy of battery electrodes to a great extent, and has stable conductivity and output performance. It can maintain a high capacity maintenance rat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power operation,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life,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whol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跟腱炎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跟腱炎的装置。
技术介绍
跟腱是由连接小腿后方肌群与跟骨的带状肌腱纤维组成,张力通过肌肉收缩传递到跟腱,跟腱的横断面较肌肉组织小得多,其组织负担的单位张力远高于肌肉,当跟腱在短时间内承受的压力过大时,可能会发生劳损、细微挫伤或撕裂,进而出现无菌性跟腱炎症。物理治疗是治疗跟腱炎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中又以电刺激疗法最为有效,通过微电流刺激比目鱼肌使得跟腱部位进行舒张与放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跟腱炎的装置。一种治疗跟腱炎的装置,包括植入在跟腱和比目鱼肌连接部位的作用组件,所述作用组件至少包括:固定座,包括轴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通过设置在固定部底部周缘的抓手固定在跟腱和比目鱼肌连接部位;旋转片,所述旋转片包括与轴部转动配合的第一旋转片和第二旋转片,所述第一旋转片和第二旋转片分别通过第一微型驱动器和第二微型驱动器进行驱动,以控制第一旋转片和第二旋转片所呈角度;电极,所述电极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分布在第一旋转片的端部,负电极分布在第二旋转片的端部;电池,所述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正电极和负电极,电池同时用于整个作用组件的供电。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片和第二旋转片均为弧形且与比目鱼肌的轮廓相适应;所述第一旋转片的根部上下两侧设有套设在轴部上下两侧的第一轴套,第二旋转片的根部设有套设在轴部中间位置的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位于两个第一轴套之间。作为优选地,所述作用组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第一微型驱动器和第二微型驱动器,用于接收外部终端的控制信号来调节第一旋转片和第二旋转片的角度;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正电极和负电极,用于接收外部终端的控制信号来控制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电流通断。作为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外部终端,所述外部终端至少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操作者的控制信息的输入;处理模块,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处理,并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模块,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作用组件的控制器。作为优选地,所述电池包含正极、负极和隔膜,所述隔膜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涂敷有负极材料,所述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所述正极集流体表面涂敷有正极材料;其中,所述负极材料为锂钛氧化物-石墨烯-锂钛氧化物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是由多个锤形结构攒聚在石墨烯连接体上形成的颗粒结构,锤形结构的锤头部分为球形的锂钛氧化物颗粒,锂钛氧化物颗粒的表面分布的石墨烯薄层形成石墨烯导电网络,锤形结构的锤柄为石墨烯杆,且石墨烯杆的根部与石墨烯连接体交连,石墨烯杆横截面的最大直径小于锂钛氧化物颗粒的粒径,石墨烯连接体横截面的最大直径小于锂钛氧化物颗粒的粒径;所述正极材料包括锰酸锂、导电剂和粘结剂;所述隔膜为聚丙烯/聚乙烯复合膜;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和锂盐,其中,有机溶剂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甲乙酯=1:1:1,锂盐为浓度为1M的六氟磷酸锂。作为优选地,所述锂钛氧化物颗粒的粒径为100-500nm,所述石墨烯薄层的厚度为5-20nm,所述石墨烯连接体的截面最大尺寸为50-300nm。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跟腱炎的装置,旋转片所形成的角度可进行调节,故而电极的位置也可进行调节,电极能够刺激到更多的肌肉部位,从而增强了治疗效果,电池电极材料的锂钛氧化物-石墨烯-锂钛氧化物复合材料的选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池电极的比能量,同时具有稳定的电传导和电输出性能,可以在大功率运行的条件下,保持较高的容量维持率,使得整个装置的寿命、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得以极大的提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治疗跟腱炎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锂钛氧化物-石墨烯-锂钛氧化物复合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治疗跟腱炎的装置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部终端的模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治疗跟腱炎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锂钛氧化物-石墨烯-锂钛氧化物复合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治疗跟腱炎的装置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部终端的模块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跟腱炎的装置,包括植入在跟腱和比目鱼肌连接部位的作用组件100,作用组件100至少包括:固定座1,包括轴部11和固定部12,固定部12通过设置在固定部底部周缘的抓手121固定在跟腱和比目鱼肌连接部位;旋转片2,旋转片2包括与轴部11转动配合的第一旋转片21和第二旋转片22,第一旋转片21和第二旋转片22分别通过第一微型驱动器31和第二微型驱动器32进行驱动,以控制第一旋转片21和第二旋转片22所呈角度;电极4,电极4包括正电极41和负电极42,正电极41分布在第一旋转片21的端部,负电极42分布在第二旋转片21的端部;电池5,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正电极和负电极,电池同时用于整个作用组件的供电。需要说明的是,作用组件的旋转片部分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旋转片端部的电极随之发生相对运动,电刺激的部位从而发生改变。作用组件需要植入人体,故其整体外部材料可选用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具有塑性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或生物陶瓷、生物复合材料等。若整体外部材料为非导电材料(如生物陶瓷),则电极部分需要选用导电材料(如钛合金),若整体外部材料为导电材料(如钛合金),则除电极部分的其他部位需要选用绝缘生物材料进行涂覆(如硅胶)。第一旋转片21和第二旋转片22均为弧形且与比目鱼肌的轮廓相适应。因为比目鱼肌本身是曲面结构,所以将第一旋转片和第二旋转片均设置为弧形,第一旋转片和第二旋转片端部的正负电极为圆片状,圆片状的电极表面分布有若干可以导电的刺激尖端。第一旋转片21的根部上下两侧设有套设在轴部上下两侧的第一轴套,第二旋转片22的根部设有套设在轴部中间位置的第二轴套,第二轴套位于两个第一轴套之间。其中,固定座的固定部为实心结构,固定部通过设置在固定部底部周缘的抓手固定在跟腱和比目鱼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跟腱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植入在跟腱和比目鱼肌连接部位的作用组件,所述作用组件至少包括:固定座,包括轴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通过设置在固定部底部周缘的抓手固定在跟腱和比目鱼肌连接部位;旋转片,所述旋转片包括与轴部转动配合的第一旋转片和第二旋转片,所述第一旋转片和第二旋转片分别通过第一微型驱动器和第二微型驱动器进行驱动,以控制第一旋转片和第二旋转片所呈角度;电极,所述电极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分布在第一旋转片的端部,负电极分布在第二旋转片的端部;电池,所述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正电极和负电极,电池同时用于整个作用组件的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跟腱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植入在跟腱和比目鱼肌连接部位的作用组件,所述作用组件至少包括:固定座,包括轴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通过设置在固定部底部周缘的抓手固定在跟腱和比目鱼肌连接部位;旋转片,所述旋转片包括与轴部转动配合的第一旋转片和第二旋转片,所述第一旋转片和第二旋转片分别通过第一微型驱动器和第二微型驱动器进行驱动,以控制第一旋转片和第二旋转片所呈角度;电极,所述电极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分布在第一旋转片的端部,负电极分布在第二旋转片的端部;电池,所述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正电极和负电极,电池同时用于整个作用组件的供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跟腱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片和第二旋转片均为弧形且与比目鱼肌的轮廓相适应;所述第一旋转片的根部上下两侧设有套设在轴部上下两侧的第一轴套,第二旋转片的根部设有套设在轴部中间位置的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位于两个第一轴套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跟腱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组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第一微型驱动器和第二微型驱动器,用于接收外部终端的控制信号来调节第一旋转片和第二旋转片的角度;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正电极和负电极,用于接收外部终端的控制信号来控制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电流通断。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跟腱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外部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科睿达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