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效果好的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318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化效果好的空气净化器,包括主体、滤芯和风扇,还包括防护机构和清洁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出风口、驱动块、支撑杆、传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一传动杆、两个气缸和至少两个防护组件,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基座、清洁刷、升降环、第二驱动组件、两个导向杆、两个环形管道、两个升降套管、两个第一弹簧和至少两个吸尘口,该净化效果好的空气净化器中,通过防护机构可以驱动两个第一挡板转动,从而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出风口闭合,从而降低了灰尘进入出风口内部的几率,从而提高了空气净化器的实用性,通过清洁机构可以驱动清洁刷对滤芯进行清洁,从而提高了滤芯的通风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

An Air Purifier with Good Purification Effec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ir purifier with good purifying effect,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a filter element and a fan, a protective mechanism and a cleaning mechanism. The protective mechanism comprises an outlet, a driving block, a support rod, a transmission component, a first driving component, a first driving rod, two cylinders and at least two protective components. The clean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n air outlet, a driving block, a support rod, a transmission component, a first driving rod, two cylinders The mechanism consists of a base, a cleaning brush, a lifting ring, a second drive assembly, two guide rods, two annular pipes, two lifting sleeves, two first springs and at least two vacuum suction ports. In the air purifier with good cleaning effect, two first baffles can be driven to rotate through a protective mechanism, thereby passing through the first baffle and the first baffle. The second baffle closes the air outlet, which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dust entering into the air outlet and improves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air purifier. Through the cleaning mechanism, the cleaning brush can be driven to clean the filter element, thereby improving the ventilation rate of the filter element and further improving the purification effect of the air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化效果好的空气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化效果好的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空气净化设备是指能够滤除或杀灭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目前以清除室内空气污染的家用和商用空气净化设备为主,空气净化设备可以过滤空气悬浮微粒、细菌、病毒、真菌孢子、花粉、石棉、氡气衰变产物等污染物。空气净化器作为空气净化设备的一种,在人们的生活中广为使用,一般空气净化设备在不使用的时候,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从而导致灰尘容易进入出风口的内部,从而在空气净化器时候的时候,会将灰尘从出风口处吹出,从而对室内环境造成影响,从而降低了空气净化器的实用性,不仅如此,一般空气净化器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空气净化器的滤芯表面会积聚大量的灰尘,如果灰尘无法及时清理,将会对滤芯造成堵塞,从而降低了滤芯的通风量,从而降低了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净化效果好的空气净化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净化效果好的空气净化器,包括主体、滤芯和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主体的上方,所述滤芯的形状为筒状,所述滤芯设置在主体的内部,还包括防护机构和清洁机构,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风扇的上方,所述清洁机构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滤芯设置在清洁机构上;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出风口、驱动块、支撑杆、传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一传动杆、两个气缸和至少两个防护组件,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底座的上方,两个气缸分别竖向设置在出风口的内壁的两侧的底部,所述支撑杆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气缸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水平设置在支撑杆的下方,所述驱动块的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驱动块套设在支撑杆上,各防护组件依次均匀设置在出风口的顶部,所述第一传动杆水平设置在各防护组件的下方,各防护组件均与第一传动杆的连接,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第一传动杆的下方的中部,所述传动组件与驱动块连接;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二挡板、两个第一挡板、两个永磁铁和两个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挡板水平设置在出风口的顶部,所述第二挡板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出风口的内壁的两侧,两个第一挡板均竖向设置,两个第一挡板的顶端分别铰接在第二挡板的两侧,两个永磁铁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