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空调蓄能的蓄冰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318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调蓄能的蓄冰制冷循环装置,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外箱体;外箱体内装设有内箱体;内箱体内沿环形方向均布装设有蓄冰管;内箱体内竖直装设有丝杆;丝杆周侧面通过相适配的丝母固定装设有搅拌架;丝杆顶端贯穿内箱体并与位于外箱体顶部内壁的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内箱体与外箱体之间设置有混匀机构;混匀机构包括混匀架;混匀架外周侧壁与外箱体内侧壁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内外箱体结构,利用内箱体蓄冰和外箱体预制冷相结合,并设置往复移动式的搅拌架和混匀架,有效地缩短了蓄冰时间,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An Ice Storage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for Air Conditioning Energy Storag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ce storage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for air conditioning energy storag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n outer box body; an inner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box body; an ice storage tube is arranged uniformly in the inner box body along the annular direction; a screw rod is arranged vertically in the inner box body; a stirring frame is fix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crew rod through a matching screw mother; and the top of the screw rod runs through the inner box body and moves with a power mechanism locat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op of the outer box body. The force output shaft is connected; there is a mixing mechanism between the inner box and the outer box; the mix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mixing frame; the outer side wall of the mixing frame is sliding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side wall of the outer box. The invention effectively shortens the ice storage time, reduce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as high market popularization value by setting the inner and outer box structure, combining the inner box ice storage with the outer box pre-cooling, and setting the reciprocating mobile mixing frame and mixing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空调蓄能的蓄冰制冷循环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空调蓄能的蓄冰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随着能源的逐渐紧张,如何使能源更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是目前技术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目前,由于电能是最主要的基础能源形式,对能源的产生方来说,例如用煤发电的热电厂,其发电机组是不可能受控微调适合实际的用电需求变化的,其只能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发电。而社会的实际需要中,通常是在白天的用电需求高于夜晚,并且用电需求高的时候,会集中都需要用电,而且一旦发电电量不足,往往不仅是低电流运行,而是部分区域会跳闸停电,造成日常工作的严重受影响。因此,目前各国政府包括中国已经意识到用电和发电规律的适配问题,并在着重发展用电低峰期的储能,而在用电高峰期进行补充。目前逐渐有相应的标准在制定中,例如在高峰期耗电量达到一定要求的大厦,需要同时建立储能模块。同时,高峰期用电和低峰期用电的价格也是差距极大的,因此,这也促使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在设计和发展低峰储能设备。目前的储能节能理论,虽然已经有包括水能回抽储能、蓄电池储能等理论和实践,但针对大厦中央空调的常见储能设置方式是采用储冰装置的方式。这是因为中央空调通常采用冷冻的水到达用户终端进行热交换,因此,在用电低峰期可以用低价的电进行预先制冷,存储低温的冰水方式进行储能。而在高峰期用电时,将预先存储的冰水加入工作用的冷却水中,流入客户端进行制冷,不用开压缩机,由此降低高峰用电期的用电量。现有技术中,空调用蓄冰装置在工作时,刚通入制冷剂的蓄冰管的部分段周边的水结冰时间快,而输出制冷剂的蓄冰管的部分段周边的水结冰时间慢,从而使得整个箱体内的水要完全结冰所需要的时间拉长,导致能源消耗量增大。因此,现有技术的蓄冰装置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空调蓄能的蓄冰制冷循环装置,通过利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使制冷剂循环进出外箱体内的蓄冰管,并设置内外箱体结构,利用内箱体蓄冰和外箱体预制冷相结合,同时设置往复移动式的搅拌架和混匀架,解决了现有的空调蓄能用蓄冰装置的蓄冰时效长和能源消耗量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空调蓄能的蓄冰制冷循环装置,包括外箱体、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通过连接管依次连接;所述连接管一端固定装设有一进液管;所述连接管另一端固定装设有一排液管;所述外箱体内装设有一内箱体;所述内箱体内沿环形方向均布装设有蓄冰管;所述蓄冰管一端依次贯穿内箱体顶部和外箱体顶部并延伸至外箱体上方,且固定连接在进液管一端部上;所述蓄冰管另一端贯穿内箱体顶部并延伸贯穿至外箱体底部,且固定连接在排液管的一端部上;所述内箱体内竖直装设有一丝杆;所述丝杆周侧面通过一相适配的丝母固定装设有一搅拌架;所述丝杆顶端贯穿内箱体并与位于外箱体顶部内壁的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内箱体与外箱体之间设置有一混匀机构;所述混匀机构包括混匀架;所述混匀架外周侧壁与外箱体内侧壁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箱体内部底面沿环形方向均布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内箱体的底部上。