挡板的相互靠近的一侧,两个永磁铁相互抵靠,两个第二传动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第一挡板的相互靠近的一侧,两个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相互铰接,两个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均铰接在第一传动杆上;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基座、清洁刷、升降环、第二驱动组件、两个导向杆、两个环形管道、两个升降套管、两个第一弹簧和至少两个吸尘口,所述基座设置在主体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滤芯设置在基座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基座的内部,两个导向杆分别竖向设置在主体的内部的两侧,两个升降套管分别套设在两个导向杆上,两个第一弹簧分别套设在两个导向杆上,两个第一弹簧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导向杆的顶端连接,两个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升降套管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两个升降套管均连接,所述升降环设置在两个升降套管之间,所述升降套管套设在滤芯的外周上,所述清洁刷设置在升降环的内壁的四周,两个环形管道分别设置在升降环的上方和下方,各吸尘口分别均匀设置在两个环形管道的内壁上,所述吸尘口与环形管道连通。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空气净化器的智能化程度,所述主体的内部还设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和单片机,所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与单片机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给驱动块的移动提供动力,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丝杆,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支撑杆的下方,所述丝杆水平设置在支撑杆的下方,所述第二电机与丝杆传动连接,所述丝杆穿过驱动块,所述丝杆与驱动块螺纹连接。作为优选,为了给第一传动杆的移动提供动力,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移动框、滑块和两个第二弹簧,所述移动框竖向设置在第一传动杆下方的中部,所述滑块设置在驱动块上,所述滑动块设置在移动框的内部,两个第二弹簧的一端均设置在滑块上,两个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移动框的顶部和底部。作为优选,为了给升降套管的升降提供动力,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转盘和两个连接线,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基座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与转盘传动连接,两个连接线的一端均卷绕在转盘的外周上,两个连接线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升降套管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连接线移动的顺畅度,两个导向杆的底端分别铰接有一个导向轮,两个连接线分别绕过两个导向轮。作为优选,为了使吸尘口处产生吸力,两个环形管道上分别设有一个抽气泵。作为优选,为了提高驱动块移动的顺畅度,所述丝杆的外表面上还涂有润滑脂。作为优选,为了提高丝杆的稳定性,所述丝杆的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通过一个轴承座与第一传动杆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对气缸的行程控制的精确度,所述气缸为电子气缸。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净化效果好的空气净化器中,通过防护机构可以驱动两个第一挡板转动,从而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作用下,使出风口闭合,从而降低了灰尘进入出风口内部的几率,从而提高了空气净化器的实用性,与现有机构相比,该机构还可以驱动第一挡板摆动,从而在第一挡板的作用下实现了导风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空气净化器空气循环的效率,从而提高了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不仅如此,通过清洁机构可以驱动清洁刷上下移动,从而通过清洁刷对滤芯进行清洁,从而提高了滤芯的通风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与现有机构相比,该机构在对滤芯进行清洁的同时,可以通过吸尘口将灰尘进行收集,从而提高了空气净化器内部的清洁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空气净化器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净化效果好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净化效果好的空气净化器的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净化效果好的空气净化器的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净化效果好的空气净化器的清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出风口,2.第一传动杆,3.驱动块,4.支撑杆,5.风扇,6.第一弹簧,7.升降套管,8.连接线,9.导向杆,10.导向轮,11.滤芯,12.转盘,13.第一电机,14.基座,15.主体,16.清洁刷,17.升降环,18.第一挡板,19.第二挡板,20.永磁铁,21.第二传动杆,22.丝杆,23.滑块,24.移动框,25.第二弹簧,26.第二电机,27.气缸,28.环形管道,29.吸尘口。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净化效果好的空气净化器,包括主体15、滤芯11和风扇5,所述风扇5设置在主体15的上方,所述滤芯11的形状为筒状,所述滤芯11设置在主体15的内部,还包括防护机构和清洁机构,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风扇5的上方,所述清洁机构设置在主体15的内部,所述滤芯11设置在清洁机构上;如图2所示,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出风口1、驱动块3、支撑杆4、传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一传动杆2、两个气缸27和至少两个防护组件,所述出风口1设置在底座的上方,两个气缸27分别竖向设置在出风口1的内壁的两侧的底部,所述支撑杆4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杆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气缸27的顶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化效果好的空气净化器,包括主体(15)、滤芯(11)和风扇(5),所述风扇(5)设置在主体(15)的上方,所述滤芯(11)的形状为筒状,所述滤芯(11)设置在主体(15)的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机构和清洁机构,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风扇(5)的上方,所述清洁机构设置在主体(15)的内部,所述滤芯(11)设置在清洁机构上;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出风口(1)、驱动块(3)、支撑杆(4)、传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一传动杆(2)、两个气缸(27)和至少两个防护组件,所述出风口(1)设置在底座的上方,两个气缸(27)分别竖向设置在出风口(1)的内壁的两侧的底部,所述支撑杆(4)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杆(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气缸(27)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水平设置在支撑杆(4)的下方,所述驱动块(3)的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驱动块(3)套设在支撑杆(4)上,各防护组件依次均匀设置在出风口(1)的顶部,所述第一传动杆(2)水平设置在各防护组件的下方,各防护组件均与第一传动杆(2)的连接,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第一传动杆(2)的下方的中部,所述传动组件与驱动块(3)连接;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二挡板(19)、两个第一挡板(18)、两个永磁铁(20)和两个第二传动杆(21),所述第二挡板(19)水平设置在出风口(1)的顶部,所述第二挡板(19)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出风口(1)的内壁的两侧,两个第一挡板(18)均竖向设置,两个第一挡板(18)的顶端分别铰接在第二挡板(19)的两侧,两个永磁铁(20)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挡板(18)的相互靠近的一侧,两个永磁铁(20)相互抵靠,两个第二传动杆(21)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第一挡板(18)的相互靠近的一侧,两个第二传动杆(21)的另一端相互铰接,两个第二传动杆(21)的另一端均铰接在第一传动杆(2)上;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基座(14)、清洁刷(16)、升降环(17)、第二驱动组件、两个导向杆(9)、两个环形管道(28)、两个升降套管(7)、两个第一弹簧(6)和至少两个吸尘口(29),所述基座(14)设置在主体(15)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滤芯(11)设置在基座(14)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基座(14)的内部,两个导向杆(9)分别竖向设置在主体(15)的内部的两侧,两个升降套管(7)分别套设在两个导向杆(9)上,两个第一弹簧(6)分别套设在两个导向杆(9)上,两个第一弹簧(6)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导向杆(9)的顶端连接,两个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升降套管(7)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两个升降套管(7)均连接,所述升降环(17)设置在两个升降套管(7)之间,所述升降套管(7)套设在滤芯(11)的外周上,所述清洁刷(16)设置在升降环(17)的内壁的四周,两个环形管道(28)分别设置在升降环(17)的上方和下方,各吸尘口(29)分别均匀设置在两个环形管道(28)的内壁上,所述吸尘口(29)与环形管道(28)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效果好的空气净化器,包括主体(15)、滤芯(11)和风扇(5),所述风扇(5)设置在主体(15)的上方,所述滤芯(11)的形状为筒状,所述滤芯(11)设置在主体(15)的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机构和清洁机构,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风扇(5)的上方,所述清洁机构设置在主体(15)的内部,所述滤芯(11)设置在清洁机构上;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出风口(1)、驱动块(3)、支撑杆(4)、传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一传动杆(2)、两个气缸(27)和至少两个防护组件,所述出风口(1)设置在底座的上方,两个气缸(27)分别竖向设置在出风口(1)的内壁的两侧的底部,所述支撑杆(4)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杆(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气缸(27)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水平设置在支撑杆(4)的下方,所述驱动块(3)的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驱动块(3)套设在支撑杆(4)上,各防护组件依次均匀设置在出风口(1)的顶部,所述第一传动杆(2)水平设置在各防护组件的下方,各防护组件均与第一传动杆(2)的连接,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第一传动杆(2)的下方的中部,所述传动组件与驱动块(3)连接;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二挡板(19)、两个第一挡板(18)、两个永磁铁(20)和两个第二传动杆(21),所述第二挡板(19)水平设置在出风口(1)的顶部,所述第二挡板(19)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出风口(1)的内壁的两侧,两个第一挡板(18)均竖向设置,两个第一挡板(18)的顶端分别铰接在第二挡板(19)的两侧,两个永磁铁(20)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挡板(18)的相互靠近的一侧,两个永磁铁(20)相互抵靠,两个第二传动杆(21)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第一挡板(18)的相互靠近的一侧,两个第二传动杆(21)的另一端相互铰接,两个第二传动杆(21)的另一端均铰接在第一传动杆(2)上;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基座(14)、清洁刷(16)、升降环(17)、第二驱动组件、两个导向杆(9)、两个环形管道(28)、两个升降套管(7)、两个第一弹簧(6)和至少两个吸尘口(29),所述基座(14)设置在主体(15)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滤芯(11)设置在基座(14)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基座(14)的内部,两个导向杆(9)分别竖向设置在主体(15)的内部的两侧,两个升降套管(7)分别套设在两个导向杆(9)上,两个第一弹簧(6)分别套设在两个导向杆(9)上,两个第一弹簧(6)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导向杆(9)的顶端连接,两个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升降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燕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思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