进一步地,所述内箱体底部固定内嵌有一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外围并位于内箱体底部沿环形方向均布固定内嵌有单向阀。进一步地,所述蓄冰管呈S型结构;所述蓄冰管位于内箱体内部的竖直段上外套设有除冰环;所述除冰环固定连接在搅拌架上。进一步地,所述混匀机构还包括卷绳轮和复位部件;所述卷绳轮固定套设在丝杆位于内箱体外部的部分段上;所述卷绳轮上缠绕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一端固定连接在混匀架的上部;所述复位部件固定连接在外箱体的底部;所述复位部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一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一端贯穿延伸至外箱体内部并固定连接在混匀架的下部。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拉绳外套设有一换向环;所述换向环固定连接在外箱体顶部内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混匀架上固定连接有除霜环;所述除霜环配合套设在蓄冰管位于内箱体外部的竖直段上。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使制冷剂循环进出外箱体内的蓄冰管,并设置内外箱体结构,利用内箱体蓄冰和外箱体预制冷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设置往复移动式的搅拌架和混匀架,有效地缩短了蓄冰时间,减少了能源的损耗,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外箱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外箱体,2-压缩机,3-冷凝器,4-节流阀,5-蒸发器,6-连接管,7-内箱体,8-蓄冰管,9-丝杆,10-动力机构,11-混匀机构,101-立柱,601-进液管,602-排液管,701-电磁阀,702-单向阀,901-丝母,902搅拌架-,903-除冰环,1101-混匀架,1102-卷绳轮,1103-复位部件,1104-除霜环,1105-第一拉绳,1106-第二拉绳,1107-换向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空调蓄能的蓄冰制冷循环装置,包括外箱体1、压缩机2、冷凝器3、节流阀4和蒸发器5;压缩机2、冷凝器3、节流阀4和蒸发器5通过连接管6依次连接;连接管6一端固定装设有一进液管601;连接管6另一端固定装设有一排液管602;进液管601和排液管602分别位于外箱体1的正上方和正下方;外箱体1内通过四个立柱101固定装设有一内箱体7;内箱体7内沿环形方向均布竖直装设有六个呈S型结构的蓄冰管8;蓄冰管8的三分之二竖直部分段位于内箱体7内部,蓄冰管8的三分之一竖直部分段位于内箱体7外部,保证了内箱体7内的水的结冰效率和内箱体7外部的水的预制冷效果,缩短了蓄冰时间,减少了能源损耗;蓄冰管8一端依次贯穿内箱体7顶部和外箱体1顶部并延伸至外箱体1上方,且固定连接在进液管601一端部上;蓄冰管8另一端贯穿内箱体7顶部并延伸贯穿至外箱体1底部,且固定连接在排液管602的一端部上;内箱体7内竖直装设有一丝杆9;丝杆9周侧面通过一相适配的丝母901固定装设有一搅拌架902;蓄冰管8位于内箱体7内部的竖直段上外套设有除冰环903;除冰环903固定连接在搅拌架902上,通过丝杆9带动搅拌架902上下往复移动,除冰环903将蓄冰管8外壁上的冰层进行刮除,形成颗粒状的冰屑,形成可以流动的冰水混合物,且搅拌架902上下移动的同时可以搅拌内箱体7内的冰水混合物,从而实现了保持箱体内冰水混合物的可流动性;丝杆9顶端贯穿内箱体7并与位于外箱体1顶部内壁的动力机构10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动力机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空调蓄能的蓄冰制冷循环装置,包括外箱体(1)、压缩机(2)、冷凝器(3)、节流阀(4)和蒸发器(5);所述压缩机(2)、冷凝器(3)、节流阀(4)和蒸发器(5)通过连接管(6)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一端固定装设有一进液管(601);所述连接管(6)另一端固定装设有一排液管(602);所述外箱体(1)内装设有一内箱体(7);所述内箱体(7)内沿环形方向均布装设有蓄冰管(8);所述蓄冰管(8)一端依次贯穿内箱体(7)顶部和外箱体(1)顶部并延伸至外箱体(1)上方,且固定连接在进液管(601)一端部上;所述蓄冰管(8)另一端贯穿内箱体(7)顶部并延伸贯穿至外箱体(1)底部,且固定连接在排液管(602)的一端部上;所述内箱体(7)内竖直装设有一丝杆(9);所述丝杆(9)周侧面通过一相适配的丝母(901)固定装设有一搅拌架(902);所述丝杆(9)顶端贯穿内箱体(7)并与位于外箱体(1)顶部内壁的动力机构(10)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内箱体(7)与外箱体(1)之间设置有一混匀机构(11);所述混匀机构(11)包括混匀架(1101);所述混匀架(1101)外周侧壁与外箱体(1)内侧壁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调蓄能的蓄冰制冷循环装置,包括外箱体(1)、压缩机(2)、冷凝器(3)、节流阀(4)和蒸发器(5);所述压缩机(2)、冷凝器(3)、节流阀(4)和蒸发器(5)通过连接管(6)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一端固定装设有一进液管(601);所述连接管(6)另一端固定装设有一排液管(602);所述外箱体(1)内装设有一内箱体(7);所述内箱体(7)内沿环形方向均布装设有蓄冰管(8);所述蓄冰管(8)一端依次贯穿内箱体(7)顶部和外箱体(1)顶部并延伸至外箱体(1)上方,且固定连接在进液管(601)一端部上;所述蓄冰管(8)另一端贯穿内箱体(7)顶部并延伸贯穿至外箱体(1)底部,且固定连接在排液管(602)的一端部上;所述内箱体(7)内竖直装设有一丝杆(9);所述丝杆(9)周侧面通过一相适配的丝母(901)固定装设有一搅拌架(902);所述丝杆(9)顶端贯穿内箱体(7)并与位于外箱体(1)顶部内壁的动力机构(10)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内箱体(7)与外箱体(1)之间设置有一混匀机构(11);所述混匀机构(11)包括混匀架(1101);所述混匀架(1101)外周侧壁与外箱体(1)内侧壁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空调蓄能的蓄冰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内部底面沿环形方向均布固定有立柱(101);所述立柱(10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内箱体(7)的底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空调蓄能的蓄冰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睿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锦晔双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